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对近10年国内外籽粒苋在饲料、食品、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对于籽粒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饲料、食品的粗加工方面,其食用价值基本未开发,应加大籽粒苋在功能性和食品方面的应用,使其作为新型的食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2.
玉米南方锈病菌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玉米南方锈菌的超微结构特征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征,可为南方锈菌致病机理和玉米抗锈机制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采集玉米品种‘郑丹958’和‘先玉335’自然发病的南方锈病病叶,4%戊二醛固定液抽气固定,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玉米南方锈病菌的胞间菌丝呈丝状,胞间菌丝和胞内菌丝细胞核在不同感病玉米品种之间具有单核或者双核的差异;胞间菌丝与寄主细胞接触诱导吸器母细胞的分化,吸器母细胞穿透寄主细胞壁在细胞内形成吸器;寄主细胞质膜在吸器的侵入部位内陷,随着吸器的发育,在吸器颈部周围形成胼胝质并将吸器颈部完全包围起来;夏孢子表面具密致、交错排列的刺突,刺突基部外围存在圆形凹陷的脊。本研究揭示了玉米南方锈菌基本超微结构特征和侵染机构(吸器)细胞学特征,并对其在不同品种细胞内的核相进行了分析,为玉米南方锈菌组织病理学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3.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收集 为了囊括全世界实验室所保存的主要的蚕系统,我们收集了各种的地理区域的品系,如中国、日本、欧洲和热带地区(主要是东南亚:印度,柬埔寨和老挝),和突变系统。列于表S1的29个家蚕品系来自中国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34.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栖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果业这一支柱产业,通过拓展苹果经济链条,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5.
干热风是指具有干、热、风三个气象要素特征的农业气象灾害天气,是小麦生育后期经常遇到的天气。它严重地破坏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平衡,在短时间内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给小麦产量带来很大损失。通过分析、整理多年的观测资料,寻找干热风发生规律,能够明确干热风灾害的发生条件以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干热风灾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6.
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利用1961—2010年潍坊市9个县市区气象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除了≥20℃积温以外,其他各界限温度积温都表现出极显著增多趋势,增幅在55.6~77.3℃?d/10 a之间;各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并不显著;≥0℃、≥10℃间隔日数及无霜期表现出显著增多趋势,增幅分别为4.8 d/10 a、2.6 d/10 a和2.3 d/10 a。≥0℃、≥10℃积温在1994年发生突变,≥5℃、≥15℃、≥20℃积温在1998发生突变;各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序列不存在显著的突变点;≥0℃、≥10℃初终日间隔日数及无霜期突变点发生在1991年、1996年、2004年。除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降水及≥20℃积温外,其他积温普遍存在6年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无霜期存在6~8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37.
长株潭土地流转与补偿安置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方式、农户流转意愿、政府补偿安置措施有所改变.选择长株潭为研究区,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方式,就土地流转与补偿安置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向集约方向发展,流转方式多样,补偿安置方式多样,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较强,对补偿安置方式较满意,但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区又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8.
喷灌定额和灌水频次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圆形喷灌机不同灌溉定额和灌水频次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于2014—201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进行了水肥一体化大田试验,共设置3种灌水处理(W1、W2、W3),其中2014—2015年灌溉定额分别为135、112.5、90 mm,2015—2016年分别为154.5、132、109.5 mm。每种处理在冬小麦的返青-拔节、拔节-抽穗和抽穗-灌浆期土壤含水率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75%和75%时进行灌水。每个生育时期又按灌水定额设置为1次灌水(C1)和均分成2次灌水(C2),其中C2处理2次灌水时间间隔为9 d。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拔节-抽穗期的阶段耗水量和日均耗水量均最大,W1处理产量最高。2015—2016年灌溉定额与灌水频次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水分利用效率有随灌溉定额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为W3处理的2.28 kg/m3。在W1和W2处理下,分2次灌水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穗数、产量和容重等指标,其中W1C2组合获得最高产量9 286.4 kg/hm2。灌溉定额与灌水频次组合对产量的效应中,灌溉定额起主导作用。建议北京地区冬小麦在圆形喷灌机条件下采用W1C2灌水方案,在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灌浆期分别灌水45、55.5、54 mm,且均分成2次灌水。  相似文献   
39.
选择红枫湖上游的夏云镇流域,研究不同溪流级别与溪流水质的关系。浑浊度、铵态氮含量与溪流级别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总的来看,随溪流级别增加,溪流水浑浊度及铵态氮含量增加。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上游至下游水质快速下降。未来应在加大水质监测密度的基础上,定量研究区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为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和治理红枫湖水环境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0.
潍坊市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潍坊市冬小麦全育期气象条件的分析,找出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总结出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