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2月10日~12日在河南农业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省44个单位的代表80人。大会开幕式由分会秘书长王泽霖教授主持,分会理事长尹凤阁教授作了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洪廷范名誉理事长、河南省畜牧局王大志副局长、河南省农大杨会武副校长、牧医工程学院温金宝书记也到会讲了话,以老太太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会议期间,代表们进行了学术交流,听取了侯安祖等4位专家分别作的4个专题报告:"牛羊猝死症流行动态与防制对策"、"当前我国猪禽病流行动态"、"分…  相似文献   
52.
【研究目的】建立可在临床上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的检测IB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以表达的重组IBV NP 蛋白为包被抗原,将之包被于聚苯乙烯酶标板上,以封闭液进行封闭,然后加待检血清在37℃作用1h,洗涤后加酶标兔抗鸡IgG抗体,在37℃作用1h,加底物显色,终止反应后测定OD值;【结果】抗原包被浓度为1.45m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0,确定阳性判定标准为OD450≥0.314。NP-ELISA与AIV H9、H5、H7、IBD、ND、EDS76 的标准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NP-ELIS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方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临床IB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53.
王新卫  张书松  孟少杰  王泽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60-1461,1471
[目的]为了检测自制的ND-IB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方法]用自制ND-IB二联苗与相应的NDI、B单苗及不同来源的ND-IB二联苗免疫鸡群,以HI方法检测其抗体。[结果]自制ND-IB二联苗与相应的NDI、B单苗的免疫抗体水平相当,且二联苗中的2种成分彼此没有干扰;自制二联疫苗的免疫效果总体要优于进口的新-支二联疫苗;自制二联苗与国产苗的免疫效果相同。[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一种新型廉价新-支二联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取了70份相关人员的血样(饲养员,兽医等)以及99份很少与禽类接触的非相关人员血样,通过HI试验发现人类对禽流感、新城疫病毒均有一定的易感性,而且相关人员比非相关人员的抗体水平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55.
参照NDV评价毒力的方法对1998—2008年间收集的25株H9N2AIV的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5株H9N2AIV不同毒株间致病性有较大差异,大致分为3类:致病性偏强、致病性中等和致病性较弱。从中选出致病力有差异的8个毒株进行了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6周龄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以及8周龄SPF鸡人工感染排毒试验,结果证明大部分毒株ICPI和IVPI基本上为0,排毒散毒的高峰期在攻毒后第5天到第6天。在25个毒株中,3#和12#表现出了比较高的致病性,不仅其EID50值最高(分别为10-8.8/0.2mL和10-8.8/0.2mL)、ELD50值最高(分别为10-7.9/0.2mL和10-8.7/0.2mL),而且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也最短(分别为66.5,69h)。3#、12#还出现了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分别为0.238,0.437)和6周鸡静脉内接种指数(分别为0.34,0.51)。在8周龄SPF鸡人工感染排毒试验中3#和12#毒株的排毒量大,排毒时间也明显长于其他毒株(第2~9天)。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我国H9N2AIV不同毒株致病性有明显差异,呈多态性,致病性偏强的毒株造成鸡群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6.
新城疫(ND)流行与低抗体鸡的存在有密切关系。通常鸡群的抗体水平,随日龄增长和免疫次数增多而提高,但在每个日龄阶段中,总有一部分抗体价在1:8以下的低水平鸡群(见表)。这些鸡多半是出壳后未及时免疫的雏鸡,初次免疫一个月后的雏鸡,二次弱毒苗饮水或滴鼻一个月以上的小鸡或青年鸡,饮水二个月以上、肌注或气雾免疫三个月以上的开产鸡或六个月以上的青年鸡等。由于一部分低抗体雏鸡的存在,给  相似文献   
57.
用单抗介导的交叉ELISA对IBV毒株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针对IBV 3种结构蛋白的一组单抗(C1、C2、C3、J1、J2、J3)和6个不同血清型的IBV标准株(Gray株、Connectic株、Holte株、T株、M41株、Arkavas株)进行交叉ELISA试验,显示了6种不同的反应模式;与同一Mass血清型内M41、H52、H120 3毒株进行交叉ELISA反应显示出相同的反应模式;通过地方分离株和标准株与6株单抗的ELISA反应模式比较可将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西川等省22个地方株划分为7个不同的抗原群,其中M41抗原群占10株,其仍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流行型。根据两株中和单抗C2、J1与22个地方株ELISA反应结果,可将地方株分为三大类群,即与J1反应的M41类群,与C2反应的Y类群和J1、C2均不反应的第三类群,C2和J1两株中和单抗可与85%以上毒株发生反应,可为IBV制苗毒株的选择(M41和Y)提供参考依据,此种分型方法较传统的分型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8.
会讯     
河南省畜禽传染病防制研究会于1989年5月16日至18日在郑州市召升了第二次学术年会。代表来自全省34个单位,共59人。研究会会长尹凤阁教授致开幕词,并总结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  相似文献   
59.
RT-PCR和核酸探针在IBV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检测了3种毒株(H120株,M41株,HK株)在鸡胚中的繁殖动态及人工感染鸡和自然感鸡气管粘液及肾组织内的IBV.结果表明:在鸡胚中繁殖3种毒株IBV(H120,HK,M41),PCR最早检出时间为20~24h,克隆探针最早检出时间为24~30h;用克隆核酸探针检测人工感染鸡,12h后能从肾脏中检出病毒。对7只就诊鸡的病变肾脏进行杂交检测和PCR扩增,有5只均呈阳性反应。IBV分离株HK株与标准株M41株经PCR扩增、HaeⅢ和HindⅢ酶切及RFLP分析,表明其属同一马萨诸塞血清型。PCR和核酸杂交技术为生产上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和感染鸡组织中快速检测IBV病毒及诊断IBV的新方法,对IBV的血清定型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为了对近年从郑州郊区鸡群中分离到的1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in13株)进行定型鉴定,作者采用气管环(TOC)中和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单抗交叉ELISA、序列分析和免疫试验对其进行了研究。气管环(TOC)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表明Jin13病毒只与M41阳性血清反应,而与其它ND、EDS76、H9AI、IBD标准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序列分析证实该分离毒Jin13株是IBV。在交叉气管环(TOC)中和试验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中Jin13株与肾变型Y株不交叉(R≤0.25),而与马萨株血清型的M41株和H52株有明显交叉(0.25≤R≤0.8);单抗交叉ELISA结果显示Jin13株与针对M41株的J1单抗有很好的反应(≥640~1 280),而与针对肾变型Y株的单抗C2几乎不反应(≤40),这进一步证实了Jin13与呼吸型M41株、H52株属同一血清型。与M41株相比较,Jin13株S1氨基酸序列在第126,386,390,461位出现了突变,又在S1基因第1 166位出现一个新Aiu I酶切位点,是M41株的一个变异株。对Jin13株纯化后原代毒进行免疫效力检测证实其免疫原性优于M41株和H52株。Jin13毒株是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IBV地方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