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为研究牦牛肠黏膜源屎肠球菌G2对健康小鼠肠道微生物、形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CON)、热灭活菌组(EHK)、活菌组(ENT)3个处理组,每组8只C57BL/6小鼠,共计24只。CON组、EHK组、ENT组于正式试验期第1、2、4、6天按0.1 mL/只分别灌胃M17培养基、热灭活菌液和活菌菌液,灌胃前无菌收集小鼠粪便进行乳酸菌总菌计数,第8天处死小鼠取样。结果表明:ENT组乳酸菌总菌数量在第3、5天显著大于CON组与EHK组(P <0.05);各组小鼠结肠病理学评分无显著差异,但ENT组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ON组与EHK组(P <0.05);各组间肠黏膜免疫因子Reg3β、Reg3γ和MUC2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TNF-α表达量ENT组显著低于CON组(P <0.05)。综上可知,牦牛源屎肠球菌G2可能为一种肠道过路菌,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肠道乳酸菌的总数,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善肠道形态和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本试验菌源取自肉牛瘤胃液,首先用酪蛋白水解圈法初选出16株产蛋白酶菌株,综合HE值和蛋白酶活性,选出一株蛋白酶活性最高A18作为后续试验菌株,该菌株蛋白酶活为415.82 U/mL,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此菌株为米曲霉菌。单因素试验确定接种量为4%、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60 h,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及多次重复试验,得出接种量4%、温度29℃、时间55 h为其最佳产酶条件,最高酶活达527.57 U/mL,比优化之前提高了2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小肽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及消化道小肽转运载体1(PepT1)mRNA表达的影响,为小肽在牦牛日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36头体重((180.98±20.57)kg)相近,健康的麦洼公牦牛,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小肽添加水平为0、0.75%、1.50%、2.25%的全混合日粮。预饲期30 d,正试期80 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体重,每日饲喂时记录每头牦牛的喂料量及剩料量。试验最后一周,连续3 d收集每头牦牛的饲料及粪便样品,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同时,每组选取5头牦牛采集颈静脉血并制备血清,测定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试验结束后,将每组采血的5头牦牛屠宰,立即取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织中PepT1 mRNA的表达量。【结果】(1)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料重比(F/G)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以2.25%组牦牛的生产性能表现最优,其DMI和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75%组(P<0.05),而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75%组(P<0.05)。(2)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日粮有机物(OM)和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呈二次曲线上升(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线性升高(P<0.01),以2.25%组消化率最高;各处理组中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线性降低(P<0.05),而尿素氮(UN)含量线性升高(P<0.05),总蛋白(TP)含量有线性升高的趋势(P<0.10),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含量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小肽对牦牛血清中IgG、IgA和IgM三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牦牛消化道中PepT1 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网胃、瓣胃、瘤胃、皱胃,且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消化道部位(P<0.05),而皱胃Pe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空肠和回肠(P<0.05);回肠、十二指肠、瘤胃、网胃、瓣胃的PepT1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瘤胃、网胃和空肠的PepT1 mRNA表达量均呈线性升高变化(P<0.05),但对瓣胃、皱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的PepT1 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小肽能够提高育肥牦牛的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肝功能,促进小肽在消化道中的转运吸收。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小肽添加水平为2.25%时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获得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的纯化条件,并探究在此条件下获得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HP-20、ADS-17的吸附与解吸特性,选择最优吸附树脂类型,对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进行洗脱浓度、上样体积和洗脱体积的筛选,之后利用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确定纯化条件,制备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采用盐酸-香草醛法测定纯化物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肼(DPPH·)和羟自由基(·OH)的体外清除率。结果表明:采用φ2.6 cm×30.0 cm玻璃层析柱,选择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90%(V/V)浓度乙醇为洗脱剂,上样体积480 mL,洗脱体积155 mL时纯化效果较好,纯化后原花青素B2含量由纯化前10.01 mg/g提升至13.82 mg/g,提升了36.06%;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水相和乙酸乙酯相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26.87、13.63,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为14.67。当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DPPH·、·OH清除能力分别为99.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华猪和长白猪从初生到60日龄不同肠段中3种β -防御素[β-防御素-1( pBD-1)、β -防御素-2( pBD-2)和β-防御素-3( pBD-3)]基因表达规律,并比较β -防御素基因在2个品种之间的表达差异.