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综述了营养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及途径,并具体探讨了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胆固醇、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金属元素等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作为外部因子,营养物质与基因表达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互作.营养素不但可作为代谢过程的底物、辅酶或辅助因子.而且它们可对许多编码蛋白质、酶、载体、受体和结构物质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养分种类和摄入量可通过对基因的转录、mRNA的加工、翻译及定位来影响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质合成,进而调控代谢过程,控制营养需要和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33.
研究番茄渣单贮或混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今后在奶牛科学养殖中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试验选择体重、泌乳期、胎次和产奶量相近且健康无疾病的30头泌乳前中期荷斯坦奶牛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嘉益奶牛养殖合作社进行为期5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番茄渣经过单贮或混贮(分别与梨渣、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混贮)后用于奶牛日粮中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可有效的降低玉米青贮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乳蛋白率(P<0.05)、乳脂率(P<0.05)和奶牛产奶量(P<0.05),提高养殖效益。番茄渣单贮或混贮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并可作为一种非常规饲料资源在奶牛业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奶牛群体改良(dairyherdimprovement,DHI)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 150头不同年龄、胎次、泌乳阶段的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为期 8月(2009年 6月-2010年 1月)的试验。第 1月为第 1期,不进行调整;第 2~4月第 2期,进行第 1次调整;第 5~7月为第 3期,进行第 2次调整;第 8月为第 4期,为调整后的观察期。饲粮配方和饲养管理的调整结合试验期内内蒙自治区古巴盟地区气候条件及 DHI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记录产奶量,通过 DHI软件计算 305d产奶量、305d成年当量,预测最高日产奶量及其出现时间,采集的奶样测定乳脂蛋比。结果表明:应用 DHI体系能够显著提高 305d产奶量和 305d成年当量(P<0.05),显著提高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缩短其出现时间(P<0.05),改善乳脂蛋比。结果提示,在内蒙古自治区古巴盟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应用 DHI体系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5.
为了完善二代GI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以粗饲料GI和产奶水平为参数的预测奶牛日粮科学精饲料给量模型。试验选取36头健康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3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含4头奶牛。第1大组的粗饲料为黄贮,精、粗饲料比分别为55:45、57.5:42.5、60:40.标记为A1、A2、A3;第2大组为黄贮加羊草,精、粗饲料比分别为55:45、57.5:42.5、60:40,标记为B1、B2、B3;第3大组为全株玉米青贮加羊草,精、粗饲料比分别为55:45、57.5:42.5、60:40,标记为C1、C2、C3。研究不同粗饲料水平以及不同精料给量下,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精料比例的增加,乳蛋白、乳糖和产奶量呈上升趋势.而乳脂呈下降趋势;精、粗饲料比对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成分有一定的影响(P〉0.05);随着粗饲料品质(GI)的提高,乳脂和产奶量呈上升趋势,乳蛋白和乳糖呈下降趋势,但是对乳脂、乳蛋白和乳糖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产奶量的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6.
红敏  高民  卢德勋 《饲料研究》2012,(7):1-3,24
试验在测定内蒙古地区奶牛常用的4种粗饲料,苜蓿干草、玉米青贮、玉米秸秆和羊草的纤维成分的基础上,通过体外发酵实测了4种粗饲料48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和可发酵纤维指数(FFI),并使用滨州颗粒度分级筛和相关公式计算出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3种指标评定结果并不完全一致,FFI将纤维中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2个部分,通过比例关系结合起来一并考虑,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纤维的品质,而peNDF通过它与唾液分泌和瘤胃pH的关系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乳脂率。由此证明peNDF是一个评定粗饲料质量的重要参数,但有待进一步研究peNDF在奶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浓度Leptin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主要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在有催乳素(PRL)(1μg/mL,+)和无PRL(0μg/mL,-)条件下进行,均以无Leptin组为对照组,10、100、1 000 ng/mLLeptin组为处理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奶牛乳腺细胞中α-酪蛋白(α-CN)、β-酪蛋白(β-CN)和β-乳球蛋白(β-LGB)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无PRL条件下,Leptin未促进、甚至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α-CN和β-CN基因的表达;有PRL条件下,Leptin极显著促进二者表达(P<0.001),以100 ng/mL处理组效果最显著;无论有、无PRL,Leptin均促进β-LGB基因的表达,但有PRL条件下,1 000 ng/mL处理组显著抑制β-LGB基因表达(P<0.001)。结果显示,有PRL条件下,Leptin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主要乳蛋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8.
奶牛精饲料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日粮的营养水平,而奶牛日粮营养品质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鲜乳品质等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用于评定奶牛精饲料和日粮品质及日粮营养平衡度技术的方法还较少。针对于此,本文介绍了奶牛精饲料品质、日粮营养平衡度和营养品质评定的新方法,并对新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9.
试验研究了锡林郭勒地区典型草原夏季不同月份(7、8、9月),单一和混合牧草瘤胃体外发酵甲烷、氢气、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估测放牧绵羊甲烷排放及其减排策略制定奠定基础依据。体外发酵瘤胃液供体选择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湘东黑山羊。通过48h体外模拟发酵试验,测定总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7、8、9三个月试验期间,随着牧草生长成熟,挥发性脂肪酸、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产量都有所下降,其中8、9两个月份混合牧草甲烷产量与7月份相比,下降显著(P0.05)。单一牧草同月份之间差异不显著。干物质消失率表现为羊草的平均干物质消失率最高,针茅的平均干物质消失率最低,随月份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混合牧草的乙酸、丙酸和乙酸/丙酸比值随月份增加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9月份和7月份相比,差异显著(P0.05)。单一牧草的乙酸、丙酸和乙酸/丙酸比值变化,随着羊草、针茅生长,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40.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的试验设计,选取16只3月龄断奶并已去势的苏尼特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前各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于试验羊活重达10.79±0.49、20.73±0.70、28.54±0.57、(38.19±2.85)kg时屠宰,采集背最长肌(LD)和股二头肌(BF)样品后测定肌内脂肪(IMF)含量、肌肉组织LPL和HSL活性,并分析不同体重阶段酶活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体重的增加,IMF含量逐渐增加,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部位肌肉间的IMF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肌肉组织LPL和HSL活性均随体重增加逐渐降低,不同发育阶段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LPL11kg时酶活显著高于后三个体重阶段(P<0.01),但LD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9kg体重时酶活降到最低,极显著低于前两个体重阶段(P<0.01),38kg时又开始升高,但与29kg时差异不显著(P>0.05)。LD中HSL酶活最低值出现于21kg体重阶段,而BF在29kg时HSL酶活性最低,二者都极显著低于11kg时的酶活(P<0.01)。不同肌肉部位间LPL活性在11kg时BF显著低于LD(P<0.05),29kg时极显著高于LD(P<0.01),其它两个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11~29kg不同肌肉部位HSL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38kg体重时BF中HSL活性极显著高于LD(P<0.01)。③BF和LD中LPL酶活在11~38kg期间与IMF含量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2(P=0.003)、-0.864(P<0.001)。BF中HSL与IMF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LD中HSL与IMF含量呈负相关(-0.850,P<0.0001)。结论:LPL和HSL是IMF沉积的重要参与者,对IMF的沉积有显著的影响。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趋势与肌内脂肪沉积基本一致。11~38kg体重阶段肥羔LD和BF中肌内脂肪合成与分解代谢达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