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71.
为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M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基因序列,参照GenBank中发表的PRRSVSCQ株M蛋白基因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MD18-T-M扩增得到缺失N端跨膜区的M蛋白基因片段dM(deletingM),将其与pMD19-Tsimplevector连接,经测序正确后克隆至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dM,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IPTG于37℃诱导,PRRSVM基因获得表达。经SDS-PAGE分析,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5kDa。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经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PRRSV阳性血清所识别,可用于PRRSV的检测。  相似文献   
72.
冯迎春  黄攀  颜其贵 《养猪》2010,(5):71-72
近几年来,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特别是2010年四川部分地区发生的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点的“高热病”中,猪瘟病毒和蓝耳病病毒的检出率极高,猪乙型脑炎和细小病毒病也时有发生。而这几种病的病原不仅能水平传播,还能通过母猪胎盘和公猪精液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73.
霉菌毒素对猪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无色、无臭、无味的有毒害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由霉变的饲料、谷物所产生。猪场,特别是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猪场普遍都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从而引发猪产生疾病,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中毒症状,对猪的繁殖影响较大,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文中主要综述常见的霉菌毒素对猪生殖的影响,以及简单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4.
对来自四川地区送检病猪采样分离到2株致病性革兰氏阳性球菌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培养形态、理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综合判定所分离菌株为粪肠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致病菌均对供试的头孢唑啉钠、利福平药物高度敏感,对氯苄西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不同程度耐药,根据结果制定相应防治措施,经处理后,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5.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极易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预防和控制夏季猪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采取“强化饲养管理、做好防暑保健、定期驱虫消毒、坚持科学免疫、加强疫病检疫和监测’等综合防控措施,降低夏季猪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6.
根据已测定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CQ株序列设计1对引物,应用PCR方法从重组质粒PMD-ORF5扩增得到缺失信号肽序列的基因片段dORF5,将dORF5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AD/Myc-His B上,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AD/Myc-His B-dORF5,转化大肠埃希菌TOP10感受态细胞,经阿拉伯糖诱导表达,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19.4 ku的目的蛋白,经蛋白质分析软件Bandscan分析,其表达量可达17.1%。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兔抗PRRSV血清所识别,这为进一步研究GP5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开发新型诊断试剂盒、新型疫苗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7.
1基本情况英国斗牛犬,约8岁,体重20 kg左右。约1年前发现耳后有一豌豆大小的疙瘩,当时未引起重视。发病前1个月,发现疙瘩开始逐渐增大,曾采用封闭疗法,后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未见好转,疙瘩继续增大。除该疙瘩增生之外未见其他异常情况。2临床检查患犬体温38.5℃,呼吸21次/min,心跳73次/min,精神好,食欲正常,营养良好,左侧颈中部有一增生物,似鹅蛋大小,触之无热痛感,柔软有波动。局部消毒后行穿刺术,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流出。诊断为淋巴外渗。3治疗过程患部剪毛消毒,周围用1%普鲁卡因分5点封闭注射,3 min后用手术刀在肿胀正中部切开约5 cm切口…  相似文献   
78.
含有猪细小病毒SC1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的重组质粒pPNS1通过EcoR Hind双酶切后,回收NS1基因,将其亚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NS1,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中,通过IPTG的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NS1蛋白高效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细菌总蛋白的26.7%。并确定了NS1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IPTG终浓度为0.6mmol/L,诱导时间为3h。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作为二抗,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PA-NS1-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31.3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待检血清D490>0.32,且待检血清D490/阴性血清D490>2.0。  相似文献   
79.
从四川省某自然保护区2014年5月送检的一只死亡青年扭角羚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杆菌,并对该分离株进行了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菌株纯培养后,通过菌落PCR方法扩增16SrDNA,并测定PCR产物序列,结合16SrDNA测序结果及生化特性,确定该分离株的生物学分类,然后利用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了该菌的耐药情况。将该菌株16SrDNA测序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它与弗格森埃希菌相似度超过99%,结合菌株生化试验结果,确定该菌株为弗格森埃希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此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他啶、丁胺卡那等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80.
为有效监测四川某地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采自该地区不同区域的8个猪场的7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对12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阿莫西林、红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82.86%,敏感性最高的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率分别为82.86%、60%,所有菌株耐药性至少3耐,最高达11耐,51.43%呈7耐以上,共39种耐药谱型.由此可见,该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耐药程度严重.故筛选有效抗生素,采取必要措施防治此病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