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室内喂养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中棉所29可抑制棉铃虫卵的孵化和对棉铃虫低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种植中棉所29面积大的地区棉铃中发生明显变轻.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2.
为分析当地鸭副黏病毒流行状况及其融合蛋白(F)基因的序列特征,从江苏省某新城疫疫苗免疫过的鸭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清学试验和中和试验鉴定为鸭副黏病毒,命名为JS0920株.生物学特性分析,9日龄SPF鸡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5.3;9日龄SPF鸡胚的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为47.7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875,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为2.7.用该病毒的培养物(鸡胚尿囊液)经肌肉注射攻毒,鸭的发病率为70%,死亡率为40%;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用RT-PCR方法扩增该分离毒株的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JS0920株与标准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2%和99.5%,与免疫预防用的LaSota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9.0%和92.2%;其多肽裂解位点为112R-R-Q-R-R-F117,具有高致病性鸭副黏病毒毒株的分子特征;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JS0920株与LaSota株的基因型不同,JS0920株为基因Ⅸ型,与F48E9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试验结果对认识当前DPMV的流行和变异现状以及疫苗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3.
应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以反向被动血凝试验(RPHA)检测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囊虫病猪血清的检出率为94.55%(104/110),健猪血清阳性率为8.5%(8/94).假阳性反应主要来自棘球蚴感染.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可耐受100℃30min而仍保持其抗原活性,提示其可能是一种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4.
145.
不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表达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在不同时间、地域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中获得的15个IBDV株分别用SPF鸡、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经氯仿处理后,采用聚乙二醇沉淀、超速离心和不边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检测表明,病毒主要分布于40%蔗糖层,对纯化病毒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病毒结构蛋白VP2在不同毒株表达量有较大差异。本实验为IB-DV主要保护性抗原VP2高表达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6.
40%多虫净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王永山,王风良,沈田辉,金中时(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40%多虫净乳油系丙溴磷与辛硫磷复配。而成的有机磷杀虫剂,由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华怡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为缓解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抗性的发展,明确该药种对棉铃虫的防...  相似文献   
147.
保护地莴苣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王永山王凤良梁文斌金中时(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近年,大丰市相继建立了许多蔬菜基地,其中莴苣生产由过去的零星种植,调整为连片种植。过去,由于种植面小、分散,莴苣菌核病的发生一直未被人们重视。但近几年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48.
玉米螟过去一直是大丰市玉米、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其他作物上很难发现其为害。2002年本市首次引种七彩椒,并采用大棚种植,生育期比露地青椒早30d左右。2002年6月中旬有农户反映七彩椒上虫害发生严重,后经市植保站调查确认是玉米螟第一代幼虫为害所致。调查6块田,虫株率40%~100%,百株虫量63~248头,因虫害导致烂果率达20%。一代玉米螟发生期间,产量损失40%左右。在七彩椒上玉米螟主要产卵于中、下部叶背面,卵孵化后先咬食卵壳,然后转移为害;二龄幼虫直接钻蛀果实,导致七彩椒腐烂落果。究其原因,一是七彩椒为甜椒型水果椒,含糖量高,玉米螟对其…  相似文献   
149.
苏北沿海棉田杂草分布,消长及防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滨临黄海,为海洋淤积性平原,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年降水量1068mm左右,主要土壤类型有中部沙壤上和西部粘土。棉花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左右,均为棉麦套作。其中育苗移栽面积占99%以上,为苏北典型沿海棉区。长期以来,由于土质、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东西部两种不同的耕作栽培方式,西部为稻麦棉水旱轮作区,东部为棉旱粮旱旱连作区。80年代初,曾对我市棉田杂草发生种类及消长规律进行过调查,近ZO年来,由于大面积应用氟乐灵和乙草胶防除杂草,耐药的阔叶杂草上升。另外,由于棉花栽培技术不断更新等,棉田杂草…  相似文献   
150.
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第165-200位氨基酸多肽基因嵌合在猪细小病毒(PPV)VP2 N端,然后重组到腺病毒pAdEasy-1表达系统中,转染HEK-293A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rAd-PPV∶VP2-PCV2∶Cap)。IF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分别可见特异性荧光和大小约为64 ku的特异性带,表明rAd-PPV∶VP2-PCV2∶Cap在HEK-293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PPV∶VP2和PCV2∶Cap蛋白。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表达的嵌合PPV∶VP2-PCV2∶Cap蛋白具有与PPV全病毒类似的血凝活性。电镜观察嵌合PPV∶VP2-PCV∶Cap蛋白的粗提物,发现可自行装配成许多病毒样粒子[PPV∶VLP(PCV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