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对湖北省某鹌鹑养殖场发病鹌鹑的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禽霍乱.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治疗,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2.
参照Gen Bank已发表的鸭坦布苏病毒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PCR方法从鸭坦布苏病毒湖北分离株(JL2011株)扩增出E基因全长片段(E1)及E基因截短片段(E2),将含有双酶切位点的目的片段连接p ET-28a(+)载体,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E1和p ET28a-E2。将p ET28a-E转化BL21(DE3)后,经IPTG诱导可表达出约54.3 ku和44.8 ku的蛋白,但E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E1,故将筛选的E2包涵体进行纯化后,用坦布苏病毒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功能及建立快速灵敏的鸭坦布苏病毒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家禽肠道细菌病是危害中国养禽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流行具有病原种类复杂,血清型多样,细菌耐药性增强等特点,同时耐药性导致细菌更加难以控制,显得细菌致病性越来越强。文章综述了中国家畜肠道细菌流行及防控现状。  相似文献   
34.
鸡新城疫V_4株是1966年澳大利亚学者Simmons于Queensland州从一只营养不良并伴有葡萄球菌感染的肉鸡腺胃分离到的一株无毒ND毒株,在此基础上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学者经数年合作研究培育出的一株无毒耐热毒株(NDV_4)。 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NDV_4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鸡的免疫效果作了大量工作,为配合此株疫苗的推广应用,我们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及我们的试验结果,就此株  相似文献   
35.
以C型产气荚膜梭菌中PCR扩增出β1毒素基因,构建了表达质粒p GEXKG-β1,将构建的KG-β1转化受体菌BL21(DE3),得到重组菌株BL21/KG-β1。对重组菌株诱导的表达产物进行了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毒素蛋白。  相似文献   
36.
为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链霉素(Str)敏感株与耐药株(MIC=1024μg/mL)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Str敏感株与耐药株进行双向测序,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KEGG和ARDB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组和富集性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共筛选获得6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581个上调基因和44个下调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数发挥细胞膜转运功能;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性分析显示,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分布在ABC转运蛋白与双组分系统代谢途径中;采用ARDB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耐药基因分析,显示其中的耐药基因主要为氨基糖苷转移酶类和外排系统两类。本研究结果表明,禽源Pm对Str的耐药机制可能与细胞膜上多药外排泵的过量表达和氨基糖苷转移酶类灭活抗菌药物有关。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禽源Pm对Str的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38.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200;与鸡大肠杆菌其他血清型O1、O2、O11、O18、O35、O45、O78、O86、O88、O147、鸡白痢以及新城疫等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特异性较好;血清稀释倍数为1 600倍时仍能检测到O157∶H7 intimin特异性抗体,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明湖北省肉种鸭和蛋鸭产蛋下降的原因,对引起产蛋下降的病鸭的卵巢中分离的病毒的目的基因进行测序,对3代接种的SPF鸡胚尿囊液进行电镜观察,对脑等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序列属于黄病毒的NS5基因,且与恩塔亚病毒群有相近的遗传进化关系。电镜可观察到40nm~60nm的有囊膜的病毒粒子。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输卵管出现严重的充血、出血和炎性反应,脑充血、炎性反应,心脏中有大量变性坏死的炎性细胞。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