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鸡痘是一种接触性疾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每年春秋在我省一些鸡场和农村均有不同程度流行,造成病禽生长迟缓、产蛋下降,在雏鸡中还可引起大批死亡。为预防本病通常采用鸡痘鹌鹑化苗皮下刺种,但此种方法比较耗费人力与时间,不能适应密集养鸡的需要。本试验针对中小鸡场和农村专业户饲养特点,选用电动气雾器 EⅢ—1型对  相似文献   
22.
在研究1998-2008年中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HA基因的进化时,发现在25个毒株中有2个致病性最强的毒株因HA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产生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从而使其不与单抗H6、F6等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这类变异毒株HA基因变异对H9亚型AIV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本试验对12株HA蛋白S145N变异的H9N2AIV进行了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不同H9N2S145N变异株与疫苗株间在抗原性上变化不大,或无显著差异(0.5≤R≤0.67)。但参照现有的H9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对HP疫苗免疫鸡进行攻毒,用HP株攻毒对照组0/5保护,免疫组保护≥9/10,达到了H9灭活疫苗质量标准要求;但用S145N变异株N3攻毒,仅保护2/10~6/10,且随免疫量剂量的增加,抗体水平的提高,攻毒保护也依次升高。对H9变异株疫苗(N1、N2、N3、N8)免疫鸡用N3攻毒,仅保护2/5~4/5,N3同源抗体也不能有效地阻止其攻毒后的排毒。用N3、N6 2个变异株交叉攻毒,采用与疫苗株攻毒相同的剂量作攻毒试验也得到类似结果。表明高于6log2的抗体能抵抗疫苗株和大多数流行毒株攻毒后的排毒,但不能抵抗S145N变异株攻毒后的排毒。这类毒株免疫原性上的变化与病毒HA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因HA基因145~147aa位增加了1个NGT,导致三维空间构象的变化,并影响其邻近的受体结合位点,从而使这类毒株致病性提高,免原性发生改变。虽然这一类变异株或免疫逃逸毒株仅占当前流行毒株总数的5%~7%,但在强大的免疫压力和自然选择下有可能逐步成为优势毒株,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为该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株致病性及抗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和8周龄SPF鸡感染排毒试验,并与抗H9N2亚型AIV 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毒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单抗2A4和F6不能抑制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的血凝特性,也不能中和病毒感染CEF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9N2亚型AIV呈现变异趋势,有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毒株出现.S145为H9N2亚型AIV HA蛋白的1个抗原位点,是血凝抑制抗体结合的位点,但有该位点漂变导致抗原变异毒株出现,并可逃避免疫作用.这提示该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4.
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或疾病的综合征,被世界动物卫生(OIE)确立为A类传染病。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AIV在意大利鸡群中暴发,随后世界各地均有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内  相似文献   
25.
鸡新城疫灭活油乳剂苗在污染鸡场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6.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病毒(ND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原。本文就对ND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构蛋白及其功能、NDV的致病本质、分子诊断技术和疫苗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27.
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inf luenza,AI)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侵害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是危害禽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禽流感病毒的抗原非常容易变异,这是禽流感反复流行的重要原因,这种易变性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禽流感病毒存在多种亚型,在特种条件下会跨越种属界限而传染到人;A型  相似文献   
28.
禽用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养禽业进入规模化养殖以来,疫苗的应用一直是防治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从第一代全毒减活疫苗的普及到第二代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推广,疫苗给养禽业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然而,目前困扰养禽业的疾病越来越多越严重,尤其是抗原的突变,不同种属间的交叉感染以及新型传染病  相似文献   
29.
采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羊抗鼠IgG,建立了一种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进行检测的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先将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NCM)中央,封闭后浸于40×稀释的IBV单抗中作用10min,洗涤后再浸于体积比为1:4稀释的金标羊抗鼠IgG溶液中作用1h,银染10min后观察,在膜上出现灰黑斑点的为阳性结果,反之,不出现斑点为阴性结果.SECGA对IB抗原最低测量值为0.703ng·点-1(约2μL),对含毒尿囊液的最低检测为102..9EID50.结果表明,IB VM41毒株在鸡胚中繁殖时以36~54h检测含毒量最高;SPF鸡感染3d后可从气管粘液中检出病毒.SECGA检测抗原可用于IBV早期检测,具有群特异性,快速、敏感、简便,不需特殊设备,结果易判定等优点,尤适于基层实验室或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30.
【研究目的】建立可在临床上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的检测IB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以表达的重组IBVNP蛋白为包被抗原,将之包被于聚苯乙烯酶标板上,以封闭液进行封闭,然后加待检血清在37℃作用1h,洗涤后加酶标兔抗鸡IgG抗体,在37℃作用1h,加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测定OD值;【结果】抗原包被浓度为1.45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0,确定阳性判定标准为OD450≥0.314。NP-ELISA与AIVH9、H5、H7、IBD、ND、EDS76的标准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NP-ELIS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方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临床IB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