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研究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并对不同病例病料分离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同源性分析,本试验对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设计1对16S rDNA基因引物,对分离出的10株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均为大肠杆菌,10株大肠杆菌中哺乳类动物病例犬乳房炎、犬子宫蓄脓、犬肺炎、犬皮肤化脓疮、奶牛乳房炎、犊牛腹泻6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100.0%,家禽类动物病例肉鸽腹泻、肉鸡腹泻、野鸡腹泻和白孔雀腹泻4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也为100.0%,10株不同病例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97.5%~100.0%。本试验探明了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均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且10株大肠杆菌16S rDNA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22.
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API 20NE生化鉴定法以及梅里埃(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法,对60株试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优缺点。对试验菌株进行16S r DNA特异性引物扩增和测序,确定菌株种属,并作为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标准。随后用API 20NE生化鉴定法和梅里埃(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法,对试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生化鉴定法,对60株菌的检出率均为100%,而质谱仪的检出率仅为60.0%。使用分子生物学法共检出44株气单胞菌(100%),准确率为100%;使用生化鉴定法对气单胞菌的检出率为88.6%,准确率为59.1%;使用质谱仪对气单胞菌的检出率为54.5%,准确率为38.6%。3种鉴定方法对气单胞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从大到小为:分子生物学法、API 20NE生化鉴定、质谱仪。  相似文献   
23.
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整个科学领域带动性学科,生物技术将成为人类解决食物、能源、环境等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键技术,生物产业仍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为“龙头”,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环境与海洋生物技术为两翼,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期栏目刊发此类文章,目的在于:一方面向广大读者介绍未来生物技术领域一些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希望加快中国家禽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4.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 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选择了流行最为广泛的血清 1,2 ,4和 5型鸭疫里默氏菌 (RA)制备四价铝胶复合佐剂灭活苗 ,经过无菌及安全检查合格后 ,3日龄樱桃谷鸭颈背皮下注射 0 .5mL/只。免疫后 10 ,13和 16天对同源RA的攻击表现出 10 %~ 35 %、80 %~ 10 0 %和 10 0 %免疫保护 ,5 1~ 6 5d免疫保护力开始下降。疫苗一次免疫后 2 3d抗体水平均达到高峰 ,至 93日龄时仍能检出抗体 ,1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后可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 ,到 6 5d时仍能保持较高抗体水平。疫苗免疫雏鸭后能够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地增强T细胞的免疫力 ,时间达 2 2周。对攻毒保护试验、抗体消长规律、细胞免疫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 ,RA四价铝胶复合佐剂灭活苗免疫雏鸭后免疫保护的形成是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协同作用的结果 ,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为生产中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疫苗  相似文献   
2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NGVE)CN40弱毒株经不同免疫途径、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开产前的种鹅,利用斑点免疫金染色(Dot-IGS)法对其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与后代雏鹅获得保护力的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N40弱毒株经皮下注射免疫种鹅效果最好,其余依次是肌肉注射、口服、滴鼻、滴眼和静脉注射。卵黄抗体滴度比血清抗体滴度稍低但却呈平行相关,种鹅免疫15天(Dot-IGSS血清抗体效价≥1:1570.13,卵黄抗体效价≥1:1536.00),其后代1日龄雏鹅抵抗1000个LD50/0.2mL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强毒攻击。经1次免疫后,对后代免疫保护期达5.5-6.5个月,经2次免疫则可达6.5-7.5个月。CN40弱毒株在该病高发区免疫种鹅,可以极其显著地提高后代雏鹅的存活率。免疫种鹅是控制雏鹅NGVE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
鸭疫里氏杆菌病四价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四川等地流行广泛的鸭疫里氏杆菌(RA)1、2、4和5血清型菌株制备铝胶佐剂四价灭活疫苗。对疫苗经无菌检验及安全检验合格后,给3日龄樱桃谷商品鸭每只颈背皮下注射0.5mL,第10、13和16d免疫鸭对同源RA的攻击分别表现出5%--20%、75%--90%和100%免疫保护力,第23—30d免疫保护力开始下降。用间接ELISA对免疫鸭进行抗体消长规律检测,表明3日龄樱桃谷鸭首免后第23d抗体达到高峰,至93日龄时仍能检出抗体;10日龄时进行二免后可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到第65d时仍能保持较高抗体水平。疫苗免疫雏鸭能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增强其T细胞的免疫力,时间达2周。经攻毒保护试验、抗体消长规律测定、T细胞免疫水平测定和田间试验,证明研制的鸭疫里氏杆菌病(RAI)四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有效预防RA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鹅细小病毒强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的全基因序列,针对GPV的VP3保守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GPV的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GPV能够扩增出预期大小约441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鸭瘟病毒(DPV)、鹅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Os和O1、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呈阴性反应。该法检测GPV核酸的灵敏度可达0.47pg;对GPV强毒皮下注射感染雏鹅各器官的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后8h即可从心、肝病料中栓出病毒DNA,感染后24h可从延髓、胸腺、胰腺、十二指肠、空肠、盲肠、腔上囊、心、肝、脾、肺、肾、血液、小脑、直肠、肌肉、粪便中栓出GPVDNA,感染48h后可从骨髓中检出病毒DNA,感染312h后仍能从十二指肠、空肠、盲肠、心、肝、肾、粪便中检出病毒DNA。病毒分离阳性的可疑病料PCR检测为阳性,对,临床送栓病料的检测结果表明,PCR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29.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立足于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消费的主导产品。论述了"三品"各自的发展模式、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为"十二五"时期"三品"产业发展提供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0.
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抓手。为努力实现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强省”的目标任务,全省需加快打造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效益的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及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稳中求进,对促进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山西省万荣县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全县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