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ZZ2004株引起鸡生长缓慢的发病机理,本实验将100只7日龄SPF雏鸡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经口服病毒进行感染,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超微病变观察进行研究.病理解剖学检查表明,实验组鸡各肠段有不同程度卡他性出血性炎性变化.病理组织学显示,小肠绒毛变短,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炎性细胞增多.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肠绒毛的游离端常断裂,固有层裸露,在肠上皮细胞之间有大量杯状细胞的开口,并见大块状的分泌物渗出.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残存的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严重破坏;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滑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呈囊状或泡状,在内质网中出现大量病毒颗粒;核周隙扩张,在核质中能够检出成熟的病毒颗粒.本研究结果表明:IBV ZZ2004株可以在肠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肠的吸收上皮和肠绒毛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感染鸡代谢障碍,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32.
猪附红细胞体病与常见猪病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猪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严重时可引起大批仔猪死亡.现在很多地方,猪附红细胞体病虽已由急性暴发型转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型,但发病仍然不断,特别是在一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或对猪群饲养管理的疏忽,饲料营养标准降低、饲养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常能引起本病的区域性暴发.  相似文献   
33.
研究脑炎原虫病兔外周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采集20只病兔和12只对照兔的淋巴结、脾脏和圆小囊,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病理切片的HE染色、吉姆萨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病兔淋巴结内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生发中心明显,髓索增粗,副皮质区增宽。脾脏的脾小结增多,变大,具有明显的生发中心,边缘区明显增宽,动脉周围淋巴鞘明显变大,聚集大量淋巴细胞。圆小囊的淋巴小结增大,数量增多,生发中心明显,淋巴小结周围弥散大量淋巴细胞。通过α-ANAE和sABC染色,在淋巴结、脾脏和圆小囊中均可检出大量T细胞、巨噬细胞和IgG阳性细胞。据此认为患脑炎原虫病时,病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增强,但以细胞免疫反应更强。  相似文献   
34.
为了有效地防治种兔的脑炎原虫病,本研究根据脑炎原虫的生物学特点和对组织损伤的特征选用阿苯达唑进行了防治试验.对115只种兔做了ELISA检测和尿沉渣检查,发现有18只种兔已感染脑性原虫,另97只并未感染.用阿苯达唑对感染种兔进行了治疗,对未感染种兔做了预防.结果18只感染种兔经三个疗程治疗后,虽然尿沉渣中均未检出脑炎原虫,但仍有两例种兔的OD值呈阳性.将2例OD值阳性种兔剖检后在其脑组织中检出脑炎原虫包囊和肉芽肿.用药物预防的97只未感染种兔,经两个预防期后血清学检查呈阴性,尿沉渣中也未检出脑炎原虫.试验证明,阿苯达唑对兔脑炎原虫病有良好防治作用,用药的时机以脑炎原虫还未进入脑组织时最合适,用药的剂量一定要保持有效的杀虫浓度.  相似文献   
35.
盐酸克伦特罗单抗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竞争性酶免疫分析原理为基础 ,应用特异性克伦特罗 (Clenbuterol,CL )单克隆抗体研制成功了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的快速检测 EL ISA试剂盒 (CL- Kit)。 CL- Kit线性检测范围为 0 .5~ 12 8μg/ L,各标准品的吸光值变异系数为 2 .3%~ 3.6 %。标准曲线呈典型的 S型 ,相关系数 R2 =0 .996 ,符合 4参数 L ogit曲线拟合。检测结果表明 :CL 单抗对 CL 的半数抑制量 IC50 为 7.94 μg/ L,对沙丁胺醇 (Sb)的 IC50 为 10 0 0 μg/ L,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来克多巴胺的 IC50 均≥ 6 4 0 0 μg/ L;CL- Kit与 Sb的交叉反应性为 0 .79% ,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交叉反应性为 0 .12 % ,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来克多巴胺、各类抗生素及多种维生素均无交叉反应性。试剂盒测定回收率在 91%~ 10 5 % ,批内变异系数小于 2 0 % ,批间变异系数小于 10 %。试剂盒在保存期内稳定  相似文献   
36.
