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猪肌纤维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继英  王怀中  张印 《养猪》2004,(3):46-48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特性直接影响到猪肉的品质。现就猪肌纤维的组成、肌纤维的转化规律、肌纤维特性的各种影响因素、肌纤维与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间的关系及肌纤维的基因定位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2.
1 管涔林区林业现状与实施分类经营的重要性管涔林区建于 194 7年 ,下设 12个林场、1个自然保护区 ,辖区总面积 4 .4 9万 hm2 ,职工 116 5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 ,林区参加森林管护工作的有 5 35人 ,但由于天然林资源保护经费不足 ,林区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尽管上下共同努力 ,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但经济仍然十分困难。目前 ,管涔林区有林地面积 3.36万 hm2 ,其他林业用地 15 6 4 .8hm2 ,疏林地、灌木林地 1785 .4 hm2 。其森林资源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森林资源数量较多 ,但分布不均 ,森林主要集中在深山林场 ,浅…  相似文献   
133.
转基因动物制作及提高外源基因表达的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转基因新方法及技术路线,转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特点及提高转基因表达水平的策略等。  相似文献   
134.
利用山东地方黑猪莱芜猪为育种素材,采取常规继代选育技术,经过6个世代选育,培育出优质肉猪配套系专门化母本新品系。6世代与0世代比,初产母猪产活仔数提高1.64头、经产母猪提高1.04头;初产母猪70日龄育成仔猪数提高0.96头、经产母猪提高1.79头。瘦肉率提高2.74个百分点,肌内脂肪达7.70%。无应激敏感基因的阳性个体,肉质良好,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35.
鲁农Ⅱ号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鲁农Ⅱ号猪配套系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试验猪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30~100kg平均日增重830.48g,料重比2.86;屠宰体重101.07kg时胴体瘦肉率60.56%;肉质良好,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15、3.22,pH6.05,剪切力较小为37.64N,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2.99%;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400g、15.1640g、8.1310g,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76.0491%和40.7749%,肌肉营养价值较高;背最长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2800%、11.6567%、40.0867%和7.4167%。  相似文献   
136.
ZFD系是利用国外引进的丹系杜洛克猪为育种素材,采取常规继代选育与分子标记相结合的育种技术,经过5个世代选育,培育出的优质肉猪配套系专门化父本新品系。与0世代比,达100 kg体重为13.43 d,生长性状稳定提高;总产仔数初产提高0.91头,产活仔数提高0.81头;无应激敏感基因的阳性个体,肌内脂肪提高1.07个百分点,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聚肌胞(Poly I:C)是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的共聚物,能够模拟病毒感染后所形成的dsRNA,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利用Poly I:C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免疫刺激试验中Poly I:C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不同的Poly I:C免疫剂量和免疫刺激时间对猪PBMC各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Poly I:C进行免疫试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为利用Poly I:C进行RNA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调控机理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长白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分离的PBMC和1﹕5稀释的EDTA-抗凝血,设置Poly I:C浓度梯度(0、10、20和40 μg·mL-1)和不同的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4、8、12和24 h),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Poly I:C免疫刺激下机体激活或者诱导表达的主要细胞因子(IL6,IL8,TNFα,IL10,IRF3,IFNαIFNγ)和模式识别受体(TLR3TLR4)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利用Poly I:C对猪全血和PBMC进行免疫刺激试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结果】猪PBMC中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的表达量受Poly I:C浓度和免疫刺激时间的影响。各基因具有特征性的表达量变化曲线,达到最高表达变化倍数的浓度和体外培养时间各不相同。对于两个干扰素基因IFNαIFNγ,最高表达量出现在Poly I:C免疫刺激培养4 h,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而其他5个细胞因子(IL6,IL8,TNFα,IL10IRF3)和2个模式识别受体(TLR3TLR4)基因随着Poly I:C浓度的增加和免疫刺激时间的延长变化倍数逐渐增加,在Poly I:C浓度为20-40 μg·mL-1,免疫刺激时间为12-24 h达到最高表达量。但是,对于最高表达量出现在浓度20 μg·mL-1和培养时间12 h的基因,其在浓度为40 μg·mL-1和培养时间24 h表达变化量只有小幅下降。另外本研究还对比检测了1﹕5稀释血在Poly I:C免疫刺激下主要细胞因子和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全血中各细胞因子和受体的整体表达变化倍数比PBMC低很多,特别是对于IL6IL8这两个PBMC中表达变化很大的基因,全血中表达变化量不仅很小,而且变化趋势相反。相对于PBMC,稀释全血完整地保存了机体的原始状态,但是利用全血进行免疫试验的主要缺点是抗凝剂保留在全血中。研究中EDTAK2抗凝剂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为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但是钙离子是细胞的重要信号分子,钙离子与EDTA的结合对后续的细胞功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全血中的某些化合物与血浆蛋白的等成分可能参与免疫细胞对Poly I:C免疫刺激的调节,减少了对Poly I:C免疫刺激的应答。【结论】(1)综合分析所检测的细胞因子和受体的变化趋势,利用Poly I:C进行猪PBMC免疫刺激试验的最佳浓度和体外培养时间分别为20 μg·mL-1和24 h。(2)1﹕5稀释的EDTA-抗凝血对Poly I:C免疫反应反应小,与PBMC对Poly I:C免疫应答有不同的应答反应趋势。  相似文献   
138.
研究测定了长白猪屠宰后12 h肌肉p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2 h长白猪背最长肌pH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肌肉糖原和TBA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和糖原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乳酸和TBA含量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乳酸和TBA值影响极显著,对解冻失水率和糖原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2 h TBA值与糖原、乳酸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2(P<0.01)和0.355(P<0.01),pH与乳酸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99(P<0.01);4℃冷藏条件下,pH与滴水损失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0(P<0.01),其他相关性不显著;-20℃冷冻条件下,TBA与pH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4(P<0.01),TBA与解冻失水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56(P<0.05);pH与解冻失水率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2(P<0.01)。  相似文献   
139.
莱芜黑猪高繁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莱芜黑猪FSHβ、ESR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FSHβ亚基基因,AA基因型占绝对优势,且产仔数最高,但各基因型间的产仔数差异不显著.对于ESR基因,AA基因型占绝对优势,由于在被检测的样本中未检测出BB基因型,因此难以计算基因型的产仔数差异.对于PRLR基因,BB基因型频率占绝对优势,但AA基因型比BB基因型的初产仔数多1.94头,达到显著水平(P<0.05).FSHβ亚基基因和PRLR基因合并统计对产仔数的影响表明:AAAA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在育种实践中,选择AAAA合并基因型可进一步提高莱芜黑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0.
以莱芜猪为育种素材采用继代选育方法选育6个世代培育出了具有繁殖哺育率高、适应性抗逆性强和肉质优良的配套系专门化母本新品系ZML。窝均产仔(14.82±0.27)头,70日龄育成率90.90%,育肥猪肌内脂肪(9.78±1.74%)。筛选的"ZFD♂Х(ZFY系♂ХZML系♀)♀"配套系育肥猪日增重742 g,料重比2.99:1,胴体瘦肉率58.39±4.40%,肌内脂肪4.01%。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