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番茄刺皮瘿螨是近10多年来蔬菜生产上新发生为害的害螨。为研究该螨的预警技术,分析了上海市9年的测报调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出影响该螨发生的关键因子,即春番茄5月下旬的有螨株率、7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6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累计降雨量、累计雨日、累计日照时数等。以11月旬均有螨株率为年度定案因子,建立了数值化预测模型6个。其中,最佳模型预测的拟合正确率可达99%以上。进一步探讨了在有历史数据的条件下,仅以气象要素(与均值关系)建立预测模型、简化常规测报调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
研究测定了大莱二元母猪与鲁育大约克、长白猪杂种后代的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大莱猪的胴体性能较高,长大莱猪的肉品质较好。其中,大大莱猪胴体瘦肉率为58.93%,比长大莱提高10.15%(P0.05),平均背膘厚较薄,比长大莱降低20.19%;长大莱猪的屠宰率、眼肌面积、肉色、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较高,分别比大大莱猪提高0.88%、0.89%、3.50%、11.71%和16.84%;长大莱和大大莱猪的每100 g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及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干物质含量都以长大莱猪较高,分别比大大莱猪提高1.70%、1.83%、2.03%、0.09%、0.30%、4.64%、6.50%1、.15%和0.83%。  相似文献   
63.
研究测定了长白猪屠宰后12h肌肉pH的下降速度、极限值和肌间脂肪氧化速度,及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及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后0~5h长白猪肌肉pH值下降速度较快,9~12hTBA值变化速度较快。4℃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极显著,TBA值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TBA影响显著,对解冻失水率影响不显著。温度对pH值和TBA值的影响不明显,对滴水损失和解冻失水率有极显著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长白猪肌肉滴水损失和解冻失水率随pH升高而降低;-20℃条件下TBA值随pH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64.
研究测定ZFD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ZFD生长性能和饲料报酬较高,30~100kg日增体质量787.12g,料体质量比2.74:1。屠宰体质量102.68kg,胴体瘦肉率66.56%,肉色4.05分、大理石纹4.25分,pH6.58,肌内脂肪3.625%。每100g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的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都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后腿肉提高4.52%(P0.05)和16.66%(P0.01)、5.65%(P0.05)和17.68%(P0.01)、2.35%(P0.05)和13.65%(P0.01)、1.09%(P0.05)和0.86%(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以后腿肉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2.75%(P0.05)和0.52%(P0.05)。硬脂酸和油酸含量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棕榈酸含量背最长肌和后腿肉间差异显著,亚油酸含量背最长肌和腰大肌间差异显著。肌内脂肪以后腿肉含量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18.62%(P0.05)、160.61%(P0.05);肌肉蛋白质含量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和后腿肉提高6.12%(P0.05)、18.24%(P0.01);肌肉干物质含量以背最长肌最高,比腰大肌和后腿肉分别提高12.08%(P0.05)和8.57%(P0.05)。  相似文献   
65.
本实验旨在鲁莱黑猪群体中检测已报道的MYH3功能性突变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并分析该突变和MYH3基因外显子突变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联性,为鲁莱黑猪肉品质的分子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利用PCR-RFLP技术,对鲁莱黑猪MYH3功能性突变位点(XM_013981330.2:g.-1805_-1810del,chr12:553737...  相似文献   
66.
血多素(Gleptosil)是英国辉信氏(Fisons)药厂所生产,它是防治新生仔猪贫血的一种高效、用药简便、安全可靠的补血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杜洛克母猪分娩胎次、配种月份和分娩月份产仔数、仔猪初生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用以指导实际生产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母猪生产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3胎母猪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最高、1胎最低,死仔数以2胎最低、7胎最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配种月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活仔数以3月份配种最高、8月份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死仔数以2月份最少、5月份最多,且差异极显著(P<0.01);健仔数以3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初生窝重以2月份配种最高、8月份最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产仔月份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表现在:产活仔数以5月份产仔最高、11月份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产死仔数以6月份最低、2月份最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健仔数以5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重以6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8.
69.
莱芜猪和杜洛克猪H-FABP表达差异和肉质性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在体重100kg左右的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了H-FABP基因表达差异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的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MA的表达水平比杜洛克猪高38.60%,认为可能与莱芜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有关(P<0.01);H-FABP基因的背最长肌mRNA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pH值成正相关,与肌纤维直径成负相关,与大理石纹和肉色的相关关系两品种不一致。其中莱芜猪和杜洛克猪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363和0.943。对H-FABP基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肌内脂肪的提高,而且可提高肌肉pH值、降低肌纤维直径,全面改善肌肉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70.
为分析大约克猪肌糖原含量与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相关关系,将18头体重35 kg左右的大约克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体重达100 kg时屠宰,测定肌糖原、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肌糖原含量与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肌糖原含量与部分胴体性状相关性显著,与瘦肉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4(P〈0.05);与脂肪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20(P〈0.05)。肌糖原含量与部分肉质性状相关性显著,如与pH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3(P〈0.05),与其他肉质性状相关较弱。肌糖原含量与背最长肌甘氨酸和亚油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8(P〈0.01)和0.621(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