选取初生、20、40和60日龄的金华猪和长白猪各3头,屠宰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中添加小肽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养分降解率以及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3×5交叉设计,以底物的精粗比(40∶60、50∶50、60∶40)和小肽的添加水平(0、0.75%、1.50%、2.25%、3.00%)作为两试验因素,试验共1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发酵48 h后采集发酵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日粮精粗比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NDF和ADF的降解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1),以1.50%和2.25%水平效果较佳。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产气量(GP)和干物质(DM)、粗蛋白(CP)的降解率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2)随日粮精粗比的升高,pH逐渐降低(P<0.01),微生物蛋白(MCP)合成量逐渐升高(P>0.05),且50∶50和60∶40无显著差异。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pH和MCP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以2.25%水平最高。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氨态氮(NH3-N)浓度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挥发性脂肪酸(VFA)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在3种精粗比条件下,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乙酸与丙酸比(乙/丙)和乙酸、异丁酸、异戊酸比例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以1.50%水平时乙/丙最小,乙酸比例最低,2.25%水平时异位酸比例最高。综上所述,日粮精粗比和小肽添加水平对体外产气量、养分降解率和发酵参数有着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精粗比为50∶50和60∶40时效果较好,小肽的添加水平以1.50%和2.25%为宜。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全放牧饲养与舍饲育肥2种饲养方式对牦牛肉的理化性质、营养品质以及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安全牦牛肉的生产和制定优质牦牛肉的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择4头舍饲育肥100 d、平均体重(243. 00±21. 43) kg的麦洼公牦牛和6头全放牧饲养、平均体重(297. 17±65. 65) kg的麦洼公牦牛,屠宰后取背最长肌与后腿半腱肌,测定其理化性质、营养品质及卫生安全指标。结果:舍饲育肥牦牛肉的pH_(24 h)显著高于全放牧牦牛肉(P<0. 05)、蒸煮损失率和红度值(a*值)极显著低于全放牧牦牛肉(P<0. 01),而2种饲养方式牦牛肉的pH_(45 min)及滴水损失、亮度值(L*值)和黄度值(b*值)无显著差异(P>0. 05),饲养方式对牦牛肉干物质、粗蛋白和灰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 05);背肌和腿肌2个部位牦牛肉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 05);在卫生安全指标方面,2种饲养方式牦牛肉中均未检出兽药残留以及重金属铬、镉和汞,挥发性盐基氮以及重金属砷和铅的含量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研究表明,舍饲牦牛肉与放牧牦牛肉的营养品质无差异;舍饲牦牛肉有更高的pH_(24 h)值和更低的蒸煮损失,是更为优质的牦牛肉产品;两种方式生产的牦牛肉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均为优质安全的畜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暖季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140头,按年龄、性别组成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70头。补饲组在归牧后可自由舔食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照组不补饲,试验期为60 d,测定牧草中矿物元素含量、牦牛生长性能、泌乳母牦牛产奶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犊牦牛和青年牦牛总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 01);青年牦牛和成年牦牛日增重显著高于犊牛(P0. 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泌乳牦牛产奶量无显著变化(P0. 05),7,8岁泌乳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5岁以下泌乳牦牛(P0. 05)。说明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给牦牛适当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能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日增重,而犊牦牛和青年牦牛的补饲效果优于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添加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对舍饲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年龄为4周岁左右、体重水平相当、健康状况良好的麦洼牦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TMR全混合日粮)、试验Ⅰ组(TMR+1%酵母培养物)、试验Ⅱ组(TMR+0.75%小肽)和试验Ⅲ组(TMR+1%酵母培养物+0.75%小肽)。结果表明:(1)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舍饲育肥牦牛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其中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的OM、CP、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87%、13.79%、17.52%、11.19%。(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DMI)、平均日增重(ADG)和F/G差异极显著,试验Ⅰ、Ⅱ、Ⅲ组DMI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20%、6.51%、12.20%;ADG分别提高25%、10.74%、28.09%;F/G则分别降低了11.74%、5.39%、13.26%(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素氮(UN)、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球蛋白(GLB)差异不显著(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TP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3.02%、7.55%、18.48%;ALB分别提高了12.04%、5.41%、12.23%(P<0.05)。综上所述,小肽与酵母培养物组合可提高舍饲牦牛的生产性能与养分表观消化率,并改善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