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9篇
  26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91.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CGMCC 1.921对蛋鸡生产性能、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选用27周龄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1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2~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05、1.0×106、1.0×107和1.0×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CGMCC 1.921。试验期24周。结果表明:各组产蛋率、采食量、蛋重、只产蛋量及死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2、4、5组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CGMCC 1.921显著升高了血清葡萄糖含量(第2、3、12、16、20周)(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含量(第2、3、8、12周)(P0.05);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CGMCC 1.921显著提高了血液白细胞(第1、3、4、8、12、16、20、24周)和淋巴细胞数目(第2、3、4、8、12、16、20、24周)(P0.05),显著升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第1、4周)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第2、4、8、16周)(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CGMCC 1.921降低了料蛋比,对血清葡萄糖、尿素含量和血常规指标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蛋鸡免疫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养密度与高蛋白质(前期23%,后期2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公母分饲肉鸡生长性能和腿部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性别)×2(饲养密度)×3(饲粮代谢能水平)三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罗斯308(Ross 308)肉鸡公雏1 872只和母雏2 160只,随机分成12个组,每组8个重复。试验设高、低2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高饲养密度(HSD),16公/m2或18母/m2]和26 kg/m2[低饲养密度(LSD),10公/m2或12母/m2]。试验饲粮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35日龄)2个阶段配制,饲粮代谢能设高、中、低3个水平,其中,高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81和13.23 MJ/kg,中代谢能(M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8和12.60 MJ/kg,低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55和11.97 MJ/kg。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与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1~21日龄时,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平均日增重的增加幅度和料重比的降低幅度均小于LSD组;22~35日龄时结果正好相反。性别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公鸡平均日采食量的降低幅度大于母鸡。2)HSD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胸肌率(P0.01),母鸡的胸肌率和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腿肌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LSD组肉鸡的腿肌率降低,而HSD组基本不变。3)高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P0.01),公鸡的步态评分和脚垫损伤评分显著高于母鸡(P0.05),垫料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脚垫损伤评分的降低幅度大于LSD组。以上结果表明,高饲养密度降低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35日龄前,公鸡比母鸡的空间需求更高;提高高蛋白质饲粮的代谢能水平可以缓解HSD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脚垫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3.
三聚氰胺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及其排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聚氰胺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及其排泄规律。分两部分进行:试验1,选用2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和三聚氰胺添加水平为50、100 mg/kg的日粮(处理组),测定蛋鸡生产性能和粪样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消化率的变化;试验2,选用42周龄海蓝褐壳蛋鸡24只,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三聚氰胺,测定蛋鸡不同等级卵泡中三聚氰胺的变化。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50、100 mg/kg三聚氰胺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粪中三聚氰酸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1两处理组粪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处理组粪中三聚氰胺至停喂三聚氰胺日粮后96 h时仍未消除完毕。试验2在不同等级卵泡中均含有三聚氰胺,且随卵泡发育呈稳定增长趋势。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100 mg/kg三聚氰胺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三聚氰胺可在体内蓄积并达到稳定状态;可通过粪便及蛋黄排除体外;停喂三聚氰胺日粮96 h蛋鸡体内三聚氰胺仍未消除完毕。  相似文献   
94.
夏季环境温度对60~64周龄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的生产性能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环境温度.高温环境导致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蛋鸡的生理功能,如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卵巢功能的破坏、肠道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改变等[1],引起蛋鸡生产性能如采食量、产蛋率等的变化.老龄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逐渐下降,环境温度如何实时影响老龄蛋鸡的生产性能并不清楚.本试验拟观测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夏季环境温度对老龄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实时影响.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旨在观察苜草素活性成分多糖、黄酮、皂苷对小鼠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含有30、60、90、150μg.mL-1苜草素多糖、含有10、20、30、50μg.mL-1苜草素黄酮、含有30、60、90、150μg.mL-1苜草素皂苷的细胞培养液处理RAW264.7细胞,观察其对小鼠RAW264.7细胞β-防御素(mouse beta-defensin,mBD)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苜草素多糖对mBD1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对mBD2、mBD3的表达有促进作用,30μg.mL-1效果最明显;苜草素黄酮促进mBD1的表达,10μg.mL-1效果最明显,对mBD2、mBD3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苜草素皂苷对mBD1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对mBD2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对mBD3表达有抑制作用。苜草素中的多糖、黄酮、皂苷对RAW264.7细胞mBDs表达的作用效果不同,苜草素多糖可能主要促进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苜草素黄酮、皂苷可能促进动物的先天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6.
