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生产燃料乙醇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详细论述了发酵过程中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方法,另针对发酵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便为研究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新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以桔梗茎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方法,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LSA-2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桔梗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桔梗茎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样品液生药浓度0.06g·mL~(-1),样品液体积与树脂质量比值20.0mL·g~(-1),振荡吸附时间4.5h,70%乙醇溶液为洗脱剂,解吸液体积与树脂质量比值为27.5mL·g~(-1),振摇解吸时间3.5h,此条件下,桔梗茎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由6.37%提高到14.02%。桔梗茎总黄酮样品液对DPPH·及·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而且其清除活性随桔梗茎总黄酮样品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3.
近年,大豆疫霉根腐病在全国大豆产地频繁发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研究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病理,采用适当的防治措施,特别是采用转基因育种方式筛选大豆新种质资源,是解决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为了建立柱前衍生-GC-ECD法同时测定市售动物源性中药材地龙、水蛭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旋转蒸干后,提取物溶于4%氯化钠溶液,经正己烷去脂,液液分配净化。再加BSTFA-TMCS衍生化反应后氮气吹干,正己烷定容进样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在0.1~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89;空白样品加标实验表明,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在1、5、10μg/kg这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2.9%~100.8%,RSD16%,其检出限分别为0.05、0.1、0.1μg/kg。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地龙、水蛭中氯霉素类药物的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25.
随着人们对微量元素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营养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锌在猪体内的分布、生理代谢及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应用金禾苗植物酵素营养液(果菜专用),对2个保护地用菜豆品种进行喷施比较,从而验证其对菜豆的施用影响效果,为今后推广使用菜豆喷施植物酵素营养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喷施植物酵素营养液对菜豆的产量、结荚数和单果重影响显著,这3项数据指标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7.
以锦灯笼宿萼为试材,采用动态吸附及解吸的方法,研究各因素对AB-8型大孔树脂富集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影响,明确AB-8型大孔树脂富集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上样量为树脂与药材之比1.4∶1,锦灯笼宿萼提取液上样浓度为0.395mg/mL,上样液pH为2.0~3.0,吸附速率为3BV/h,静置15min,吸附后先用2BV蒸馏水洗脱,再用5BV的90%乙醇以1~2BV/h的流速解吸,在此工艺条件下,其平均吸附率为84.41%,平均解吸率为96.22%,富集后锦灯笼宿萼干浸膏中总黄酮含量由原来的6.95%提高到23.62%,树脂富集倍数为3.4倍。  相似文献   
28.
穿龙薯蓣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地上部分油状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穿龙薯蓣油状物的成分。结果气相色谱共分离出30多种化合物,经与质谱标准图谱比较检索出13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为二十九烷(41.52%)、三十一烷(34.61%)、二十七烷(7.67%)和庚烯(2.83%)等。结论穿龙薯蓣地上部分油状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高级饱和烃。  相似文献   
29.
中药材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峥国  薛健  罗永明  吴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88-16290
对中药材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中药材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针对目前中药材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和减少残留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
建立了一种测定元参、黄芩和杭白菊3种中药材中多菌灵残留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HPLC)。样品用丙酮提取,柱层析(弗罗里硅土-中性氧化铝=7∶ 4,质量比)和液液分配净化,以甲醇-水(体积比60∶ 40)为流动相,在波长281 nm下对待测组份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多菌灵在3种中药材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元参:69.08% ~88.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5% ~4.67%;黄芩:71.39% ~88.40%,RSD为3.73% ~8.62%;杭白菊:73.33% ~97.31%,RSD为2.83% ~9.44%;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该杀菌剂在0.05~10 mg/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仪器的最小检出量(按S/N=3计)分别为0.3、0.5和0.3 ng,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01 mg/kg。该方法简单易行,净化效果较好,适合各种中药材中多菌灵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