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挥发性脂肪酸和血清脑肠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2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肉鸡144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单笼饲养。将3个组的肉鸡转入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控制舱适应7 d。29日龄时开始正式试验,单个鸡笼饲养面积为0.64 m2,饲养密度分别设置为每笼6只(公母各占1/2,Ⅰ组)、每笼8只(公母各占1/2,Ⅱ组)和每笼10只(公母各占1/2,Ⅲ组),环境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60%,试验条件维持至试验结束,共计14 d。结果表明:1)偏热环境下Ⅱ组肉鸡盲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且Ⅰ组和Ⅱ组间比Ⅰ组和Ⅲ组间盲肠菌群相似性低;2)偏热环境下Ⅱ组饲养密度有利于盲肠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的定植;3)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盲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7天,偏热环境下Ⅱ组肉鸡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对肉鸡血清血管活性肽(VIP)和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偏热环境下饲养密度可改变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与结构以及血清脑肠肽5-HT的含量,但不影响盲肠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3.
为了更好地了解绿原酸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笔者查阅并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年动物生产上绿原酸相关文献,旨在为绿原酸进一步开发用作饲料添加剂或抗生素替代品提供参考。文章主要从绿原酸来源、吸收与代谢及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绿原酸来源广泛,可从杜仲科植物、菊科蒿属植物及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其吸收代谢主要取决于肠道菌群微生物丰富度;绿原酸通过发挥自身抗炎抑菌、抗氧化及调节脂类代谢等生物功能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动物免疫力、改善动物肠道屏障功能、提高体外受精率和保护精子质量。总之,绿原酸符合绿色添加剂开发趋势,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4.
畜禽受热应激刺激现象比较常见,畜禽热应激发生机制相当复杂,热应激对畜禽肠道损伤过程中脂多糖(LPS)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总结了LPS对畜禽机体的肠道损伤作用机制和营养调控研究进展,并对畜禽受热应激刺激时防控LPS损伤机体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疫区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和其免疫状态的关系 ,对疫区 13个蛋鸡场的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新城疫病毒阳性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 :ND抗体水平低于 6(log2 )与高于 6(log2 )的鸡的NDV阳性平均检测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强毒攻击时 ,ND抗体水平低于 6(log2 )与高于 6(log 2 )的鸡的发病率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这表明新城疫病毒易于突破新城疫抗体水平低的鸡体免疫系统并能增殖 ;还表明新城疫抗体水平高低仍能体现鸡群是否具有承受新城疫病毒攻击的能力和新城疫的体液免疫状态 ,但其起完全保护的阈值比人们以前所公认的完全保护阈值 3 (log2 )升高 ;新城疫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绝大多数鸡群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表现极不均匀 ;新城疫抗体水平只能表示鸡新城疫体液免疫状态 ,不能作为判断机体是否感染新城疫病毒的标准。  相似文献   
46.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就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种类和作用作了综述,并对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及加工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改善鸡舍环境质量和增强肉鸡抗病力的生态调控技术,试验通过在肉鸡饮水中添加复方中药和益生素,分析鸡舍空气氨气浓度、大肠杆菌数量及肉鸡小肠SIgA和盲肠中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并统计分析了肉鸡盲肠和舍内空气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肉鸡饮用复方中药和益生素后,鸡舍空气氨气浓度、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下降了6.2mg/m3、1.62此处是否确实单位(mg/m3),胸腺、法氏囊免疫指数、SIgA、盲肠内乳酸杆菌数量分别上升了0.71、0.68、0.35OD、1.45log CFU/g,上述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这表明复方中药和益生素联合应用可改善鸡舍环境质量和增强肉鸡抗病力,从鸡舍空气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及其对鸡舍空气的污染程度与肉鸡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48.
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检测结果在临床防治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玉祥  李存  崔岩 《中国家禽》2005,27(1):32-33
随集约化养鸡业快速发展和禽病防治技术的不断提高,不论畜牧兽医研究者还是养鸡户对禽病检测技术越来越重视。目前鸡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养殖户仅仅是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来选择鸡群的新城疫疫苗接种时间。若对鸡新城疫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结果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恰当地根据被检鸡群的血凝抑制检测结果,采取系统合理的防治措施,往往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9.
甜叶菊绿原酸增强大肠杆菌感染蛋雏鸡免疫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评价甜叶菊绿原酸增强人工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蛋雏鸡免疫力的作用效果,为功能性抗生素替代品研发提供基础参数支持。本试验随机将1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健康海兰蛋鸡360只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0)、1.0 g·L-1杜仲素+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D1)、1.0 g·L-1甜叶菊绿原酸+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1)、2.0 g·L-1甜叶菊绿原酸+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2)、4.0 g·L-1甜叶菊绿原酸+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4),预饲7 d后开始正式试验。第7天时将大肠杆菌O78通过腹气囊感染蛋雏鸡,饮水投喂药物,每天1次,连用3 d。随后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IgM、IgA、TNF-α水平;RT-qPCR检测空肠和回肠IL-1β、IL-2、TNF-αClaudin-1和ZO-1基因表达;高通量测序分析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种类。结果显示:1)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显著增加了蛋雏鸡死亡率(P<0.05),而甜叶菊绿原酸处理组(EC2、EC4)蛋雏鸡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2)甜叶菊绿原酸对大肠杆菌O78感染蛋雏鸡血清IgA和IgM含量有提高趋势,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其中EC1、EC2、EC4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EC2显著降低大肠杆菌O78感染蛋雏鸡回肠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2、TNF-α的基因表达(P<0.05)。3)甜叶菊绿原酸可促进蛋雏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改善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对肠道屏障的损伤。4)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导致鸡肠道特有OTUs增加,增加肠道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而甜叶菊绿原酸处理组(EC2)蛋雏鸡盲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甜叶菊绿原酸可增强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蛋雏鸡机体的免疫功能,抵御大肠杆菌O78对蛋雏鸡的侵袭,其中应用剂量为2.0 g·L-1甜叶菊绿原酸的效果较好。这预示绿原酸具有抗生素替代品的功效,其对大肠杆菌感染蛋雏鸡机体免疫力的积极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相关基因和维持盲肠微生物菌群稳态达到的,但其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用SDS-ProteinaseK消化EDSV抗原-抗体复合物,苯酚-氯仿抽提DNA,得到了完整的EDSV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BalⅠ、BalⅡ、BamHⅠ、ClaⅠ、EcoRⅠ、HindⅢ、HpaⅠ、KpnⅠ、PstⅠ、PvuⅡ、SalⅠ、SmalⅠ、XbaⅠ酶切及EcoRⅠ BamHⅠ双酶切消化,对EDSV分离株Hd1的DNA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Hd1与标准株AV127DNA各酶切片段数及各片段的相对分子量(kb)未见差异,说明分离株Hd1和标准株AV127属于同一基因型。将EcoRⅠ BamHⅠ双酶切得到的7个片段,与双酶切线性化的pUC19载体质粒连接,转化E.coliDH5α,克隆了其中的5个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