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7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根据基因库中鸡γ-干扰素的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广西10个地方优质品种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NA中扩增了γ-干扰素基因,结果,均得到了大小为520 bp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产物纯化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经PCR和EcoRⅠ+SalⅠ双酶切鉴定后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广西10个地方优质品种鸡γ-干扰席基因均编码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6.8ku,与哺乳动物和其他品种鸡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8.8%~39.0%和99.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23.69/6~24.8%和97.6%~99.4%。  相似文献   
12.
用设计合成的1对跨越禽呼肠孤病毒(ARV)P17非结构蛋白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特异性引物,对ARVS1133株进行了RT-PCR扩增。扩增产物与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0.2mmol/L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42.4ku,占茵体总蛋白的34%。表达产物P17蛋白经不同浓度尿素纯化后,纯度达到85%。Western-blotting显示,纯化的P17蛋白能与感染ARV的阳性血清反应,说明其具有抗原性。以此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用于鉴别检测ARV活病毒感染与灭活疫苗免疫的SPF鸡血清的ELISA。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登陆的新城疫病毒L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L1和L2、L3和L4、L5和L6)。用RT-PCR技术对3株新城疫病毒广西分离GX7/02、GX9/03、GX11/03的L基因进行了分段扩增和克隆,并对克隆出来的3个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后进行拼接,得到长约为6.8 kb、包含有L基因全长的核苷酸序列。L基因的RNA全长为6 704 bp,拥有一个6 615 bp的开放阅读框,推导其编码的氨基酸数为2 204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广西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为98.6%~98.7%;与ZJ1株同源性为98.8%~98.9%;与La-Sota、B1、F48E9、HB92同源性为92.0%~94.2%。  相似文献   
14.
雏鸡绿脓杆菌病是一种由条件性致病菌绿脓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常细菌经免疫注射的伤口或脐带进入雏鸡体内并大量繁殖而发病,造成雏鸡大量死亡。近年来该病常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养禽业者的重视。1997年11月南宁某鸡场饲养的B4蛋用雏鸡,暴发一起...  相似文献   
15.
白色念珠菌已早为医学界确认是致病真菌。为了证实本菌是否是牛烂脚病的病原,我们反复多次进行致病力试验,现将结果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广西各地患禽巴氏杆菌病急性死亡的鸡、鸭肝脏分离出56株禽巴氏杆菌强毒株,经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试验鉴定,从中选出15株典型禽巴氏杆菌菌株。Carter荚膜抗原分型鉴定,15株菌均为荚膜A型,间接血凝滴度为1∶160~1∶640。通过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从中选择毒力较强、免疫原性较好的B25、B26、B273菌株进行人工致弱,其中B26菌株在0.1%裂解全血马丁汤中,通过物理诱变方法致弱,即在传代过程中,把培养温度由37℃逐渐提高到45℃,每12h传1代而成功致弱,传至1200代时,毒力显著减弱,且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培养特性,从而获得了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方法,以MG的mgpc基因序列为目的序列,在其保守区域内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探针,通过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MG的ddPCR方法,并测定了建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方法的最佳引物浓度为20 μmol/μL,探针浓度为10 μmol/μL,退火温度为55 ℃;该方法只检出MG,没有检出鸡滑液囊支原体、禽衣阿华支原体、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禽脑脊髓炎病毒、禽偏肺炎病毒、禽呼肠孤病毒、鸡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且相互间没有交叉反应;本方法最低检测MG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3.9拷贝/μL。重组质粒标准品浓度在3.9~41 025拷贝/μL范围内,绘制的ddPCR绝对定量曲线与测得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9);3次重复检测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采集的60份病鸡喉拭子、气囊拭子及肺样品进行MG检测,结果dd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15.0%)高于荧光定量PCR方法(13.3%)。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定量检测MG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绝对定量检测MG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对虾WSSV和IHHNV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二温式PCR检测技术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这2种病原的特异性引物与PCR基础反应液一起组装成快速检测试剂盒。通过对试剂盒敏感性、稳定性和保存期等技术指标的测定以及对临床样品的检测试验,该试剂盒对同一样品中的WSSV和IHHNV DNA模板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2条与实验设计相符的593 bp(WSSV)和356 bp(IHHNV)的DNA片段,而对其它对虾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试剂盒最低能检测到102pg的WSSV DNA和10 pg的IHHNV DNA。对WSSV和IHHNV DNA的检出量分别为102~103pg和10~102pg。  相似文献   
19.
分别针对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基因、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基因,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TSV和IHHNV的二温式多重RT-PCR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只对TSVRNA和IHHNVDNA进行扩增,分别得到1条231bp的TSV特异性cDNA扩增片段和1条356bp的IHHNV特异性DNA扩增片段,对其它对虾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技术最低能同时检测到10pg的TSVRNA和IHHNVDN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应用试验证明,该技术可以用于对虾养殖业中TSV和IHHNV的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鸡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各日龄鸡对此病均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