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21.
鸭大肠杆菌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并且流行于全世界养鸭国家及地区,常见报道大肠杆菌病多发于2~6周龄雏鸭,发病率30%~60%,死亡率5%~40%.2005年11月,武汉市城郊养殖户刘某饲养的樱桃谷雏鸭在第2周内发病死亡严重,我们经现场调查及送检,对病鸭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生化试验,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建立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的特点,可同时定量检测奶牛粪污中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喹噁啉的残留。采用C18色谱柱(500 mm×4.6 nm, 5μm),以0.3%的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在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条件下,5种抗生素均能达到基线分离;3倍信噪比下,5种抗生素的检出限均为20μg/kg。在加标浓度50μg/kg条件下,奶牛粪污样品经前处理、MCX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后,五种磺胺类抗生素回收率达到75%~80%,相对标准偏差为2.8%~3.9%。此方法检测了某规模化奶牛场粪污中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结果显示,磺胺嘧啶的浓度范围在45~50μg/kg,其他抗生素无检出。  相似文献   
23.
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2型圆环病毒是引起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先天性震颤等多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且能诱发多种病毒和(或)细菌混合及继发感染,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这些与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分别作简要概述,并从疫苗免疫和饲养管理方面强调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奶牛性控冻精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将奶牛精液中的XY精子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来的可以由人们自由控制遗传性别的精液进行冷冻而获得的单性精液。为了提高奶牛性控冻精的受胎率及使用效率,我们对武汉金旭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71头自然发情奶牛进行了性控冻精在不同时间输精效果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鸭防御素的真核表达,人工合成了鸭防御素AvBD2、AvBD10和AvBD12基因,并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DoubleEx-EGFP-flag-N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后,分别转染HEK293细胞进行表达,用RT-PCR和Westem-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酶切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成功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中;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K293细胞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荧光蛋白表达;RT-PCR能检测到目的基因mRNA,但Western-blot没有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条带。  相似文献   
26.
在武汉地区夏季用32头健康泌乳牛进行饲喂脲酶抑制剂预混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预混料的试验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14.88kg/头;未添加饲喂的对照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13.59kg/头,前者比后者提高产奶量9.5%,差异显著(P<0.05)。两者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盈利1.91元/d,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7.
通过屠宰测定对42、56、70、90日龄的黑羽肉鸭消化器官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母鸭胰腺、肌腺胃、心、肝重均随着日龄的增加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公鸭的心重与体重之比在70日龄最高,母鸭在56日龄最高;公鸭的肝重与体重之比在42日龄最高,母鸭的肝重与体重之比在56日龄最高;公、母鸭胰腺重与体重之比均在70日龄最高;公鸭肌腺胃重与体重之比在42日龄时最高,母鸭肌腺胃重与体重之比在70日龄最高,表明肝、胰腺、肌腺胃在56~70日龄基本生长成熟。56日龄后,公、母鸭食道长、小肠长、盲肠长、直肠长等指标不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表明56日龄时其消化道已生长成熟。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乳品中内毒素的浓度范围,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牛奶样品中内毒素的浓度和细菌总数,分析了牛奶中内毒素的浓度及其与细菌污染的关系,并对来自牛场的107份鲜奶样品和市售的乳制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鲎试剂检测法可用于牛奶内毒素的检测,但不能用于判断牛奶中细菌含量的高低;85.1%(87/107)的鲜奶样品的内毒素浓度低于300EU/mL,5.6%(6/107)的鲜奶样品内毒素浓度超过500EU/mL;不同厂家、不同类别的乳制品内毒素浓度差异较大。本研究为奶制品的安全检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
对我国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为当今世界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食品医药、畜牧兽医等研究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动物伦理和福利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动物伦理的基本内涵、我国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提出加强制度保障和贯彻落实"3R"原则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牛蒡子粉在仔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仔猪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规律,为新兽药的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选取健康仔猪8头(30.0±5.0kg),以1.0g/kg.bw的牛蒡子粉灌胃给药,不同时间点前腔静脉采血,采用HPLC法对猪血浆中牛蒡苷元的浓度进行分析。牛蒡子粉灌胃给药后,符合有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为0.274±0.102 h,分布半衰期(t1/2α)1.435±0.725h;消除半衰期(t1/2β)63.467±29.115 h;表观分布容积(Vd)1.680±0.402 L/kg;清除率(CLb)0.076±0.028L/(h.kg);达峰时间(tmax)为0.853±0.211 h,峰浓度(cmax)为0.430±0.035μg /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4.672±4.813μg.h/mL。试验表明:牛蒡子粉口灌后在仔猪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代谢消除缓慢,能够较长时间发挥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