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0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本研究采用现场直接镜检法、样品培养检查法和PCR检测法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采自广东省某规模化肉鸽养殖场的60份鸽口腔黏液样品进行鸽毛滴虫检测,来比较3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接镜检法毛滴虫的阳性率仅为20.0%,而使用培养检查法和PCR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8.3%和40.0%,均明显高于直接镜检法。以此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和高效的鸽毛滴虫样品培养检查法。同时也对广东省不同地区3个规模化肉鸽场的养殖环境进行鸽毛滴虫检测,结果在鸽笼、食槽、保健砂和水槽部位均未检测到鸽毛滴虫。本研究为鸽毛滴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2.
日本血吸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意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作者综述了抗日本血吸虫药物的最新进展,重点综述了吡喹酮、青蒿素和硝硫氰胺的药物代谢、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中国4个弓形虫虫株GRA6基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来源于不同宿主的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绵羊株4个弓形虫虫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株RH株的致密颗粒抗原(GRA6)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首次对中国弓形虫虫株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弓形虫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提供资料。PCR-RFLP分析显示两种带型:RH、SH、CN 3株弓形虫为一种带型,QH和ZS 2株弓形虫为另一种电泳带型。GRA6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H、SH、CN 3株弓形虫的GRA6基因序列上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RH株一致,同属于基因型Ι,为强毒株;QH和ZS 2株弓形虫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弱毒株BEVERLEY株和ME49株一致,同属于基因型Ⅱ,与PCR-RFLP分析结果一致。除MseΙ酶切位点外,中国的几个虫株GRA6序列与GenBankTM注册的RH株及BEVERLEY和ME49两个弱毒株有个别碱基的差异。结果证明中国人源弓形虫包含了Ι、Ⅱ两种基因型,而动物源性弓形虫则因宿主和来源地不同亦有Ι、Ⅱ两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54.
猪食道口线虫Cold-SSCP鉴别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道口线虫病是由食道口科食道口属(Oe-sophagostomum)的多种线虫寄生于动物肠道引起的,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结肠炎。目前,此病在世界各国及我国各地牛、羊、猪中普遍存在,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且国外也有食道口线虫感染人的报道[1]。因此,对食道口线虫的研究,除对畜牧  相似文献   
55.
本实验用PCR扩增了来自世界各地的P.decipiens复合种共6个姊妹种的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单位Ⅳ基因(nad4),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dOe与Pd为同一种,nad4基因序列种内的变异为0.7%,种间差异为2.4~13.2%。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变异,能提供准确的遗传标记。可用于P.decipiens复合种姊妹种的鉴定。这些结果有助于P.decipiens复合种的生活史、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种群遗传学的研究和其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6.
57.
猪水疱病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鼻腔粘膜、蹄部等出现水疱或溃烂为特征。本病于1966年10月首先发现于意大利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疱病的流行蔓延,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世界肉食市场的混乱。1973年1月国际兽疫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措施并制定条例。现就本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 病毒概述1.1 理化特性 猪水疱病病毒(Swine vesiculardisease virus,SVDV)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22~  相似文献   
58.
1疾病 1.1母猪持续感染与垂直传播 目前,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猪可以终生带毒、排毒,为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播源。胎盘感染后,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弱胎、死胎,甚至木乃伊胎,从仔猪体内可分离到猪瘟病毒。有研究表明,将持续感染母猪与人工感染另1株猪瘟野毒的带毒公猪或健康公猪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使其怀孕产仔,  相似文献   
59.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猪蛔虫性别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筛选线虫的性别特异性基因,为线虫乃至寄生虫的性别控制提供新的工具,本研究选择猪蛔虫(Ascaris suum)为模型,分别提取雌性和雄性成虫的mRNA后,采用Clontech公司的PCR-selectTM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并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构建猪蛔虫雌、雄虫性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并采用地高辛(DIG)标记的cDNA探针进行Southern 杂交检验所构建文库的消减效率。结果表明,雌、雄虫性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均具有很强的性别特异性。随机从各库中各抽取25个克隆进行测序及在线BLAST分析,发现在25个雄虫ESTs中有20个已知ESTs,5个新的ESTs;25个雌虫ESTs中有11个已知ESTs,还有8个可能为新基因。猪蛔虫性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性别特异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