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热稳定脱脂米糠(HDRB)中蛋白质已严重变性,采用常规方法很难提取其中蛋白质。本研究其目的在于评价不同碳水化合物酶和蛋白质水解酶组合在HDRB蛋白质提取的作用,以及利用响应曲面方法优化蛋白质提取组合条件。结果发现使用果胶酶P-Ⅱ处理HDRB,继后对其残渣进行蛋白酶P处理,蛋白质提取率可达到80%。采用中心成分回归设计进一步对果胶酶P-Ⅱ、蛋白酶P、水糠比、温度、pH、提取时间进行RSM优化,最大蛋白质提取率可达到89%。本研究为合理利用米糠蛋白及利用米糠蛋白制备功能性短肽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机体防御氧化损伤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金属醇,能专一性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在维持氧自由基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生物体内两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布、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两株干酪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人体消化道环境中,对2株干酪乳杆菌耐酸、耐胆盐和耐NaCl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株干酪乳杆菌在pH值为2.5~4.5的人工胃液或人工肠液中作用3h后均能生长,活菌数达到1010个/mL左右.此外,在胆盐浓度为2.5g/L或高盐浓度比例为7.5%的条件下亦能正常生长.该研究表明,这2株菌株在人体或动物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益生菌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阿坝州高原冷水鱼为原料,研制了一种麻辣川味鱼肉松的加工方法,并对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先以酱油、盐、味精的添加量及烘炒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实施正交优化设计,对产品进行感官评价,检测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结果得出:当添加酱油为3%、食盐为1.5%、味精为0.5%,炒松时间为15 min时,制得的鱼肉松的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营养因素与蛋白质周转(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有关营养因素对蛋白质周转的影响做了综述,主要讨论了营养水平、蛋白质和能量采食量、氨基酸平衡、饲粮纤维素及补偿生长与蛋白质周转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部分营养因素对蛋白质周转影响的机理,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探讨鸡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在体外对锌-65摄取量作为评定鸡体锌营养状况指标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在体外对锌65摄取随饲粮中锌水平提高而下降,二者分别与饲粮中锌水平呈负相关(r=-0.684,-0.315);而锌-65摄取量随饲粮中钙水平提高而增加。与评定鸡体锌营养状况常用指标比较,血细胞在体外对锌-65的摄取作为反映饲粮中含锌状况的指标有较好的灵敏度,且不受血浆中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而血浆蛋白对锌-65摄取灵敏度较差。  相似文献   
7.
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多重PCR检测还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的基因,对高效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作者对近来多重PCR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食品非致病微生物及相关环境食品微生物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E.coliMG1655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sodC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SacI和KpnI酶切及PCR扩增鉴定,并对sodC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试验成功克隆了sodC基因,获得的基因与报道的sodC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9.6%,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据国外报导,种蛋贮存时间对鸡的生长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国内少见报导。为了摸清其规律,1985年4—6月在广西农学院养鸡场进行了这一试验。一、材料与方法用广西三黄鸡地方品种,从4月6日开始到4月17日共用种蛋470枚,在蛋上标明集蛋日期,同时存放在同一蛋库内,温度17—23℃,相对湿度为70—75%,入孵前同时,称取蛋重,17日下午同孵在一台孵化机内。种蛋19天落盘,落盘时在十分钟内装入系谱孵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全放牧饲养与舍饲育肥2种饲养方式对牦牛肉的理化性质、营养品质以及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安全牦牛肉的生产和制定优质牦牛肉的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择4头舍饲育肥100 d、平均体重(243. 00±21. 43) kg的麦洼公牦牛和6头全放牧饲养、平均体重(297. 17±65. 65) kg的麦洼公牦牛,屠宰后取背最长肌与后腿半腱肌,测定其理化性质、营养品质及卫生安全指标。结果:舍饲育肥牦牛肉的pH_(24 h)显著高于全放牧牦牛肉(P<0. 05)、蒸煮损失率和红度值(a*值)极显著低于全放牧牦牛肉(P<0. 01),而2种饲养方式牦牛肉的pH_(45 min)及滴水损失、亮度值(L*值)和黄度值(b*值)无显著差异(P>0. 05),饲养方式对牦牛肉干物质、粗蛋白和灰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 05);背肌和腿肌2个部位牦牛肉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 05);在卫生安全指标方面,2种饲养方式牦牛肉中均未检出兽药残留以及重金属铬、镉和汞,挥发性盐基氮以及重金属砷和铅的含量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研究表明,舍饲牦牛肉与放牧牦牛肉的营养品质无差异;舍饲牦牛肉有更高的pH_(24 h)值和更低的蒸煮损失,是更为优质的牦牛肉产品;两种方式生产的牦牛肉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均为优质安全的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