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试验系对自安徽某猪场发病育肥猪脓肿脾脏中分离的一株细菌,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检查,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16SrR NA基因的扩增和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状菌,在兔血琼脂平板和牛血清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可致小鼠死亡,对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16SrRNA基因序列与猪真杆菌属细菌的同源性最高,在91.2%~99.4%之间,遗传进化关系密切,与猪真杆菌属细菌属于同一分类群。结果表明,分离菌为猪真杆菌。  相似文献   
112.
沙门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菌具有染色体和质粒毒力基因。毒力岛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上编码毒力相关基因的特定区域,SPI含有许多与毒力有关的基因,其中,SPI1含有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毒力基因,含有这些基因编码型分泌系统的成分;SPI2编码细菌含有在吞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内复制的相关基因。除染色体上的毒力岛编码的毒力基因外,还有小部分毒力基因位于毒力质粒上。论文就沙门菌毒力岛、毒力质粒上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3.
为了解合肥市规模化猪场猪寄生虫感染情况,给猪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合肥市境内3个规模化猪场采集172头猪的新鲜粪样,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进行虫卵检查。共检出6种寄生虫卵,其中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感染率是24.42%,猪蛔虫卵感染率是10.47%,红色猪胃圆线虫卵感染率是7.56%,猪毛首线虫卵感染率是5.81%,猪球虫卵囊感染率是4.07%,食道口线虫卵感染率是1.16%。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解源自合肥地区表观健康鸡的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其与血清型、基因型的相关性,在前期已鉴定血清型和ERIC基因型的基础上,采用K-B纸片法对21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21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利用PCR技术对耐药菌株进行32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总耐药率为100%(21/21),耐2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占76.19%(16/21),多重耐药谱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其中耐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类别最多,耐药率最高达100%(21/21)。21株沙门氏菌均检出耐药基因,涉及blaPSE、sul1、strA、blaTEM、sul2、tetA、tetB、aph3-Ⅱa和catⅠ9种,其中blaPSE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85.7%(8/21)。可见源自合肥地区表观健康鸡的沙门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最强,与其携带blaPSE基因有关;耐药表型测定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耐药性与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血清型、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115.
安徽省部分地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临床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病料中分离得到7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分离、纯化、增殖,制成5×107CFU.mL-1的菌液,采用K-B法开展了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耐药菌高达70%以上,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菌株在30%以上,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肟高度敏感。本试验为临床大肠杆菌病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6.
旨在明确副猪嗜血杆菌(HPS)临床分离株分离部位的组织分布,进而探讨其血清型和基因型的流行分布特点及相关性,为猪格氏病(Glässer's disease)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临床分离鉴定的89株HPS,利用PCR技术鉴定血清型,统计各血清型HPS在不同分离部位的菌株分布数量;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序列类型(ST)鉴定分析、位点多态性分析、BURST分群统计和UPGMA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89株HPS临床分离株共鉴定出9种血清型(1、2、4、5、7、11、12、13、14)以及未定型(NT),血清4、13、7和5型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比28.09%、22.47%、13.48%和10.11%,有64株HPS分离于肺,占比71.91%;24种ST型,ST267、ST268、ST387和ST365为优势基因型,分别占比26.97%、21.35%、8.99%和5.62%,每个基因位点存在3~1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从3(g3pd)到71(6pgd)不等,BURST分析中划分为2个单个ST型和11个克隆群(CC),UPGMA系统发育树被分为4个分支,优势ST型处于2、3、4三个分支中,均对应具有毒力血清型的HPS分离株。HPS临床分离株流行血清型和基因型呈现多元化,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同时,ST型与血清型存在一定的交叉性,且与HPS临床致病力相关。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安徽某猪场腹泻仔猪,分别采集5头不同窝的肛拭子和肠道内容物样品,利用常规法结合PCR技术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玻片凝集试验和ERIC-PCR技术确定分离株的血清型与基因型,标准K-B纸片法进行20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4头腹泻仔猪(4份肠道内容物样品、1份肛拭子样品)均分离到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80%,涉及明斯特沙门氏菌、纽兰沙门氏菌、新斯托夫沙门氏菌和乌干达沙门氏菌4种血清型,其中1头同时检出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8株沙门氏菌分离株为同一基因群,分属2个基因型,亲缘关系较近,对20种抗生素均敏感。结果表明,该猪场仔猪腹泻与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母猪的清洁卫生与猪舍的消毒到位不容忽视,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可用于防治或减缓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8.
为了研究PCR限制性酶切电泳长度多态性试验(PCR-RELP)与副猪嗜血杆菌(HPS)对豚鼠的致病性,本研究采用PCR-KELP分析12株HPS安徽分离株的tbpA基因,并将12株HIS分为5种不同的RELP基因型(AAA、BBB、BAB、BAC、CAB);12株HPS对豚鼠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致病性最强的RELP基因型为BAC,其次是AAA和CAB,无致病性的为BBB和BAB型.进一步分析12株HPS的tbp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关系发现.HPS的RFLP基因型的不同,其致病性存在差异,表明tbpA是影响HPS致病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9.
旨在了解和掌握前噬菌体与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毒力、环境适应性、耐药性及代谢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前噬菌体阳性菌株(简称阳性菌)与前噬菌体阴性菌株(简称阴性菌)进行了致病性试验、LD50的测定、组织荷菌数的测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的测定、药敏试验和转录组测序.结果...  相似文献   
120.
为制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二价(血清7型H170株+8型HB1株)灭活疫苗,并评价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2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编号/血清型分别为H170/APP7、HB1/APP8)为疫苗株,复苏培养后调整活菌浓度分别为1.0×109cfu/m L、2.0×109cfu/m L、4.0×109cfu/m L,甲醛灭活后相同浓度的两种菌液等体积混合,再与等体积ISA 201 VG矿物油佐剂乳化后制成PCP二价灭活疫苗,分别命名为A-1、A-2和A-3。以昆明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将A-1、A-2、A-3和PCP商用二价灭活疫苗均以0.2 m L/只分别经颈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A~D组),对照组小鼠(E组)注射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于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14 d收集各组小鼠血清,采用间接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Ig G抗体水平和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NF-β、MCP-1)含量;同时采用血清杀菌试验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功能性抗体水平。分别于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