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蓖麻粕是蓖麻籽榨油后的副产物 ,蛋白质含量较高 ,但由于含有毒蛋白、变应原、蓖麻碱等毒素 ,使其不能用于饲料中。蓖麻粕经过脱毒处理后其毒素含量降低 ,在畜禽饲料中可适量添加。为了解其有效能值、氨基酸含量及消化率 ,我们采样对脱毒蓖麻粕进行了鸡表观代谢能、猪表观消化能及氨基酸表观利用率的研究 ,为脱毒蓖麻粕在畜禽饲料中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用脱毒蓖麻粕为采用加热及添加脱毒剂脱毒的蓖麻粕。选用体重 1 8~ 2 5kg的健康成年公鸡 ,体重 30~ 6 0kg的健康去势公猪 ,按《鸡饲料表观代谢能测定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基因作为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来检测EPOR基因第4内含子C\T突变多态性,研究此位点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长白猪和大白猪中存在AA、AB和BB共3种基因型,在2个群体中处于中度多态。利用SAS 8.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初生重(WB)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B、AA基因型个体(P<0.05);经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均表现为正效应。大白猪初产母猪BB基因型个体的TNB、NBA和WB都高于AA型和AB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产母猪AB基因型个体的WB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B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TNB、NBA和WB都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
畜禽饲料中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意义、作用机理、使用效果、影响因素,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丹参提取剩余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3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3、4为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5%和1%丹参提取剩余物的试验组。试验第21、42日龄,空腹称重,统计耗料量,计算生产性能;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0.3%、0.5%和1%丹参提取剩余物对于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0.3%丹参提取剩余物对于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0.5%丹参提取剩余物对于肉仔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1%丹参提取剩余物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丹参提取剩余物可以提高肉仔鸡的抗氧化能力,其中添加比例为1%时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L-茶氨酸对氧化应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二因素设计,160头断奶仔猪(7.53kg±0.51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1组(日粮中不添加L-茶氨酸,腹腔注射5mL生理盐水);2组(日粮中不添加L-茶氨酸,腹腔注射8 mg/kg体重敌快死);3组(日粮中添加1 000mg/kg L-茶氨酸,腹腔注射5mL生理盐水);4组(日粮中添加1 000mg/kg L-茶氨酸,腹腔注射8mg/kg体重敌快死)。预试期7d,正试期28d。结果显示:(1)与1组相比,2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而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与2组相比,4组仔猪ADG显著增加(P0.05)。(2)与1组相比,2组仔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而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3组仔猪血清MDA显著降低,而T-AOC显著增加(P0.05);与2组相比,4组仔猪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而T-AOC和GSH-Px活性显著上升(P0.05)。(3)与1组相比,2组仔猪血清IgA、IgG、IL-2、IL-4水平显著增加,C3和C4水平显著下降(P0.05),3组仔猪血清IgA、IgG和IL-4水平显著降低,而C3和C4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2组相比,4组仔猪血清IgA、IgG、IL-2、IL-4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C3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注射敌快死可引发仔猪氧化应激,造成生长性能下降、体液免疫能力下降;日粮中添加1 000mg/kg L-茶氨酸可缓解仔猪氧化损伤,提高氧化应激仔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温度对高温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泌乳后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分为4组,试验组A、B、C三组饮水温度分别为22、24、26℃,D组为对照组,饮水温度28℃,试验期49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组相比:①饮用22、24、26℃的水对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②饮用22℃的水可使干物质采食量提高5.14%(P<0.05),而饮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饮用24、26℃的水不影响干物质采食量和饮水量(P>0.05);③饮用22℃的水可使产奶量提高6.38%(P<0.05);饮用24、26℃的水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饮用22、24、26℃的水对乳成分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④饮用22、24、26℃的水对奶牛血清中常量矿物元素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试验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夏季给奶牛饮用22℃的水有助于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拟饲料标准及高温高湿贮存条件的方法,比较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变化.将饲料在设定条件下存放8周,利用国标检测方法每周检测1次,结果表明,肥育猪用浓缩料在相对湿度<67%和温度(22±2)℃的标准贮存条件下,2个月内霉茵毒素含量变化较小,饲料在相对湿度为(80±2)%和温度为(30±2)℃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35 d,黄曲霉毒素BJ含量为20.8 μg/kg,超过浓缩料毒素限量标准20μg/kg;存放56 d,赭曲霉毒素A含量为52.1 μg/kg,未超过标准限量100 μg/kg,因为赭曲霉增长速度比黄曲霉增长速度快,所以只要有一种霉菌毒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此饲料就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9.
水在奶牛机体代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水在奶牛体内的代谢特征,影响奶牛饮水量的因素,奶牛饮用水的水质及饮水量的计算,总结了奶牛饲养过程中有关饮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的转群时间及转群前后喷洒精油对仔猪断奶应激的影响,优化仔猪断奶转群模式,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体重(7.00±0.5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采用2×2两因素试验设计,分别探讨不同转群时间(08:00、20:00)及是否喷洒精油(喷洒、不喷洒)对断奶仔猪腹泻率、死亡率、血液生化指标、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群后1、8、24 h,各试验组仔猪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转群后1和8 h,晚上转群组仔猪血糖(GLU)含量低于早上转群理组,喷洒精油后GLU进一步降低;仔猪转群后1、8、24 h,各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皮质醇(COR)和丙二醛(MDA)水平随转群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转群后1和8 h,喷洒精油的两组仔猪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不喷组(P<0.05),24 h后血清COR水平显著下降(P<0.05);转群后1、8、24 h,各处理组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转群后1和24 h,早上转群但不喷洒精油组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晚上转群且不喷洒精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喷洒精油后,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晚上转群且喷洒精油组仔猪血清IL-10水平最低。综上所述,晚上转群对断奶仔猪的应激程度小于早上转群,喷洒精油能进一步缓解应激,晚上转群并喷洒精油是减少仔猪断奶转群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