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01.
利用原代肝细胞培养技术测定了塞曼特罗 (Cimaterol,CIM,1× 10 - 6 m ol)对大鼠肝细胞氮代谢和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 6 - P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CIM可影响大鼠肝细胞中尿素氮的浓度 ,与对照组相比 ,CIM试验组培养液中尿素氮水平下降了 2 3.87% (P<0 .0 5 ) ,且 CIM的这种作用可被 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PRO,1× 10 - 6 m ol)所阻断。CIM也可增加 3H-亮氨酸掺入肝细胞的量 ,与对照组相比 ,其幅度提高了 19.77% (P<0 .0 5 ) ;同样 ,PRO可抑制这种作用。CIM还具有增加大鼠肝细胞产生 IGF- 的趋势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影响 (P>0 .0 5 )。CIM对大鼠肝细胞G- 6 - PDH活性有显著影响 ,试验组肝细胞中 G- 6 - PDH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 4 3.36 % (P<0 .0 5 ) ;CIM引起的肝细胞 G- 6 - PDH活性下降的作用也可被 PRO所阻断。结果提示 ,CIM可通过增强大鼠肝细胞氮素的保留和蛋白质的合成 ,以及通过抑制肝细胞 G- 6 - PDH活性 ,影响脂肪代谢 ,从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2.
半胱胺对鹅胰液分泌及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装有胰腺 -十二指肠长久性瘘管的成年鹅 12只 ,圈养 ,夜间 (2 0 :0 0~次日 8:0 0 )禁食 ,随意饮水。试验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试验期在日粮中一次性添加半胱胺 (每千克体重 10 0 mg) ,连续计量 3d对照期和 8d试验期胰液分泌速率 ,并测定其中胰淀粉酶活性。结果 :添加半胱胺后 ,胰液连续 7d的分泌速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期 ,幅度为 71.2 8%~399.77%,其中白天升高 40 .80 %~ 45 6 .0 9%,夜间升高 143.74%~ 311.42 %;第 1天的单位容积胰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期 ,而从第 4天起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期 ,且白天的变化幅度大于夜间 ;每小时胰液中的胰淀粉酶总活性在第1~ 4天显著高于对照 (P<0 .0 1) ,且白天增加的幅度大于夜间。以上结果提示 ,半胱胺能促进鹅胰液的分泌 ,增加胰淀粉酶的分泌总量 ,从而提高鹅对饲料中淀粉的消化能力 ,满足机体在半胱胺调节下快速生长时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103.
调节性T细胞是机体内存在的一群具有免疫抑制性作用的细胞,对于维护机体免疫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关于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很多,但其在体内如何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仍不清楚。随着对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以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不同类型的肿瘤内对疾病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同时通过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筛选出了一批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如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开发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粗酶制剂对鹅胰液和十二指肠食糜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只装有胰腺-十二指肠长久性瘘管的成年鹅,饲以大麦(占45%)基础日粮。圈养,20:00-8:00禁食,随意饮水。实验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试验期在日粮中添加0.1%的粗酶制剂,并收集胰液及十二指肠食糜。试验期与对照期相比较:①胰液分泌速率降低了17.67%(P>0.05),其中白天降低43.28%(P<0.05),夜间增高了30.88%(P<0.05);②胰蛋白酶活性升高了77.32%(P<0.01),胰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了34.07%(P<0.01),而胰脂肪酶的活性变化不大;③胰蛋白酶的总活性提高了48.37%(P<0.01),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总活性分别降低了21.58%(P<0.05)和46.24%(P<0.04);④十二指肠食糜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8.91%(P<0.01)和45.83%(P<0.01),淀粉酶活性则有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提示,体液性调节对鹅胰液分泌具有重要的作用;外源酶与内源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十二指肠食糜的酶活性,协调化学性消化机能,以利于提高机体对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5.
