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餐饮行业发展迅速,产生大量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FW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饲料化技术可实现资源价值再生,符合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具有经济可行性。FW营养丰富,含有:14.93%~94.20%干物质(DM)、13.53%~42.90%粗蛋白质(CP)、3.89%~31.57%粗脂肪(EE)、0.24%~16.50%灰分(Ash)、2.07%~30.70%粗纤维(CF)、6.72%~38.90%中性洗涤纤维(NDF)、5.29%~25.20%酸性洗涤纤维(ADF)。FW安全性包括物理安全性、生物安全性及化学安全性。FW物理安全性在收集和预处理过程中可以得到保证。FW生物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未经处理的FW容易滋生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未煮熟的FW饲喂动物可引起口蹄疫、猪瘟及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等疾病的发生。FW化学安全性主要是要求其毒素、农药、重金属等含量要符合卫生标准,同时要注意其中抗营养因子、亚硝酸盐、洗涤剂等的影响。总体上,FW营养价值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动物生长的需求,但其生物安全性问题限制了其饲料化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2.
为了提取高质量的矮牵牛RNA,采用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方法和CTAB法、SDS法分别提取矮牵牛组培苗RNA。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TAB和SDS方法相比,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方法提取的总RNA电泳条带完整、纯度较高,是较为理想的提取矮牵牛总R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乳酸菌,对一些饲料原料中乳酸菌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共获得了105株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生理生化试验等手段获取了有代表性的16株乳酸菌,通过产酸性能、酸耐受性、耐胆盐能力和抑菌效果等试验测定,共获得了2株性能优异的乳酸菌P16和C20。经鉴定,P16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对大肠杆菌K88(Escherichia coli CVCC 225)的抑菌能力较强,12 h发酵液pH值为3.36, 0.3%胆盐处理2 h存活率为82.00%;C20为希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对指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的抑菌效果较好,发酵液12 h pH值为3.88,0.3%胆盐处理2 h存活率为97.67%;此外,P16和C20酸耐受性也相对较强,具备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4.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饲料利用率低以及污染问题制约了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低蛋白日粮通过 添加合成氨基酸,减少了豆粕等蛋白原料的使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低 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猪上的应用。从已有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代谢能和消化能体系配制的低蛋白日粮易造 成胴体变肥,建议使用以净能体系为基础的日粮配制方法;减少 1%~4% 蛋白质对各生长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影响 不大,但减少氮排放的效果显著;仔猪和母猪日粮中蛋白含量不宜过低,多数研究建议蛋白质含量降低 1%~3% 为宜;同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支链氨基酸 L-Leu、L-Val 和 L-Ile 有利于机体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提升。最 后探讨了目前低蛋白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认为低氮日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菌种有氧发酵对柑橘渣有机酸、总黄酮、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药理水平的氧化锌广泛用于断奶仔猪的腹泻控制和生长促进,但同时会引起环境污染以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与药理水平氧化锌相比,改性氧化锌在不降低仔猪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可实现生产中的氧化锌减量、环境减排。本文综述了改性氧化锌的类型及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改性氧化锌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笔者采集广州市饲料原料,旨在溯源其中的五氯酚钠含量。从广州及周边饲料公司共采集玉米样品20个、豆粕样品16个、麦麸样品8个及鱼粉样品6个(各样品采集量均大于500 g),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五氯酚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一个玉米颗粒样品五氯酚钠检测值为6.02μg/kg,一个豆粕样品五氯酚钠检测值为7.79μg/kg,一个麦麸样品五氯酚钠检测值为6.59μg/kg,且均在国家标准以下。(2)其他样品均未检测出五氯酚钠。本研究通过抽查广州市及周边地区饲料原料并分析其中五氯酚钠的含量,追踪饲料中五氯酚钠来源,为本省的养殖业提供原料溯源参考。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长期添加酸化剂和亚剂量硫酸新霉素对黄羽肉鸡回肠黏膜菌群动态变化和组成的影响。选择800只1日龄健康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D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酸化剂Ⅰ、0.3%酸化剂Ⅱ和50 mg/kg硫酸新霉素。试验期42 d。分别于1、7、14、21、28、35和42日龄时,采集肉鸡回肠黏膜并提取细菌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同时应用16S r DNA基因序列技术,建立42日龄肉鸡回肠黏膜细菌16S r DNA的随机克隆文库。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发现,4组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不同,1~28日龄时4组的动态变化值分别为9%~33%、8%~90%、8%~56%和17%~45%。回肠黏膜细菌随机克隆文库分析发现,A组文库有94个序列,共产生1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B组有87个序列,共产生7个OTUs;C组有98个序列,共产生5个OTUs;D组有94个序列,共产生9个OTUs。A和D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所占克隆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9.36%和50.00%,极显著高于B(6.90%)和C组(10.20%)(P0.01);A组与其他各组其他菌属的种类与组成比例存在差异,且均未发现与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相关序列。由此可知,饲粮中长期添加酸化剂和亚剂量硫酸新霉素会使1~28日龄岭南黄羽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42日龄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的多样性下降,乳酸杆菌属的组成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与差异可能是酸化剂与抗生素持续压力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发酵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48头体重为(8.290±0.140)kg、健康状况良好的28日龄三元(杜×长×大)杂交去势断奶仔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3%复方中药发酵粉,其中复方中药发酵粉由山楂、陈皮、鸡内金、山药、茯苓等原料发酵而成,其主要活性物质包括有机酸、黄酮类物质、多糖类及三萜类物质等。试验为期28 d,试验结束前3 d采集饲粮样和粪样,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断奶仔猪进行屠宰,采集血浆和肝脏,测定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浆和肝脏抗氧化指标、血浆免疫指标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发酵粉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钙(Ca)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饲粮中添加3%复方中药发酵粉可提高断奶仔猪对粗脂肪、粗灰分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提高断奶仔猪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0.
我国桑叶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桑叶作为新型饲料资源,既可拓宽饲料的来源,又能充分利用过剩的桑叶,开发前景广阔。文章就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桑叶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