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两种方法测定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比较~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渗入法和BrdU-ELISA方法测定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分离健康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非特异刺激因子刀豆素A(concanavalinA,1.0,0.5,0.25,0.125,0.0625,0.0313,0.0156,0.0078,0.0039μg/孔)培养,分别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细胞,测定刺激细胞和对照细胞的每分钟脉冲数cpm或光吸收值OD,计算刺激指数SI和光吸收值差△OD,统计学方法分析SI和△OD的相关程度。同样的方法测定羊试验感染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后,在感染早期阶段(PIWO-PIW4)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抗原-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ESP,5μg/孔)刺激下的增殖。结果表明,刺激指数SI和光吸收值差△OD在两个试验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和0.924,SI和OD用均呈强正线性相关。BrdU-ELISA方法无同位素放射物,且敏感、快速、方便,和~3H-TdR渗入法一样可以用于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2.
1994年年底,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寄生虫免疫学研究室主任布拉尔博士来我校做了有关反刍动物肝片吸虫病防治研究的学术报告。现将其报告内容以及有关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及综述如下。 一、概述 肝片吸虫病是全球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动物胆管内,引起肝炎和胆管炎,以致幼畜生长发育受阻,成年役畜体弱无力,奶牛产量下降,肉牛产肉率降低,母畜受胎率不高,  相似文献   
133.
用γ^33P对引物进行标记,对来自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的片形吸虫(Fasciola)的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基因(pcox1)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及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76个虫体均成功地扩增出约450bp的基因片段;SSCP分析显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样品在pcox1的SSCP带型上存在多态性;代表性样品的测序结果表明,其碱基序列存在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我国片形吸虫pcox1序列种内变异不明显,种间变异显著.表明cox1序列可以作为片形吸虫分类鉴定中一个可靠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4.
用大片吸虫成虫FG0018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序列对NCBI数据库进行Blastn比较,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运用网上数据库资源,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将目标序列进行搜索、处理、拼接、延伸,得到的最后重叠群(contig,命名为FG0018C0N)与肝片吸虫卵壳蛋白B2序列(GenBank:M93025)相似性很高,用DNASTAR、SEQMAN程序和Blast2程序分析FG0018CON,推测其开放阅读框为930bp,编码310个氨基酸,蛋白质的特点及跨膜区预测其编码蛋白可能属于核蛋白,疏水性分析表明其编码一疏水蛋白.FG0018CON基因与肝片吸虫卵壳蛋白基因有100%的相似性,310个氨基酸与之有91%的一致性.经RT-PCR、酶切验证并cDNA测序,结果证明FG0018C0N序列可能是大片吸虫的卵壳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35.
由爱德华氏细菌引起的肠败血症(ESC,又称爱德华氏病)是影响斑点叉尾养殖最大的疾病。为快速和准确的诊断该疾病,本研究以NCBI公布的爱德华氏细菌eip基因(GeneBank登录号为AF037441)为模板序列,设计种特异性诊断引物,成功建立了用于斑点叉尾肠败血症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从发病斑点叉尾脑、肝、脾和肾组织中检测到爱德华氏菌,检测的最低量为21个细菌;同时,该诊断方法与I型荧光假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豚鼠气单胞菌及海豚链球菌等常见水产病原菌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斑点叉尾肠败血症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6.
反刍动物肝片吸虫病在世界范围内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研制疫苗进行防制。本文介绍动物肝片吸虫病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表现形式,对保护性免疫应答效应机制和寄生虫免疫逃避机制展开讨论,阐述选择疫苗候选抗原的不同策略,最后探讨研制抗肝片吸虫疫苗所受到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7.
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两年来,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流行,造成鱼苗100%死亡;成鱼损失也高达30%~80%不等。为确定该病病原,对广西南宁、合浦两地患病斑点叉尾鮰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从中分离到两株(NN和HP)G-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腹腔注射感染可引起健康斑点叉尾鮰100%死亡,浸泡感染可引起30%~55%死亡,并且感染发病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两株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均与国外报道的鮰爱德华氏菌参考菌株(JCM1680)相同;两株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JCM1680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99.3%。由此证实,NN和HP两株细菌为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其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  相似文献   
138.
为探究感染大片形吸虫后不同时间水牛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类型、占比及其感染后差异甲基化区域(DMR)涉及的功能及信号通路,本研究将大片形吸虫囊蚴经口灌胃感染8~10月龄水牛,分别于感染后3 d(J01)、10 d (J02)、28 d (J03)、42 d (J04)、70 d (J05)和98 d (J06)采集水牛脊髓,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WGBS)对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测序,测序数据经过滤筛选后,采用Bismark软件分析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类型及其占比(某种类型甲基化序列在该组全部可用测序序列中的占比以及该组某种C类型甲基化的数量在全部C类型甲基化中的占比),并采用weight methylation level对各组水牛脊髓基因组DNA 7个功能区域的甲基化进行聚类分析。WGBS测序结果经过滤后显示,平均每组测序长度为100.29 Gp,Q20%(质量值≥20的碱基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和Q30%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6组样品亚硫酸盐(BS)转化率均大于99%,表明WGBS测序结果准确可靠;各组样品DNA甲基化类型和占比的分析及统计结果显示,J...  相似文献   
139.
解读我国与欧盟在双壳贝类食品安全管理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我国与欧盟在贝类养殖海区划型、养殖过程监测、贝类卫生要求、贝类流通途径、要求以及贝类溯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旨在为完善我国贝类安全生产法规及管理体系,改善贝类食品安全现状,突破欧盟出口禁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