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鲁棉研21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以综合性状优良的石远321选系为母本、泗棉3号转基因抗虫棉选系鲁55系为父本,经连续多代选育而成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库尔勒垦区示范种植,属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2.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一中棉所4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保持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特征特性的基础上,经定向系统选育和比较试验育成的优良群体,属常规抗虫棉。于2002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特征特性中棉所41号生育期132天左右,早熟性好,属早中熟品种。植株近塔形,Ⅰ-Ⅱ型果枝。该品种出苗性能好,前期生长发育快,中期开花结铃集中,苗齐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新疆野生北山羊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分子特征,根据GenBank公布的PPR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方法和基因测序技术获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对分离的PPRV毒株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分离的PPRV毒株(China/XJAKS/2017)属于基因IV型,基因组全长15 954 nt,编码6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在系统进化上,与国内新疆分离株China/XJBZ/2015、China/XJYL/2013同源率分别高达99.0%、99.6%,与国外的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结果表明,PPRV已经在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之间传播。结果提示,PPRV传入野生动物群为我国消除PPR带来极大困难,需加强我国边疆地区PPR免疫隔离带建设,并对野生动物PPRV分子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追踪监测。  相似文献   
34.
新疆某骆驼园发生多例驼羔腹泻,临床表现为严重水样腹泻,患病驼羔体温升高,可高达40℃以上;表现为腹泻、脱水、败血症、心力衰竭,迅速死亡。剖检病死驼羔,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黏膜充血。无菌采取病死驼羔的肺脏、肠等组织进行微生物学诊断,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小鼠致病性试验和16S rDNA基因鉴定明确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大肠杆菌对替米考星、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敏感。  相似文献   
35.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几乎每隔10年更换一次春用当家蚕品种,目前已进入第5次蚕品种更换时期。尤其应该指出,从80年代初成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后,对品种审定和推广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促进了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速度,提高了质量。1997年12月农业部颁布了桑蚕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为配合贯彻行业标准,于1999年1月至4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对我国蚕茧主产区浙江、江苏、四川、山东、安徽、重庆、湖北、陕西、  相似文献   
36.
汪萍  李桂芳  李奕仁  李龙 《蚕业科学》2007,33(3):473-476
依据1999-2006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抽查的测试成绩,将家蚕一代杂交种实用孵化率的检验情况与行业标准《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中的质量指标比较发现,现有行业标准中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实用孵化率≥90%的质量指标偏低,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都采用同一个质量指标来衡量而不够合理。分析8年的检验数据认为,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应采用不同的质量指标来衡量:散卵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4%,平附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2%。  相似文献   
37.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分离了安徽省40个不同地理种群白蚁样品的线粒体XOⅡ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合GenBank中的数据,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序列比对分析表明,40个白蚁样品分属3个属(土白蚁属、散白蚁属、乳白蚁属)的6个种,3个属COⅡ全长基因中多态性位点分别占0.1%、9.2%和7.4%;基因序列中A+T含量为61.8%,显著高于C+G含量,碱基变异的主要形式为转换。同种白蚁个体间的碱基差异明显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种内个体间的差异为0.1%~1.3%,种间个体间的差异为5.5%~7.6%。分子系统树表明,乳白蚁属和散白蚁属构成姐妹关系聚成一支,亲缘关系较近,而土白蚁属关系较远,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与传统形态学结果相一致,是对形态分类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8.
鲁棉研15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鲁613为父本、鲁55为母本杂交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为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在我团小区示范和大面积连续种植两年,具有较强的增产优势,抗虫、抗病,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39.
杂交棉在区试和生产示范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能,具有巨大的推广和增产潜力。对引进的杂交棉品种在不同的生育时期进行缩节胺安全用量试验,通过定向诱导,塑造合理田间结构,获得最佳棉铃时空分布。坚持分类指导,夺取了杂交棉超高产。  相似文献   
40.
为促进绵羊健康养殖生产和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采集病死绵羊的脏器组织并从中分离出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对细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毒力试验、16S rRNA保守区的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PCR条带长度约为1 500bp,基因序列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源性高达99%,最终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动物试验及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头孢他啶等敏感,对青霉素耐药,推断此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为导致绵羊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