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选择柞蚕5龄幼虫以及前滞育期、滞育期和解除滞育后发育前期、中期、后期的柞蚕蛹分离卵巢细胞,利用新研制的柞蚕细胞培养基MLM-45,在不同温度、pH值及渗透压条件下进行柞蚕卵巢细胞的体外培养,探究最佳培养条件及卵巢细胞取材的最佳发育时期。用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用MLM-45培养基培养的不同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的活力,当在27℃、pH 6.3、渗透压325 mOsm/kg的条件下培养30 d时,上述各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的存活率最高,并且5龄幼虫、前滞育期和解除滞育后发育前期的卵巢细胞出现了增殖,其增殖率分别为54%、64%和2%,滞育期及解除滞育后发育中期和后期的卵巢细胞存活率也分别达到99.6%、96.6%和92.4%。在此最佳培养条件下,各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培养2个月后其形态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尤以5龄幼虫和前滞育期蛹卵巢细胞的培养效果最好,细胞增殖7~8倍,是适于以MLM-45培养基培养的最佳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  相似文献   
22.
23.
近几年来,我国绵羊胚胎移植在生产上已初步应用,对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和迅速扩大良种畜群日益显出其重要作用。但要使这项技术在家畜育种中能够广泛利用,特别是解决移植时同步发情的受体不足和引种中长途运输活畜的困难,甚至将来实现在  相似文献   
24.
以柞枝食用菌废料和鸡粪为试材,采用条垛式高温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了柞枝废菌棒有机肥对盆栽君子兰的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堆肥产品的有机质达到50.7%,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为2.11%、4.90%和1.42%,完全符合国家有机肥料行业技术标准。在只添加16.67%~50.00%堆肥范围内,不添加其它辅料的情况下,堆肥在盆栽基质中比例越高,君子兰生长越好。其中各项指标最大增长率:株高(根以上冠高)为32.5%,叶片数为45.1%,最长叶长为5.3%,最宽叶宽为18.8%,根须数为145.1%,最长根长为29.2%,最粗根直径为41.3%。  相似文献   
25.
<正>冬枣是我国鲜食晚熟新品种之一。适应性强,丘陵、平原均可栽植,抗干旱、抗盐碱,果实圆球形、浓红色,果肉质细脆嫩、多汁,口感酸甜脆爽。1建园技术要点1.1园址选择冬枣适应性强,凡是普通酸枣和大枣能生长的地方均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pH 5.5~8.5的土壤均可正常生长。1.2栽植栽植前,挖长、宽、深各为60 cm的栽植坑。远途运来的苗木,要用水浸泡8~12 d,充分吸水  相似文献   
26.
<正>1肥水管理1.1增施有机肥在果实采收后至第2年枣树萌芽前,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5 m~3,也可实行秸秆覆盖或推广生草法,增加土壤有机质,使枣树壮而不旺,为枣树优质高产奠定基础。1.2增施速效肥在枣树萌芽前,667m~2撒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kg,施入后浅挠,然后浇水。穴施时注意不要离主干太近,取4~6个穴点,且不可过于集中,以免烧根。幼果膨大期的7月份及8月份各追一次硫酸钾复合肥,后一次可施低氮中磷高钾型的,每次  相似文献   
27.
蓖麻蚕又称印度蚕,原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Assam)邦,是一种柄居于热带、温带森林中以蓖麻叶为主食的吐丝昆虫。  相似文献   
28.
野生蚕类是我国重要的泌丝昆虫资源,研究其亲缘关系对于发掘和利用野生蚕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大蚕蛾科的柞蚕、栗蚕、野生柞蚕、天蚕、蓖麻蚕、透目天蚕间的亲缘关系,利用从54个引物中筛选出的30个重复性较好的随机引物对6种野生蚕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632个RAPD标记,其中可变条带数为632条,单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15~27,平均为21.1。6种野生蚕类相互间的遗传距离(D)较大,说明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其中:蓖麻蚕和栗蚕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761 2;天蚕和透目天蚕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671 1。采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显示6种野生蚕类聚为4类,柞蚕与野生柞蚕聚为一类,天蚕与透目天蚕聚为一类,栗蚕、蓖麻蚕各自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9.
应用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柞蚕空胴病病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末,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将引起柞蚕空胴病的致病菌鉴定为柞蚕链球菌(Streptococcus pernyi sp.nov)。分别提取已分离柞蚕空胴病的5株病原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中登录的相关肠球菌、链球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供试的5株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在99.5%~99.9%之间,相互之间存在着10个可变位点,推测5株菌株属于同一个菌种;5株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较高,在92.4%~99.8%之间,而与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相对较低,在87.3%~87.8%之间;5株菌株与肠球菌属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类。基于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柞蚕空胴病的病原菌应归属于肠球菌属。  相似文献   
30.
(一)喂足初乳初乳的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4倍,乳脂率是常乳的2倍,且富含矿物质。其中大量的镁离子可促使胎便排出,避免羔羊发生便秘,此外,初乳中还含有羔羊建立自身免疫系统的抗体,羔羊吃足初乳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羔羊出生后应及时吃上初乳。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