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临床特征
  副猪嗜血杆菌为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的主要成员。副猪嗜血杆菌可使2周龄到4月龄的猪感染发病,尤其是5周龄至8周龄断奶前后猪和保育阶段猪感染较常见。病猪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和被毛粗乱。  相似文献   
32.
根据编码PRRSV M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用于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的引物,通过温度梯度法优化反应体系;以不同科属常见猪致病性RNA病毒疫苗验证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参考国内PRRS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选择基因型代表性的2株疫苗株验证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以10倍梯度稀释的质粒为标准品扩增并构建标准曲线,探究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随机挑取10份保存的PRRSV阳性病料和10份阴性病料同时使用农业部推荐的PRRSV RT-PCR检疫标准方法和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定2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结果显示,使用建立的方法可以在54.4℃80min内完成对PRRSV的检测,该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检测灵敏度为6.8×10拷贝/μL;以Ct值为横坐标,扩增序列拷贝浓度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3.411 x+39.002,R2=0.999;对随机挑取的10份PRRSV阳性病料和10份阴性病料进行检测,结果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100%。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PRRS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四川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流行菌株的感染情况及其Che W基因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于四川地区采集禽源盲肠及内容物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并纯化培养,将分离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株的Che W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选取Gen Bank中登录的10株国内外空肠弯曲菌菌株与分离株进行Che W基因的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经纯化培养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后出现无溶血现象的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生化代谢类型较稳定且与相关报道一致;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空肠弯曲菌(NCTC11168、YQ2210)等菌株同源性为99%以上。15株分离菌株的Che W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所选参考株一致性为98.68%,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一致性在98.9%以上。其中鹌鹑源分离株CJ-1、CJ-2、CJ-4、CJ-13、CJ-14在第22位和161位均出现单个碱基的置换为A→G。本实验中分离菌株均为空肠弯曲菌且分离菌株之间Che W基因保守性强,遗传变异动态性较弱。本研究为空肠弯曲菌遗传变异方面的相关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为了比较"普免"和产后跟胎免疫这2种免疫接种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该试验研究选取饲养管理规范、生产水平较高的乐山市某规模化猪场对近3年来的母猪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仔、窝均健仔、窝均死胎、木乃伊胎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采取"普免"程序后2年内同时间段所配种的7 405胎次,作横向比较分娩率分别为90.23%和91.06%,差异不显著;同时纵向统计(即采取普免程序的2015年5月—2017年5月母猪所配种的7 405窝与跟胎免疫的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配种的4 320窝)分娩率分别为90.37%和87.72%,提高分娩率2.65%。产后20 d免疫、妊娠1~30 d、31~60 d、61~90 d和91 d至分娩免疫的窝平总产仔数分别为12.21、12.19、12.17、12.07和12.10,差异不显著;窝平均活产仔率分别为95.17%、95.49%、95.89%、94.53%和95.37%,差异不显著。综合结果表明猪瘟传代细胞疫苗"普免"对母猪的分娩率、产仔数和产仔质量无显著影响,可以作为规模猪场母猪猪瘟免疫程序之一。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四川某养兔场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采集兔肺脏的化脓灶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鉴定及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出1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仅对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哌拉西林4种药物敏感,其他15种药物均耐受。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meca、aac(6′)/aph(2′)、 aph(3′)-III、 ant(4′,4′′)、 plw043耐药基因呈阳性,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相一致。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四川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毒株流行变异情况,并分析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从四川某猪场采集仔猪肠道样本进行PCR检测、病毒纯化、病毒滴度测定以及病毒感染等试验;测定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将分离株S基因序列与其他地区毒株及疫苗株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比较分离株与经典疫苗株CV777 S蛋白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结果】成功分离获得1株PEDV毒株,并命名为PEDV SNJ-P,该毒株病毒滴度为1×107.5/100μL。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分离株能引起仔猪出现腹泻和脱水等症状并导致死亡。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EDV SNJ-P株全基因共28 003 bp,基因型为S non-INDEL型;与同型的中国分离株PEDV-WS、CH/JLDH/2016和CH/HNLH/2015等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同型的疫苗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与经典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经典疫苗株CV777相比,SNJ-P株的S蛋白存在多处氨基酸突变、缺失和插入现象。【结论】由于毒株出现变异,SNJ-P株与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当前所用疫苗无法提供有效保护。本研究结果以期为国内PEDV毒株的研...  相似文献   
37.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原核表达了ASFV的D1133L重组蛋白,并以其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ASFV的间接ELISA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ASFV感染猪后D1133L的抗体应答情况.结果显示:成功表达纯化了D1133L蛋白,以此为抗原建立了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灵敏性强,其检测结果与市售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100%.家猪在感染ASFV后,针对D1133L的抗体在第5天可被检测到,在第7天抗体水平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38.
四川遂宁某养猪场送检病猪2只,通过临床解剖、细菌分离鉴定、PCR、RT-PCR等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综合判定为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并从发病猪体内成功分离到一株副猪嗜血杆菌.采用K-b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分离菌株对28种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株耐药性比较严重,仅对复达欣、头孢肤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39.
为了建立非洲马瘟病毒(AHS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快速检测方法,基于AHSV VP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的优化,建立了快速、灵敏的AHSV RT-LAMP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63℃恒温下反应45min,便可进行高效率的特异性扩增。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染料可视化鉴定,能够快速有效检测AHSV。用建立的方法检测马属动物易感的4种疫病病原,结果均为阴性,证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是RT-PCR的1 000倍。建立了AHSV RT-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的特点,适合用于现场AHSV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猪IL-2基因的真核质粒和融合基因形式对pcDNA-E39.VP2真核共表达质粒的免疫增强作用,分别将IL-2基因插入pcDNA3.1(+)和pcDNA-E39.VP2(已构建)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IL2和pcDNA-IL2-E39.VP2。将真核质粒pcDNA-IL2-E39.VP2免疫小鼠,另外,将pcDNA-IL2分别先于和后于pcDNA-E39.VP2 3d免疫小鼠,同时设pcDNA-E39.VP2对照组。对免疫小鼠进行PPV(JEV)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检测。结果显示,1周后,pcDNA-IL2-E39.VP2免疫组和pcDNA-IL2后于pcDNA-E39.VP注射的免疫组JEV/PPV抗体水平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pcDNA-IL2先于pcDNA-E39.VP注射的免疫组仅在第5周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各组(除对照组外)CD8+值差异不显著(P>0.05),CD4+、CD4/CD8值都高于对照组,其中pcDNA-IL2-E39.VP2免疫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