选择长白仔猪l2头.体质量8~12kg,随机分成试验组(8头)和对照组(4头)。试验组仔猪用醋酸铅溶液按日剂量60mg/kg体质量饮水.对照组仔猪正常饲喂.持续14周。结果试验仔猪临床表现消瘦、厌食或绝食,腹泻、惊厥及肌肉震颤等症状。血液学检查,试验仔猪呈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其外周血中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且能见到嗜碱性点彩颗粒。病理眼观变化:心脏扩张.心包有积液;肝、肾肿大,呈土黄色;脾稍肿大,切面呈暗红色.结构模糊;肺膨大,质地脆弱;胃、肠黏膜潮红、肿胀.胃壁充血、出血;大脑膜血管充血。病理组织学检查:心肌纤维变性、坏死;肝细胞发生颗粒和脂肪变性,汇管区血管充血;脾小梁静脉扩张,脾窦有大量红细胞浸润;肺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小肠、大肠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腺体杯状细胞增多;脑膜血管扩张充血.神经细胞水肿,胞浆溶解。组织超微结构观察:肝细胞核周间隙和核膜界限不清.线粒体扩张呈囊状;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及线粒体基质部分缺失,局部空泡化;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神经细胞及其线粒体基质局部缺失,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不同程度出现溶解斑。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仔猪外周血、心、肝、肾、脑及股骨的铅含量.其血液铅平均质量浓度达2.64mg/L,被检组织中以股骨的铅含量为最高.达到24.6μg/g,依次为肾、肝、心,脑.其测定值分别是正常对照组仔猪的40、117、130、79、195和76倍。  相似文献   
37.
自发性急性犬瘟热的原发性脱髓性脑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观察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原发性脑损伤和包涵体形成的特点,调查脑组织的损伤与神经症状的关系,对10只急性犬瘟热病犬的脑组织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研究。为了仔细地观察病变,本试验按照解剖学关系将脑组织分成3个大部分和11个切面,即大脑(4个切面),脑干(5个切面)和小脑(2个切面)。组织切片经HE、LFB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在大脑,脱髓呈弥漫性发生,程度较轻;脑干的周围或靠近第三脑室的白质脱髓较重;小脑在轻度或中度脱髓的基础上常出现严重的多发性脱髓灶。脱髓部呈空泡或海绵状,有少量胶质细胞存在,但无炎性反应。脱髓性病损是非时称性发生,对神经束没有特殊的亲和力。在脑室的室管膜细胞内发现有较多的嗜酸性胞浆或核内包涵体。用抗犬瘟热病毒抗体染色,带有包涵体的室管膜细胞呈现强阳性反应。部分锥体细胞,神经核细胞和漓氏细胞变性、溶解或胞浆深染。胞核浓缩。这种变化以小锥体神经细胞表现得最为明显。根据此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原发性脑组织损伤是一种脱髓性脑病,而不是脑炎变化;位于室管膜细胞内的包涵体对于脑组织犬瘟热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犬瘟热病毒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是非特异性的,对脑组织的侵害是非对称性的。对神经束的作用无特殊的亲和力,所以患犬瘟热的犬在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38.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2,PCV-2)被认为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关于PCV-2的致病机理还不甚清楚。目前对PCV-2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毒株的分离及PCR检测,关于PCV-2对猪的肺脏、肝脏、肾脏、心脏、胃、肠等内脏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变化的报道很少,而且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39.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又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群,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和育肥猪,临床上以进行性消瘦、腹泻、腹部膨大和贫血为特点.  相似文献   
40.
近几年来 ,我们在临床剖检中发现雏鸡与成鸡新城疫 ( ND)的病理变化有很大差异。为了建立雏鸡新城疫的病理诊断 ,对比雏鸡和成鸡新城疫病变的异同点 ,我们应用常规的病理检验方法 ,进行了本实验。1 材料与方法1 .1 病毒  ND病毒 ( NDVF4 8E9,安瓿装冻干物0 .2 5g) ,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1 .2 实验鸡及处置 雏鸡组 :2 8日龄伊莎雏鸡 2 0只 (雏鸡未经免疫 ,母源抗体 HI平均为 1 .5( log2 ) ) ,其中 5只作对照。用 NDV稀释液 (每安瓿冻干物加Hank' s液 1 ml) ,每只滴鼻和胸肌注射各 50μl。成鸡组 :1 8周龄伊莎成鸡 1 5只 ( HI价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