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林业   322篇
农学   471篇
基础科学   157篇
  482篇
综合类   856篇
农作物   198篇
水产渔业   112篇
畜牧兽医   423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本文报导了从桉树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的工艺。采用单罐提取,产品得率为30%左右;三罐组或五罐组逆流浸提,产品得率可达35%;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能调节蔬菜和果树的生长,对植物的病害和病毒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2.
乌兰布和地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在国家开发西北地区的大政策下,适合进行农,林,牧业开发,但是限于本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大的现状,开发要在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防护林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为本地区增选抗性强,生长快,见效快的灌木品种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需要,本试验选取了干旱地区常见的8种沙旱生灌木进行造林实验,选择出最适于该地区生长的灌木品种主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93.
运用AFLP技术估计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杂合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ana)无性系TB0 1×毛白杨 (P .tomentosa)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随机个体为材料 ,利用扩增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AFLPs)标记技术研究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30对不同的AFLP引物组合能够检测到毛白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范围为 9 10 %~ 30 19% ,平均为 18 71% ;而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范围为 1 39%~ 2 0 31% ,平均杂和水平约为 8 4 7%。因此 ,对于分离群体亲本杂合度来说 ,毛白杨平均杂合度为毛新杨的 2 2 1倍。  相似文献   
94.
“云南松胶合板材、纸浆材种源选择”是多性状综合评选,把生长与多用途选育结合。本材料取自1981年营造的种原试验林和部分天然林内,共选取13个产地,38件试材,作木材解剖,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含量等测定.经分析各种源间木材的各理化性状的差异达权显著水平.并获得与胶合板、纸浆材关系较密切的是种源间年均材积生长量(X1)、树干纹理通直度(X2)、木材密度(X3)、管胞长(X4)、纸浆得率(X5).根据性状遗传力(H2)及它们的经济重要性估算权重值(W),建立“两材”的种源综合选择指数方程:①I板=214.0571X1+0.29859X2+0.37736X3和②I纸=214.0571X1+0.06212X4+0.39278X5。按①和②综合选择式,评选出乐业、红河、双柏、双江、石屏、开远、富宁等8~10个适于“两材”高产优质种源,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47.3%,树干纹理通直率达87%~98%;单位面积上木材干物质重提高18.0%~49.6%,纸浆得率18.4%~49.7%。胶合板的抗压、抗弯强度等力学指标均有提高,胶合强度1.97~2.58MPa>0.8MPa(GB指标),手抄纸的耐破度,裂断长,撕裂度均达到观指标。使“两材”的种源选择建立在遗传型的基础上.同时为各生态区提出供选择的丰产种源。  相似文献   
95.
华北石质山区山茱萸人工林蒸腾特征及水分供求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于2005年及2006年主要生长季节(4-9月),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降雨量,分析华北石质山区15年生山茱萸人工林耗水规律及水分供求关系.结果表明:1)山茱萸人工林蒸腾量呈现出明显的日际变化或月变化特征.表现为4-5月逐渐升高、6月左右达到高峰值、7月以后逐渐降低.2005年及2006年4-9月蒸腾总量分别为265.3和194.9 mm,4-9月各月蒸腾总量占蒸腾总量的比例在2005年分别为10.7%、22.3%、21.6%、21.2%、12.9%和11.2%,在2006年分别为16.2%、20.2%、20.3%、17.9%、13.6%和11.2%;2)蒸腾与冠层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湿度及风速等微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α=0.01),偏相关系数表明,各月内影响蒸腾的最主要微气象因子都是冠层太阳总辐射;3)4-9月降雨总量与蒸腾总量的比值(R/Tr)>1.0,且除4月外,其他各月R/Tr也大于或接近于1.0,说明除4月外,降水可以满足山茱萸人工林蒸腾耗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
对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的4块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中约100个无性系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的测定,对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4363g/cm3,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木材基本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为0.82~0.91,属于受遗传控制较强的材性性状.对生长和材性的相关研究表明,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包括胸径、树高和材积)一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不同地点上表现为不同的正或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7.
采用GR3500型微电脑氧弹式热量计测试结果,蓝桉、直干桉、赤桉、圣诞树、新银合欢、铁刀木、刺槐等7个树种的干、皮生物质燃烧值均较高,3~4年生时主干材平均热值3800kcal/kg~4100kcal/kg,树皮热值3400kcal/kg~4000kcal/kg。  相似文献   
98.
99.
家禽骨质特性是家禽重要的经济性状指标,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类及动物骨代谢有显著影响。为了揭示影响家禽骨强度的主效基因,研究以体重较轻、体型较小的大围山微型鸡以及大型鸡种武定鸡为研究对象,和艾维因肉鸡作对比,通过检测骨强度以及骨骼中TNF-α基因的表达量,研究TNF-α基因的表达量对大围山微型鸡和武定鸡股骨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4~16周龄大围山微型鸡股骨强度均显著高于武定鸡和肉鸡(P0.05),且武定鸡股骨强度高于肉鸡;每一阶段大围山微型鸡股骨软骨中TNF-α基因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它两个鸡种(P0.05);相关分析显示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股骨强度指标呈负相关。可见,TNF-α基因对家禽的骨强度有重要影响,是影响家禽骨强度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0.
Most follicles undergo atresia dur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Follicular atresia is predominantly regulated by apoptosis of granulosa cells, but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apoptosis via the mitochondria‐dependent apoptotic pathway is unclear.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mitochondria‐associated gene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coactivator1‐alpha (PPARGC1A), 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 (NRF‐1), B‐cell CLL/lymphoma 2 (BCL‐2) and 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 played a role in follicular atresia through this pathway. The four mitochondria‐associated proteins (PGC‐1α, which are encoded by the PPARGC1A gene, NRF‐1, BCL‐2 and BAX) mainly expressed in granulosa cells.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PPARGC1A/PGC‐1α and NRF‐1 in granulosa cells increased with the follicular development.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gene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follicular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healthy follicles, the granulosa cell in atretic follicles had a reduced expression of NRF‐1, increased BAX expression and increased ratio of BAX to BCL‐2 expres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hanges of the mitochondria‐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in granulosa cells may lead to follicular atresia during goat follic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