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试验旨在克隆并表达中国荷斯坦奶牛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2,MD-2)基因,并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采用RT-PCR技术从中国荷斯坦奶牛外周血白细胞中扩增MD-2 cDNA,并将扩增产物与pMD20-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构建pET28a-MD-2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含有1个48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61个氨基酸;与黄牛、黑猩猩和小鼠MD-2的c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8%、77.02%、68.1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75%、65.00%和58.13%。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25 ku。说明本研究成功克隆并表达了中国荷斯坦奶牛MD-2 cDNA,为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为深入研究ITGB6亚基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得整合素β6基因(ITGB6)胞外区,然后将其重组到pET-32a(+)质粒中,经鉴定及序列分析确定获得了重组阳性克隆;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及蛋白纯化。[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在94 kD处出现特异性条带;对该融合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ITGB6蛋白抗血清,Western-blot分析表明抗血清可与原核表达的ITGB6蛋白特异性结合,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可达到1∶2 560。[结论]成功表达了牛的重组整合素β6基因。  相似文献   
73.
中国荷斯坦牛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荷斯坦牛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炎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奶牛乳腺炎抗性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巢式PCR、降落PCR和DNA测序等技术,研究分析771头牛SLC11A1基因外显子10、内含子9和11的基因多态性,采用SHEsis和PHASE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4个不连锁的SNPs,分别为内含子9的6 067(A/G)、6 358(C/T),外显子10的7 155(A/G)和内含子11的7 809(A/T);其中,6 067(A/G)、6 358(C/T)和7 809(A/T)为新SNPs。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LC11A1基因的6 358(C/T)和7 155(A/G)对SCS和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6 358(C/T)的CC基因型和7 155(A/G)的AA基因型是优良基因型;单倍型分析表明,群体中共发现16种单倍型组合,其中CAAA是优良的单倍型组合,其个体的SCS低、产奶量高。【结论】SLC11A1基因CAAA单倍型组合可能是奶牛SCS和产奶量的优良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乳腺炎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为提取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并测定多糖含量.采用超声波破碎菌液,用CTAB结合其中的多糖、CaCl2解离、乙醇沉淀等化学方法提取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得到荚膜多糖0.31 g,含量为65.06%.结果表明,成功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初步确定了粗提金黄色葡萄球茵荚膜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正>一、稻曲病该病也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花期侵染,病菌借气流传播,侵染正在扬花的水稻花器和幼颖,水稻扬花闭颖后,病菌一般不能再侵入,水稻扬花灌浆期开始见病症。幼穗形成至孕穗期如遇天气温暖多湿、日夜温差小的气侯条件,偏施氮肥,后期稻株"贪青",密穗型的品种皆有利发病。  相似文献   
77.
荷斯坦牛HSP70-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炎抗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SSCP和PCR-RFLP相结合的方法检测HSP70-1基因在253头中国荷斯坦牛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SC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SP70-1基因扩增片断的1 623 bp处产生G-A的突变,1 623bp处产生G-A-C的突变.两位点都是沉默突变,未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HSP70-1基因分别经EcoRⅡ、BglⅠ、FokⅠ消化后表现多态性.经χ2 适合性检验,中国荷斯坦牛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同时,群体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SCS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2 409位点基因型与SCS相关性不显著,1623位点与SCS相关性显著,CC型SCS指标显著低于AG、GG型(P<0.05),CC基因型可作为乳腺炎抗性的有利基因型,可将HSP70-1基因作为奶牛乳腺炎候选基因,将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为乳腺炎抗性牛群的选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荷斯坦牛TLR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炎抗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TLR2基因在297头中国荷斯坦牛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SC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LR2基因exon2扩增片断的109bp处产生C→A的突变,并导致天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TLR2基因exon2被EcoR V消化后表现多态性,表现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7845,而A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2155。经χ^2适合性检验,中国荷斯坦牛在该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同时,群体EcoR V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SCS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BB,AB型个体的SCS指标显著高于AA型(P〈0.05),AA基因型可作为乳腺炎抗性的有利基因型,可将TLR2作为奶牛乳腺炎候选基因,将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为乳腺炎抗性牛群的选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为深入研究牛场中普遍存在的持续性感染,探讨不同生物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转化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将致细胞病变型BVDV (CP型BVDV)和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 (NCP型BVDV)感染MDBK细胞,观察细胞变化,感染后12~72 h期间每间隔12 h收集1次细胞,同时对24、48 h收集的细胞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物型BVDV感染宿主细胞24 h后,与感染NCP型BVDV的细胞相比,感染CP型BVDV的MDBK细胞中上调差异表达的基因2 849个,下调差异表达的基因3 347个,48 h后,上调差异表达的基因2 933个,下调差异表达的基因2 831个。对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参与的分子功能主要有催化活性、结合活性、酶调节活性、分子转导活性和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自噬、细胞凋亡、免疫调节因子等相关的信号通路。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控制BVDV和研制其候选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为了对山杨的幼苗进行早期的性别鉴定,通过寻找与杨属性别染色体相关的分子标记,试着鉴定山杨的雌雄。采用SSR结合BSA技术对96个山杨个体(雌性各48个)进行性别差异标记的筛选,发现1对引物(BPCA90)在雄基因池扩增出差异条带。利用引物BPCA90检测待测样品的微卫星标记基因型,若检测得到长度约550 bp的单一片段为雄性,未检测到长度约550 bp的单一片段为雌性,从而完成对山杨的雌雄性别的鉴别。整个鉴定过程操作简单,方法鉴别率为100%,且得到条带结果清晰、鉴定过程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