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鸡胚孵化的 19期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酶解离两种方法分离生殖嵴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PGCs)。探索在生殖嵴中PGCs分离、培养的适宜方法 ,以获得较多数量 ,较高活力的PGCs作介导生产转基因鸡。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 ,台盼兰染色比较存活时间 ,PAS特异染色法识别鉴定PGCs。结果表明两种分离方法均能分离到一定数量的PGCs细胞。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 ,酶解离法分离到的PGCs的相对数量较多 ,存活时间较长 ,是一种较可行的分离方法。在鸡胚孵化的第 19期 ,PGCs大量聚集在肢体后端的生殖嵴原基处 ,此时的生殖嵴大小已达一定程度 ,分离其中的PGCs操作简便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提取出的PGCs为转基因鸡的生产提供了介导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文昌鸡开产性状和开产前后(15、20和25周龄)NPY基因在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根据文昌鸡各生长阶段能量需要量的95%、100%、105%分别设置为低(Ⅰ)、中(Ⅱ)、高(Ⅲ)3个能量组进行饲养,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并准确记录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同时运用RT-PCR...  相似文献   
13.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第19期(孵化72h)和第28期(孵化132h)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应用不同的冷冻保护剂和平衡方法进行冷冻保存。PGCs解冻后用D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并采用苔盼蓝染色法鉴定复苏后PGCs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①从第19期或第28期性腺中获取的PGCs在同一种冷冻保护剂下,平衡方法对PGCs的存活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平衡方法1的冷冻保护效果优于平衡方法2。②采用相同的平衡方法,冷冻保护剂C的冻存效果与其他保护剂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冷冻保护剂E和F对PGCs的冻存效果次之,冷冻保护剂A、B和D对PGCs的冻存效果最差。复苏后PGCs进行体外培养.其存活时间与分离后PGCs直接培养相比未出现显著缩短现象。  相似文献   
14.
良好、严格的卫生环境对雏鸡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应做到鸡舍干净、无污染、设备齐全,确保雏鸡引进之前对鸡舍进行维修。饲养人员应尽可能清除鸡舍内的粪便、羽毛和其他垃圾。对鸡舍应粉刷、灭菌和消毒。灭菌和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孵化厂,或生产者和鸡群管理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所有鸡舍表面都应全面清洗干净。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可能彻底清洗所有鸡舍表面,则应用甲苯酚混合  相似文献   
15.
文昌鸡生长模型拟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旨在通过生长曲线的拟合来了解文昌鸡生长发育的规律。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公母文昌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文昌鸡生长曲线,但是Gompertz模型在公母鸡上拟合效果均最佳。公母鸡在4周前生长较一致,4周后,公鸡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母鸡。运用3种模型对文昌鸡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对及时了解文昌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表达序列标签(EST)是在生物体中表达基因的一段cDNA序列,它已成为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序列分析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EST的制备方法,EST数据库,同时分析了EST在应用中应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及存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第14期(孵化53h)血液、第19期(孵化72h)和第28期(孵化132h)性腺中的PGCs.以比较这3个时期的PGCs在相同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存活时间的差别。培养基为TCM-199,添加10%的小牛血清,不添加其他的细胞因子,培养后采用台盼蓝染色,以比较其在这种培养液中存活时间的差别。结果发现,第14期提取的PGCs存活时间最短,第19期的最长,第28期的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不同饲养方式对鸡肉品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试验以快速型、中速型、优质型 3种青脚麻鸡商品代为试验材料 ,分别在笼养、平养和放养 3种方式下饲养 84d ,测定其常规肉品质和部分屠宰性能。结果表明 :(1)鸡种对肉pH值、胸肌率、半净膛率影响显著 (P <0 .0 5 ) ,对嫩度、活重、全净膛率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2 )饲养方式不同对肉色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嫩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而对pH值和失水率影响不显著 (P >0 .0 5 )。在屠宰性能方面平养鸡的肉用性能整体较高 ,笼养鸡次之 ,放养鸡最差。 (3)性别对活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失水率、pH值、嫩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11个地方鸡品种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国部分地方鸡品种的体尺性状、屠宰性状、产蛋性状和生态性状等4组性状间的17个变量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间、体尺性状与生态性状间以及屠宰性状与生态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信息的38.17%、42.73%和42.13%,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97和0.998;体尺性状与产蛋性状间和产蛋性状与生态性状间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信息的42.55%和66.79%,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和0.984。研究结果对于鸡的遗传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鸡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冷冻保存和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第19期(孵化72h)鸡受精蛋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用不同的冷冻保护液对PGCs采用提纯后直接冷冻保存和在培养体系中培养24h后再进行冷冻保存,7d后复苏,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其存活率,并用PAS染色对冷冻后的PGCs进行特异性鉴定。复苏后的PGCs在培养体系中培养5d后,更换为培养体系继续培养,进行体外分化试验。结果如下分离后直接进行冷冻保存的PGCs复苏后存活率最高为(85.93±1.24)%;复苏后的PGCs在培养体系中培养48h后进行了PAS染色鉴定,结果PGCs呈PAS阳性(细胞核不着色,细胞质呈红色),表明PGCs的染色特性没有因冷冻保存和体外培养而发生改变;复苏后的PGCs在培养体系中培养可形成细胞克隆,当把PGCs更换到培养体系培养5d后,PGCs克隆有的仍保持克隆状态,但体积缩小,克隆中细胞排列紧密,颜色较深,有的克隆由鸟巢状变为不规则形,且在克隆周围形成类神经细胞样细胞。而经体外培养后再进行冷冻保存的PGCs,复苏后存活率最高为(42.26±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