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YC)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选取2 304只210日龄的罗曼褐产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92只产蛋鸡。对照组(YC0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YC0.2组、YC0.4组和YC0.6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4%和0.6%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YC0.4组和YC0.6组平均蛋重显著增加(P0.05),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YC0.2组、YC0.4组和YC0.6组软蛋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YC0.4组和YC0.6组蛋壳厚度显著增大(P0.05);YC0.2组、YC0.4组和YC0.6组蛋黄颜色的亮度值显著降低(P0.05),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YC0.6组蛋黄颜色的红度值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9周,YC0.2组、YC0.4组和YC0.6组的蛋壳表面大肠菌群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3、6周,YC0.4组蛋壳表面细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4)对照组组相比,YC0.6组粗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YC0.2组、YC0.4组和YC0.6组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4%和0.6%的酵母培养物能够改善产蛋鸡蛋品质,提高饲料消化率;饲粮添加0.2%、0.4%和0.6%酵母培养物均能够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抑制盲肠中沙门氏菌的产生。综合考虑,产蛋鸡饲粮中酵母培养物适宜添加量为0.4%。  相似文献   
22.
文中分析比较了三种油脂中苯并(a)芘含量的测定方法,其中GB/T22509—2008《动植物油脂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安全性高、可行性强。本试验对该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加以优化后,用以测定饲料用混合油脂中苯并(a)芘的残留。标准品苯并(a)芘在0.5~20μg/l范围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445 6X+0.004 1,R2=0.999 5。油脂样品添加苯并(a)芘10μg/kg水平时的平均回收率为102.2%(N=5,RSD=2.3%);添加5μg/kg水平时的平均回收率为95.5%(N=5,RSD=4.2%)。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性好、分析准确度高,非常适合用以评价油脂中苯并(a)芘的残留情况。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我国饲料级混合油中苯并(a)芘都有检出而且含量高于美国进口饲料级混合油,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3.
豆粕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核酸和蛋白质两个角度对转基因豆粕及大豆原料进行了检测方法上的研究。设计并合成引物对转基因豆粕的内源基因lectin、CaMV35S启动子基因、NOS终止子和Cp4-epsps基因进行检测。应用ELISA的方法对不同含量的转基因蛋白及转基因豆粕进行检测,其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0.25%,但ELISA不适用于加工产品转基因成分的检测。Western杂交检测转基因豆粕及大豆,其检测极限达到0.5%。对于豆粕这样的加工产品,检测蛋白质及核酸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4.
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问题与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深入了解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阐述了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国外农产品质量标准的通行做法,最后对如何构建我国饲料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提高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程序,提高标准制定修订工作质量,推进饲料工业标准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蒙脱石及其改性产品控制霉菌毒素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加重了饲料及其原料霉菌的污染。霉菌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物即霉菌毒素。一直以来,人们对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焦点集中在有强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然而近几年来其他霉菌毒素,如单端孢霉烯类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日益加重,随之引起的动物中毒问题也大大增加。动物疾病的爆发,免疫功能的低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粉碎粒度与破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对照组饲粮中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分别为4.0和8.0 mm,试验组饲粮中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进行破碎,碟盘间隙分别为0.3、0.7、1.1和1.5 mm。选取3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6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进行养殖试验,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玉米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粉碎机筛片孔径或碟盘间隙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玉米破碎组蛋鸡的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粉碎组。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粉碎后,筛片孔径8.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980.00μm)蛋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4.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991.67μm)(P0.05),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后,碟盘间隙0.7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μm)蛋鸡生产性能优于其他各组,且产蛋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8.0 mm组(P0.05),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针对蛋鸡饲料,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优于锤片粉碎机粉碎,碟盘间隙0.7 mm(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μm)时,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最佳。  相似文献   
27.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鲟对饲料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耐受剂量。在基础饲料黄曲霉毒素B1含量<10.00μg/kg条件下,分别添加0(对照)、0.5%、1.0%、2.5%和5.0%蒙脱石(国产饲料级改性蒙脱石,纯度≥99%),配制5种试验饲料。试验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45.10±0.12)g的杂交鲟6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每组杂交鲟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70 d,通过检测试验鱼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肠道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确定杂交鲟对饲料中蒙脱石的耐受剂量。结果表明:添加0.5%和2.5%蒙脱石显著降低了杂交鲟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P<0.05),添加5.0%蒙脱石显著提高了杂交鲟的肝体比(P<0.05),添加1.0%蒙脱石对杂交鲟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不断升高,除0.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3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比值持续走高,从1.09上升到2.00。全血呼吸爆发(RB)水平以1.0%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0%和5.0%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略高于0.5%组(P>0.05)。肠道和肝脏组织切片显示,蒙脱石添加水平≥2.5%时会对杂交鲟肠道和肝脏组织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建议杂交鲟饲料中本受试蒙脱石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水平应大于0.5%且小于2.5%,即杂交鲟对本受试蒙脱石的耐受剂量介于0.5%与2.5%之间。  相似文献   
28.
29.
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使用时,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不会通过动物消费饲料转移至食品中,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饲料安全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由饲料的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已是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饲料安全就是食品安全",为此世界各国都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对饲料质量安全非常重视,相继出台诸多的与饲料安全相关的法规。本文我们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水产饲料安全评价基地的薛敏博士以《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为题介绍我国关于饲料安全的法规与标准,解读了这些法规和标准在饲料管理和生产中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同时也介绍了欧盟、美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关于饲料安全方面的规定,特别比较了我国与其它一些国家的标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信一定会给业界人士以启迪。提高饲料安全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坚决贯彻执行现有的法律和标准,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0.
芽孢杆菌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随之出现的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 ,表现为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药物在动物产品中残留 ,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 ,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酶制剂、酸制剂等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近年来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热点 ,其中益生菌备受关注。作为益生菌的一种 ,芽孢杆菌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是畜牧业科研和生产人员所关注的焦点。1 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芽孢杆菌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细菌之一 ,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土壤、水体和食品等。芽孢杆菌特征是细胞内产生圆形、椭圆形或柱状的、高光学反射性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