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牛腿山羊与槐山羊杂交一代的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牛腿山羊与槐山羊的经济杂交效果.在屠宰前两个月,对杂种一代和槐山羊羯羊进行补饲,经屠宰测定试验表明杂种一代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方面优于槐山羊;同时杂种一代羊在改进羊肉的质量和提高蛋白质含量方面,也显示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复制效率和致病力的分子基础,作者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针对VP2上2个重要的氨基酸位点(222和279),修饰和拯救了相应的2株突变病毒,并研究了突变病毒在体内外的生物学特性.复制动力学数据显示,VP2的222位由酪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可将IB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复制滴度提高6倍以上,而279位氨基酸对病毒复制效率无显著影响.SPF鸡的感染试验显示,222位和279位氨基酸与IBDV的致病力没有关系.本研究首次报道了VP2 222位和279位氨基酸与IBDV复制效率和致病力的关系,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IBDV的基因功能,也将为新型IBDV疫苗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3.
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Gt株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P2基因,经EcoR Ⅰ/Sal Ⅰ酶双酶切处理后与经相同酶切处理的pET30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将酶切、PCR及序列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转化E. coli DE3菌,经IPTG诱导,表达的VP2蛋白通过Ni-NTA树脂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血清,并对其进行间接ELISA、IFA和Western blot分析.SDS-PAGE分析表明,在IVFG诱导下成功表达了约为50 kDa的His-VP2融合蛋白;间接ELISA检测制备的兔抗血清效价在1:25 600以上;IFA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其可特异性结合真核表达的VP2蛋白以及IBDV全病毒.研究结果提示,免抗VP2血清可用于VP2蛋白及病毒的检测,为进一步研究IBDV分子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4.
试验提取CEF细胞总RNA,运用SMART和LD-PCR技术合成cDNA,通过同源重组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GADT7,转化酵母菌Y187,构建cDNA表达文库.文库滴度高达6.94× 107 cfu/mL,重组率达100%.随机挑选10个克隆进行测序,全部为原鸡序列.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重要禽源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提取生长状态良好的MDCC-MSB1细胞的mRNA,以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Oligo dT primer为引物反转录,合成双链后连接Adapter。分级纯化后,通过BP重组反应构建入门文库,滴度为1×105 CFU/mL,文库总容量为1.1×106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1190 bp,阳性重组率为100%。入门文库扩增后提取质粒,通过LR重组反应转化为表达文库,平均滴度为1×105 CFU/mL,文库总容量为1.2×106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1087 bp,重组率为100%。构建的表达文库具有较高的质量,为研究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受体及其细胞嗜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病和免疫抑制病。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鸣场分离到一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PCR和电镜鉴定,将该株病毒命名为HLJR090l。克隆HLJR0901主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gp90,并进行了序列分析。HLJR0901与我国早期分离的南方毒株HA9901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美国和台湾的某些毒株同源性较高。HLJR0901的TCID50为10^52/mL。通过绘制复制动力学曲线对HLJR0901在cEF细胞上的增殖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d6和d7REV增殖的滴度最高。该研究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调查,为后续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REV流行病学资料,也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为揭示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特别是降低田面水中氮素浓度、防控水稻氮素面源污染的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水稻产量、吸氮量、田面水中氮素形态及浓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和吸氮量分别增加 2.9%和10.5%,且有一定的增加单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作用。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处理施肥后初期(基肥后 1~7 d,分蘖肥后 1~5 d,穗肥后 1~3 d)田面水中 TN、NH 4+-N、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低 10.6%、11.1%、5.4%,但二者田面水中TN、NH 4+-N、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二者田面水中NH 4+-N/TN、NO3--N/TN没有差异。因此,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和促进氮素吸收的作用,同时会降低稻田田面水中氮素浓度,是一种可以用于防控稻田氮素流失,并能保障水稻产量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38.
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为内参基因,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外源基因拷贝数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针对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双标准曲线,并对重组酵母基因组中外源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拷贝数进行同时定量检测,外源基因与内参基因起始模板拷贝数的比值即为外源基因在重组酵母菌株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结果表明,2条标准曲线在101~108拷贝·μ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及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对60株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筛选到38株单拷贝插入菌株和22株多拷贝插入菌株.本研究所建立的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方便、高效,可用于重组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A节段3'-UTR是否影响IBDV的复制,本实验应用融合PCR技术将IBDV弱毒Gt株A节段的3'-UTR替换为超强毒Gx株的相应区段,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拯救嵌合病毒r Gt-Gx3'UTR,对拯救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嵌合病毒拯救成功,Gt株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既能识别Gt株的3'-UTR,也能识别超强毒Gx株的3'-UTR。通过比较嵌合病毒与亲本病毒的体外复制曲线,表明3'-UTR能够影响IBDV的复制。3'-UTR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表明其可能是以特定的二级结构而非一级序列发挥其功能。本研究为认识IBDV复制特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吸烟者中有很多人对尼古丁成瘾(nicotine addiction)或依赖(nicotine dependence)。尼古丁成瘾及由此而引起的副作用是对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又一威胁。该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尼古丁成瘾或尼古丁依赖取得的成果作一综述,以期对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