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以发热、奇痒(除猪外)、繁殖障碍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原发感染宿主,又是病毒的长期储存和排毒者.PRV-旦感染猪将在其体内处于长期潜伏状态.为了很好地根除PRV的感染,国内外针对PRV的免疫及免疫逃逸策略进行了深人研究,为PRV疫苗的研制和防疫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ORF3基因缺失对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复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AF-P1/AF-P2,从疑似PCV2感染的病料中扩增获得1 767 bp的PCV2全基因组(命名为PCV2-CD),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TS-PCV2-CD.序列分析表明:PCV2-CD与GenBank中公布的12个PCV2毒株间的同源性高达95.0%~100%.用Nco Ⅰ酶切pTS-PCV2-CD获得4 459 bp线性目的DNA片段,补平CATG 4个碱基、连接环化构建ORF3基因插入缺失重组质粒pTS-PCV2-CD-C并测序.用Sac Ⅱ酶切pTS-PCV2-CD-C.回收1 771 bp线性目的片段,体外连接环化构建了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PCR-RFLP检测表明,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mPCV2-C、培养并盲传4代的IBRS-2细胞中(PCVl阴性),特异性检测到mPCV2-C的DNA;电镜观察发现,在盲传6代的IBRS-2细胞胞核内观察到突变毒株的病毒颗粒.试验结果表明: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具有感染性,能够在IBRS-2细胞中复制增殖,证实ORF3基因不是PCV2复制的必需基因.  相似文献   
53.
15头28~30日龄健康仔猪分成A、B、C3组(5头/组),分别肌注接种PCV2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亲本毒株PCV2-CD以及生理盐水。用PCR-RFLP和PCR方法,分别从A组和B组屠宰仔猪的腹股沟淋巴结中特异性检测到mPCV2-C和PCV2-CDDNA,发现mPCV2-C能够在仔猪体内复制增殖。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A组和B组腹股沟淋巴结、肝细胞及肺泡壁上皮细胞呈现病变,其中B组病变较严重,证实ORF3基因缺失未改变PCV2的组织嗜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动态检测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A组、B组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含量降低,而A组CD8^+细胞于免疫后第14天回升,高于B组和C组,表明ORF3基因缺失使病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有所减弱,并有诱导仔猪细胞免疫应答的趋势。上述结果提示ORF3缺失致使病毒的致病力有降低的趋势。PCV2抗体动态检测发现:mPCV2-C明显诱导了仔猪的体液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mPCV2-C可作为PCV2基因缺失疫苗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54.
通过鸡胚接种、MDCK细胞培养、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RT-PCR等方法,笔者在四川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株既能在鸡胚上稳定传代又能在MDCK细胞上稳定产生CPE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命名为A/swine/Sichuan/01/2006(H3N2);NS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与A/swine/HongKong/4361/99(H3N2)、A/NewYork/429/2003(H3N2)、A/Queensland/6/2000(H3N2)、A/New South Wales/4/1999(H3N2)等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毒株的同源性都达到99%;从MDCK细胞中抽提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全基因克隆,构建了11个包含全基因8个基因片段的文库。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A/swine/Siehuan/01/2006(H3N2)共8个节段,全基因序列共计13577bp;基于HA、NA推导蛋白的无根进化树结果显示,四川分离株与人流感标准株A/Queensland/6/2000(H3N2)、A/South Australia/81/2000(H3N2)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猪流感标准株A/swine/Spain/42386/2002(H3N2)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55.
减蛋综合征病毒六邻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中EDSV-AV127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EDSV四川株中扩增出六邻体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UC18中,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克隆的基因片段包括了EDSV六邻体蛋白基因的完整序列。将克隆的基因正向插入pBV220的PRPL启动子游的SmaⅠ位点,经SDS-PAGE、Western印迹和琼脂扩散试验表明:六邻体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并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56.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临床上引起Aujeszky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根据该病毒感染细胞后DNA转录、表达时间的先后可将PRV基因分为立即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IE),早期基因(earlygene)和晚期基因(late gene),这3种基因产物以瀑布方式调节。现已证实伪狂犬病病毒只含一个立即早期基因——IE180基因,该基因对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至关重要,只有IE180基因开放转录、并翻译成IE180蛋白,其下游的基因才能在IE180蛋白的激活作用下得以完全开放转录,否则病毒复制将不能完成。IE180基因的表达产物IE180蛋白是一个多功能蛋白,不仅能激活同源蛋白基因启动子,而且能激活某些异源蛋白基因启动子。此外,IE180蛋白还具有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的功能。IE180的转基因小鼠能够抵抗PRV的攻击,但最近发现IE180在小鼠体内的表达会导致小鼠小脑发育异常,表现出共济失调、震颤等症状。  相似文献   
57.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C-1株的分离与基因7的克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某猪场采集疑似病例的腹泻粪样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经过ST细胞传代培养盲传至第4代时出现病变。通过荧光抗体染色、病毒中和试验、TCID50试验、核酸类型鉴定,结合样品正染后在电镜下的观察结果,确定该毒株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命名为TGEV SC-1株。参照GenBank中收录的TGEV基因7的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SC-1株的细胞增殖毒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303 bp的基因片段,包括完整的基因7序列片段(237 bp),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DQ437507。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均在92.4%以上,TGEV SC-1株与美国的PURDUE和中国的TH-98毒株亲缘关系最近;与日本各分离毒株、中国TS株、美国Miller株、中国台湾TFI株和英国96-1933株的同源性较低。TGEV基因7在密码子使用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偏向性;基因7编码蛋白在两端存在有明显的疏水性区域,在2~24和56~75位氨基酸残基处存在跨膜结构。  相似文献   
58.
猪细小病毒(PPV)SC1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可引起胚胎或/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导致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新生仔猪的死亡。该病最早发生于欧洲一些国家,后发展到北美洲、亚洲、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1]。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  相似文献   
59.
将荣昌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刀豆素A(ConA)的刺激下培养24~70 h后,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IL-2 cDNA全长为522个碱基,ORF为465个碱基,编码154个氨基酸,与GenBank公布的猪IL-2比对同源性均为99.8%;克隆的IL-4 cDNA全长411个碱基,ORF为402个碱基,编码133个氨基酸,与GenBank公布的猪IL-4比对同源性均在98.0%以上,从而证实成功克隆了荣昌猪IL-2和IL-4基因cDNA。  相似文献   
60.
多重PCR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建立20余年,在这20多年里,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性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