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试验选用84头体重接近10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DLY)阉公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研究在NRC(1998)标(准对照组)和荣昌猪饲养标(准试验组)2种饲粮条件下,营养水平对DLY生长肥育期血液胰岛素、背最长肌IMFc、AMPI、R含量及ACC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荣昌猪饲养标准下,各阶段试验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50kg时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②试验组背最长肌cAMP水平50kg时低于对照组(P<0.01);IR含量80kg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2.
1 污染的环境因素(水、土壤、空气)对奶牛健康和原料奶质量的影响评估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养殖区域布局不合理,养殖场靠近其他污染源及人畜混居普遍存在;养殖场粪尿无害化处理比例太小;小城镇与农村聚居点产生大量生活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导致的工业污染严重;许多大中城市郊区与农村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存放地,使我国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对奶牛场及周围环境(空气和土壤)及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这些污染在直接危害人和动物健康以及生产活动的同时,也会危害饲草料而间接降低原料奶的质量,进而危及群众健康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3.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Ⅰ组(试验组)饲喂复合酵母培养物;Ⅱ组(阳性对照1)饲喂进口酵母培养物饲料;Ⅲ组(阳性对照2)饲喂国产酵母培养物饲料;Ⅳ组(空白对照)正常饲喂,不投喂任何添加剂。[结果]同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日产奶量相对提高1.07kg/(头·d)(P〉0.05),体细胞数下降率提高10%,乳脂率相对提高0.08%(P〉0.05)。[结论]复合酵母培养物在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体细胞数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85.
试验采用体外乳腺组织培养,乳腺组织来源于一头健康的泌乳奶牛,黄花蒿提取物冻干粉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2.5、5和10mg/l四个组。结果表明:三个黄花蒿提取物处理组均增加了乳腺上皮细胞中CLA的含量,同时增加了SCD酶去饱和酶指数,说明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增加乳腺上皮细胞中CLA的含量是因为增加了SCD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6.
试验的目的是在卢德勋2001年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在奶牛粗饲料中建立新一代分级指数(gradingindex2008,GI2008),并用GI2008、GI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对4种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比较。根据公式分别计算4种粗饲料的GI2008、GI2001和RFV值。结果表明,4种粗饲料(苜蓿干草、玉米青贮饲料、羊草、玉米秸秆)的GI2008值分别为145.50、108.44、20.10和12.09MJ/d;GI2001值分别为32.11、19.70、9.39和3.98MJ/d;RFV值分别为109.20、100.12、91.55和69.93MJ/d。三者对粗饲料品质划分次序一致。GI2008和GI2001对粗饲料品质分级均优于RFV,二者比较,GI2008与GI2001均能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评定,GI2001值(X,MJ)与GI2008值(Y,MJ)存在如下回归关系:Y=5.1669X-12.683(R2=0.9463,P〈0.0001,n=4)。结果提示,在实际应用中,GI2001指标简便易行,而GI2008主要用于研究目的,科学性比较强。在今后的研究中使用GI2008能更准确而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划分。  相似文献   
87.
88.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证实,氧化应激成为困扰围产期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问题,在诱发奶牛乳腺细胞破坏或功能障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主要是由于动物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导致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衡所致,且持续的氧化应激可通过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来攻击细胞,干扰其正常代谢、增殖和分化,并可能进一步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形成瀑布式效应,造成乳腺细胞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且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对抗外源性刺激和氧化损伤的主要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围产期奶牛乳房炎、机体氧化应激的自我调控机制,对于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能够维持机体健康、发挥正常的泌乳功能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稳定事关中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界和农业气象研究界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评估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科学角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涉及的气象资源、土地资源、农业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作物生长和经济产量形成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业、养殖业不同产业行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中一些趋势性变化因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而异,例如温度和CO2浓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不同作物和不同时相而异,反之,极端性气候/天气事件对农业不同行业的生产都显得危害很大,而气候变化中区域性干旱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甚为复杂,一些气候变化因子的实际影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90.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条件下,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数量的变化。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动物自身前后对照法,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含量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升高,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均增加,但当饲粮NFC/NDF比升至2.58时,与其他试验期相比,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②牛链球菌的数量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到第Ⅳ期又恢复到第Ⅰ期的数量。结果提示,当奶山羊发生SARA时,瘤胃牛链球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对低pH值敏感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急剧下降,而耐酸性的埃氏巨型球菌数量表现为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