叶黄素对鹌鹑繁殖性能及母源IgG向后代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黄素对鹌鹑繁殖性能及母源IgG向后代转移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朝鲜龙城父母代鹌鹑144羽,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采用小麦-豆粕型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50、1001、50 mg.kg-1叶黄素。10周龄时,每个重复取2羽,ELISA法检测血清IgG含量。收集种蛋并孵化,计算孵化率、受精率、死胚率。子代鹌鹑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日粮中不添加叶黄素,分别在1、3、7、14、21日龄时,每重复取2羽心脏采血,检测血清中IgG含量。结果表明:叶黄素可以显著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P0.05),降低死胚率(P0.05);对雌鹌鹑血清中IgG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提高卵黄IgG水平(P0.05);子代鹌鹑血清IgG的含量与叶黄素的添加量成正比,高剂量叶黄素可显著提高1日龄血清IgG水平(P0.05)。结论:叶黄素可以显著改善鹌鹑的繁殖性能,并通过促进母源IgG在卵黄内的沉积从而提高后代血清中IgG水平。  相似文献   
97.
长期施肥对山东三大土类钾有效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钾是许多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如何合理施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和钾有效性,对提高作物产量十分必要。利用山东省三大土类25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山东省棕壤、潮土和褐土三大土类土壤钾有效性和钾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用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三大土壤的速效钾亏缺顺序为棕壤〉潮土〉褐土。施钾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不施钾处理,且NK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NPK处理。各土壤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棕壤在施氮和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小麦产量;潮土和褐土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小麦产量,在施氮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小麦产量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决多个因变量Y和多个自变量X之间的相关分析,假设X与Y的联合正态分布已知,而且X与Y存在线性相依,提出广义复相关系数的定义、估计和检验。广义复相关系数是简单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的自然推广,应用上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滨海盐化潮土小麦—玉米轮作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施用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对总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对照(CK)、有机土壤改良剂(OSA)和有机—无机土壤改良剂(CSA),分析土壤团聚体分布、水稳性大团聚体(R_(0.25))、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分形维数(D)、有机碳储量(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SOCS)和有机碳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of organic carbon)。结果表明,滨海盐化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主要以0.25 mm粒径为主,改良剂施用后土壤R_(0.25)显著提高,其影响主要集中在5 mm和2~5 mm粒径级,OSA处理2个粒级团聚体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167.38%和59.00%,CSA处理分别显著增加89.17%和100.66%。施用OSA与CSA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值,说明2种改良剂的施用均有利于提高大团聚体数量及稳定性。施用改良剂2年处理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均有所提高,OSA处理以1~2 mm粒级提高最多,CSA以2~5 mm粒级提高最多,且前者达显著水平。与CK相比,改良剂可促使土壤有机碳向大团聚体富集,显著提高1~2 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93.62%~109.76%,降低或显著降低1~2 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20.55%~24.92%。在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改良剂施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滨海盐化潮土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还可显著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储量,是加强盐碱土壤有机碳库积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0.
对酸枣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酸枣种子由倒生胚珠发育而来,质量约0.04 g,含水量约8.26%,种体呈扁心形,含有种皮、胚乳和胚3部分结构,酸枣种皮有黄、紫红和褐色等3种基本颜色。种皮作为机械结构妨碍种体吸水,在种体的种脐和发芽口部位吸水强烈。从种体自身来看,种皮内水溶性物质、种体老化抑制种子发芽,胚乳对发芽起支持作用;大种体不利于发芽,小种体有利于发芽;种皮颜色越深,种子发芽率越低。从培养条件来看,适合酸枣种子发芽的培养条件是含水量高、25℃、pH值7~8、无营养供应(营养盐、葡萄糖)、有光线照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