大豆黄酮对荷斯坦牛围产期血液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2头初产乳荷斯坦牛 ,自身对照。试验组于预产期前 10d添喂大豆黄酮 80mg/d·头 ,在添喂后的第 7d、产后第 3,10和 17d采取血样 ,测定血浆中葡萄糖、尿素氮、谷丙转氨酶 (GPT)和胆固醇的含量。结果表明 :①血糖水平在添喂大豆黄酮后第 7d、产后第 3,10和 17d均显著低于 (P <0 .0 1)对照期 (饲喂前 ) ;②血浆总胆固醇在产后第 3d比对照组低 18.2 4 % (P <0 .0 5 ) ,而在产后第 17d时较对照高 34.2 2 % (P <0 .0 1) ;③尿素氮含量在添喂后第7d较对照高 14 .0 1% (P <0 .0 5 ) ,而在产后第 3,10d却比对照组低 14 .75 % (P <0 .0 5 )和 10 .10 % (P <0 .0 5 ) ;产后第17d略有回升 ;④GPT的活力于添喂大豆黄酮后第 7d较对照期高 71.31% (P <0 .0 1) ,在产后第 3d和 10d的GPT活力却显著低于 (P <0 .0 5 )对照期 ,分别为 14 .98%和 9.4 8% ,至第 17d却高于对照 8.74 %。以上结果提示 :大豆黄酮能影响乳牛围产期的糖、脂和蛋白质代谢 ,促进了营养物质的转化 ,加强了机体蛋白质的合成 ,以适应机体泌乳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6.
植酸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酸酶特性及其应用效益 1.1植酸和植酸酶 植酸(Phytate),是由肌醇与磷酸根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在单子叶植物(玉米等)主要存在于糊粉层,而双子叶植物(大豆等)则主要存在于蛋白体内。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以禾谷籽实的外层(如麦麸、米糠)中含量尤其高,豆类、棉籽、油菜籽及其饼粕中也有较高含量。  相似文献   
107.
6 头装有颈静脉插管的成年湖羊,雌雄各半,按性别分组,间隔 15 min 连续采取 3 h 的血样,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性别湖羊生长激素的分泌特点.结果显示:成年湖羊的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与雌性相比,雄性湖羊生长激素的总体水平高 179.60%(P<0.01),基线水平高 124.84%(P<0.01),峰强度高 272.80%(P<0.01),3 h 峰频率则高一倍(P<0.01)、而峰持续时间基本不变.以上结果表明:湖羊生长激素的分泌有性别的差异,雄性湖羊生长激素分泌的量比雌性湖羊生长激素分泌的量高.  相似文献   
108.
通过5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 ,观察一种含铵的工业废液(ISCA)作为非蛋白氮饲料对瘤胃糖代谢的影响。采用自身对照 ,测定了添喂ISCA前后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pH值、温度及饲草中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失率等指标 ,并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 ,每只羊日添喂ISCA100ml,除饲后2小时试验期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期(P<0.05)外 ,上述各指标两期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 :ISCA对瘤胃糖类的降解与发酵过程及瘤胃内环境无不良影响 ,对消化道粘膜上皮和各主要实质脏器无毒副作用和直接损害  相似文献   
109.
为进一步给肾上腺皮质机能的研究提供资料,笔者对去肾上腺大白鼠给予糖皮质激素,抽取血液,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大白鼠血清,获得5条区带,分别为白蛋白、α_1球蛋白、α_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并用费林—吴宪氏法测定了大白鼠的血糖;同时进行了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去肾上腺大白鼠血清蛋白含量中的白蛋白下降,α球蛋白有升高的趋势,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基本无变化;血糖含量显著下降;血液中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嗜酸性白细胞略有增加。给予糖皮质激素后,血清蛋白质含量中白蛋白升高,α球蛋白有升高趋势,β球蛋白降低;γ球蛋白下降;血糖含量升高;血液中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110.
作者在不同季节对某市奶牛场的泌乳奶牛以CMT法进行乳汁检查,同时取新鲜乳样分离出乳清,并用醛酸纤维薄膜电泳,获4条区带;血清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将各区带的蛋白质相对丰分含量按CMT法的结果分成5组(一、±、+、++、+++),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乳房炎性程度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β免疫球蛋白有升高的趋势(P<0.01)。另外,对各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