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黑心菊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鸡菊为对照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黑心菊的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期间,黑心菊和金鸡菊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各种指标,可以认为黑心菊的抗旱性与金鸡菊相当。  相似文献   
22.
实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 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和蚯蚓粪可显著提高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以添加7.5%~10%蚯蚓和6%蚯蚓粪效果最好,对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肌肉氨基酸总量方面,除去2%蚯蚓粪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添加7.5%蚯蚓实验组氨基酸总量最高;在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7.5%蚯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实验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在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各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蚯蚓和蚯蚓粪均可提高EAAI值,以添加7.5%蚯蚓时EAAI值最高。综上所述,添加一定浓度的蚯蚓和蚯蚓粪有改善草鱼肌肉品质的趋势,以添加7.5%蚯蚓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
我院1988年1月~2005年7月行自体颅骨瓣帽状腱膜下埋藏与再植66例,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不同水平的蚯蚓和蚓粪对改良鲫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赤子爱胜蚓及其蚓粪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改良鲫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2.5%、5%7、.5%的鲜蚯蚓和添加2%、4%、6%的蚓粪,在网箱中饲养改良鲫100 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5%的鲜蚯蚓能显著提高改良鲫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总蛋白的含量(P<0.05);而添加4%的蚓粪能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5%的鲜蚯蚓或4%的蚓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改良鲫免疫能力。在提高免疫能力方面,添加5%的鲜蚯蚓优于添加4%的蚓粪。  相似文献   
25.
邹青池 《绿色科技》2019,(9):215-217
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林间组装式诱捕器搭配新型植物源引诱剂进行了野外应用试验。结果显示:TC-1、TC-2从引诱效果,持续时间和成本方面都比较适宜;诱捕器悬挂在主干上距地面10~50cm处效果最好;诱捕器之间水平距离50~80m为宜;诱集量与温度成正相关,与风力成负相关;三种引诱剂引诱效果远远高于侧柏饵木;塑料诱捕器诱集效果好于铁质诱捕器;同一试验地连续两年诱杀,林间虫口数减少78%。  相似文献   
26.
梯田埂坎杨树的根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三维坐标根系全部挖掘法对2种杨树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种杨树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大,垂直分布幅度较小,主要根系均集中在0~60 cm土层中,基本无垂直根,根系以水平根和侧根为主,对梯田作物产量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其根系较浅的特性,无法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适宜作为梯田埂坎的造林树种,建议采用其它深根型、耐旱的灌木树种.  相似文献   
27.
以陕西省富县为例,采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南部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为土壤培肥和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富县耕地大部分土壤养分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0 a来,除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降低19.08%,有效锰降低9.59%外,其他养分平均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增幅介于12.18%~44.20%。在平均间距为1 214m的采样尺度下,土壤有机质、磷、钾、锰和铁表现为中等强度空间相关性,速效氮表现为弱空间相关性。施肥、耕作管理、海拔及降水是影响养分空间变异的重要因子。土壤养分含量高低值区域分布明显,大致呈西高东北低的格局。总体上富县耕地土壤富钾,铁、锰适中,有机质整体缺乏,12%耕地氮素相对不足、88%缺乏,71.16%缺磷,需及时增施有机肥,制定增氮补磷措施。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江西茶叶品牌发展现状,结合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著名茶叶品牌立顿和西湖龙井品牌发展的经验启示,提出江西目前进行茶叶品牌整合的策略是建立和完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对商标进行保护、注重茶叶专业化经营以及实施茶叶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及蚓粪对改良鲫(Carassius aurat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以赤子爱胜蚓及蚓粪为添加剂,配制了蚯蚓浆添加量分别为2.5%、5.0%、7.5%和蚓粪添加量分别为2.0%、4.0%、6.0%的6组饲料,进行了为期100 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5%的蚯蚓可极显著提高改良鲫整个肠道脂肪酶、后肠胰蛋白酶、后肠胃蛋白酶的活性(P0.01);显著提高后肠淀粉酶、前肠胃蛋白酶、中肠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饲料中添加4%的蚓粪,可极显著提高前肠和后肠脂肪酶、后肠胃蛋白酶的活性(P0.01);显著提高前肠胃蛋白酶的活性(P0.05);但可极其显著降低中肠脂肪酶的活性(P0.01)。(2)饲料中添加蚯蚓不会影响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在肠道和肝脏中的分布规律,试验组鱼的肝脏中未检测出脂肪酶活性。饲料中添加蚓粪不会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分布,但对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分布规律有影响。(3)从提高改良鲫消化酶活性的效果看,蚯蚓的作用优于蚓粪。  相似文献   
30.
测定了7种金线鱼属(Nemipterus)及2种锥齿鲷属(Pentapus)鱼类S7核糖体蛋白基因(S7基因)内含子1部分序列,以二线眶棘鲈(Scolopsis bilineatus)做为外类群初步探讨了其分子进化关系.测序所得S7部分序列为734~746 bp,序列比对后得到同源序列743 bp.其中保守位点386个,变异位点351个,简约性信息位点289个.A+T含量(54.1%)高于G+C含量(45.9%).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出7种金线鱼的遗传距离为0.042~0.294.S7序列存在大量碱基插入与缺失,其中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与苏门答腊金线鱼(N. mesoprion)在第167、182、474、608、662 bp位置,金线鱼(N. virgatus)与印度洋金线鱼(N. bipunctatus)第227、332、401、604 bp的位置具有相同的碱基插入缺失特征,且具有种类特异性.最后利用最大似然法(ML)与贝叶斯分析(BI)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7种金线鱼聚在一起,其中日本金线鱼与苏门答腊金线鱼聚为一支,金线鱼、深水金线鱼和印度洋金线鱼聚成一支.结论认为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形态与分子证据,才能进一步明确金线鱼属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