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2篇
  9篇
综合类   54篇
畜牧兽医   19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通过资源调查摸清我国10个药用价值地方鸡种的保存现状,发现金阳丝毛鸡已经濒临灭绝.其他9个药用价值地方鸡种均处于正常保种状态.通过筛选的27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9个药用价值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构建了聚类图,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及遗传多样性检测数据,分析的9个药用价值地方鸡种保存状态,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2.
高邮鸭家系选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邮鸭又称高邮麻鸭,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劳动人民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肉蛋兼用的一种大型麻鸭,是我国优秀的水禽品种资源,在体态上保持了发育均衡的特点,具有较理想的肉蛋兼用鸭的体型。高邮鸭以其蛋肉品质优异、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它以独特的适应性和品质的优势而倍受鸭农的欢迎,其产品符合当今需要安全食品的消费时尚,深受市场欢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邮鸭的名、特、优效应剧增,为进一步提高高邮鸭的生产性能,保持原有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73.
利用25对微卫星引物对我国华东14个地方鹅种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和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品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4~16。所有群体均显示较高水平的杂合度,其中,雁鹅最低,为0.5662,百子鹅最高,为0.7748。鹅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7.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品种间的差异。基于DA遗传距离的NJ聚类法将14个群体划分为4类。分析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发现,华东地方鹅种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4.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品种间DA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并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和基于Structure程序构建2类聚类图,比较分析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构建的聚类图将10个地方鸡品种总体上分为2大类:轻体型的鸡种(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和重体型的鸡种(包括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在轻体型的类别中,茶花鸡和藏鸡、仙居鸡和固始鸡聚为一类;在重体型的类别中,鹿苑鸡和萧山鸡聚为一类,狼山鸡、大骨鸡和北京油鸡则表现为独立分支,聚类结果与品种问基因流动相一致。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识个体品种来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10个地方鸡种群体所属类别,构建的聚类图与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基本一致。Structure程序还根据个体基因组分数,指出了10个地方鸡种群体中迁移个体和具有复杂遗传基础个体的分布,这是遗传距离聚类法所不能揭示的。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用矮小型黄鸡品系(S1系)作为母本并以不同配套模式生产杂交后代,分析各组合后代的生长及肉用性能等性状.结果表明组合L×BS1与L×S1L可以作为适合目前市场要求的最佳配套组合,L×S1次之.组合B×S1L与X×YS1具有生产局限性,而组合A×S1及A×L S1,基本不适合优质鸡的生产.  相似文献   
76.
在我国的肉鸡市场上,白羽肉鸡具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成本低等优点,已被业者广泛接受.而黄羽肉鸡以其羽毛黄色、肉质好,脂肪含量少的特点占领着南方活鸡市场,快大型黄羽肉鸡同时具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的优点,因而更受生产者欢迎,由于国内黄羽肉用鸡种繁多,对其生产性能在广告宣传上亦并不一致。本文旨在高营养水平条件下,对我国目前应用较广的几个黄羽肉鸡进行饲养对比试验,为饲养者选择最适鸡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GNRHR、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控制文昌鸡繁殖性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GNR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在文昌鸡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同时对这2个基因与文昌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内含子1的537bp位置有C→T碱基的变异,在文昌鸡中检测到AA、Aa、aa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9,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1;在IGF-1基因5′非翻译区(5′UTR)发现C→T碱基的变异,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PstⅠ识别位点,经PCR-RFLP分析,在文昌鸡中检测到BB、Bb、bb3种基因型,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5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47。对其基因型与所检测个体相应的繁殖性状采用GLM分析进行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4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显性作用),IGF-1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加性作用)。因此,推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并且能够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用于对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固定。  相似文献   
78.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分析家鸭品种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多态性来研究我国家鸭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9个家鸭品种106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变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C、T、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6%、33.3%、15.2%和25.9%。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5.1%,有转换、颠换、插入/缺失4种类型的变异。确定了31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7为家鸭的主体单倍型,品种之间有9种共享单倍型。9个家鸭品种单倍型多样度(Hd)平均为0.798,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为0.28%,单倍型多样度在荆江麻鸭中最高,其次是攸县麻鸭和恩施麻鸭,在文登黑鸭中最低。9个品种家鸭之间双参数距离范围为0.001 3~0.004 4。31个家鸭单倍型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9个家鸭品种只有1个母系起源,没有发现东亚斑嘴鸭对9个家鸭品种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相似文献   
79.
文昌鸡GnRH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文昌鸡处于性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的不同组织中GnRHR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nRHR基因mRNA表达于鸡的3种组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GnRHR mRNA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下丘脑和垂体中表达量较高,卵巢中表达量较弱.  相似文献   
80.
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了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河田鸡,为0.6870,最低的是狼山鸡,为0.6170;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各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反映了各品种分化时间的长短;UPGMA的聚类分析将27个品种(品系)聚为10类:丝绒乌骨鸡、济宁百日鸡、河田鸡、安义瓦灰鸡、仙居鸡、江山乌骨鸡、溧阳鸡、金湖乌风鸡、灵昆鸡、余干乌骨鸡、康乐鸡、萧山鸡、琅讶鸡、淮北麻鸡、淮南三黄鸡为第1类,白耳鸡为第2类,浦东鸡为第3类,崇仁麻鸡与丝羽乌骨鸡为第4类,狼山鸡与寿光鸡为第5类,鹿苑鸡、东乡绿壳蛋鸡、汶上芦花鸡各独自聚为第6、7、8类,鲁西斗鸡与宁都三黄鸡聚为第9类,漳州斗鸡独自聚为第10类。通过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遗传变异的分析说明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各具特色,应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