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0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林业   662篇
农学   396篇
基础科学   286篇
  656篇
综合类   3608篇
农作物   397篇
水产渔业   339篇
畜牧兽医   1343篇
园艺   506篇
植物保护   32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了解獭兔在不同月龄毛囊和毛密度的变化,选择1~7月龄的獭兔为研究对象,通过活体取样,Sacpic法染色,对不同阶段切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表明:毛密度在1~3月龄处于平台期,无显著变化(P0.05);4~7月龄毛密度处于一个波形变动期,其中通过切片观察5~7月龄为全休止期;4~6月龄为换毛期。本研究摸清了毛密度的变化趋势、变化阶段、各阶段毛囊群特点,为獭兔取皮时间的确定及提高毛密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2.
银耳多糖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考察银耳多糖(TP)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肉质的影响,并与抗生素的效果进行比较.本试验采用单项分类设计,将24头去势杜×长×大仔猪[(10.01±0.65) kg]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恩拉霉素+硫酸抗敌素,ANT组)和银耳多糖组(TP组).结果显示:1)20 kg前TP组的平均日增重(ADG)略低于ANT组,此后显著高于ANT组(P<0.05);TP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各阶段的ADG,降低了全期料肉比(P<0.05).2)TP组血清IGF-Ⅰ浓度较ANT组不断提高,112 d达显著水平(P<0.05),且各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较之ANT,TP能显著提高各阶段淋巴细胞转化率(LTR)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浓度(P<0.01);与对照组相比,TP可不同程度地提高LTR以及血清IgG浓度(P<0.05).4)与ANT相比,TP能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和亮度L*值(P<0.05),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较之对照组,TP可显著提高眼肌面积和pH,降低黄度b*值(P<0.05).结果表明,TP可以提高生长肥育猪各阶段的生产性能,其促生长效果优于抗生素,并且还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肉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通过比较国外与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出中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存在培训对象单一、手段单一和内容单一等问题,结合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应该分人群、多形式、有重点的对策,以期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极香罗勒芳香油进行了萃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芳香油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芳香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类物质共34种,占总芳香油的46.47%;脂肪酸类3种,占总芳香油的34.61%;芳香族醚类化合物有3种,总芳香油的7.84%;酯类有2种,占总芳香油的3.91%;烃类2种,占总芳香油的1.86%。芳香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亚麻酸,占总芳香油的27.69%;其次是芳樟醇,占总芳香油的12.96%;其它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7.53%)、m-丁香酚(5.88%)。  相似文献   
135.
GPIT生物制剂在露地番茄上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了验证GPIT生物制剂在露地番茄上的应用效果,以苗床喷灌、泥浆蘸根移栽、叶面喷施等方法在露地番茄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成活率、产量因子、产量、品质和生物特性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说明GPIT生物制剂对露地番茄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善以及抗病、抗逆性的提高均有明显的效果。进一步证实,GPIT生物制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6.
以3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用^60Coγ射线辐照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在MR1、MR2代中才观察到广泛变异,其后代在育性、株高、抽穗期、千粒重、株型、蛋白质含量等方面者发生了明显变异,这些变异较单纯用组织培养得到的无性系的后代的变异频率更大,变异范围也更为广泛,并且从MR2中得到了几个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变异株系。  相似文献   
137.
在实验室观察了白虫小茧蜂的产卵行为,从化学及物理的角度探讨了寄主因素对白虫小茧蜂产卵的影响。这些寄主因素包括寻主利它素、寄主表皮的化学物质,显微结构和柔软性。实验表明:寄主表皮的柔软性是影响该小茧蜂产卵的关键因素。寻主利它素、寄主表皮的化学物质和结构均对产卵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8.
新疆两种野生葱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疆野生葱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中两个具有浓烈辛辣气味的种-长喙葱和滩地韭的组织浸提液对棉花,番茄等主要作物病害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长喙葱浸提液对镰孢菌,轮枝菌,丝核菌及疫霉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其10、20和50倍稀释液对丝核菌12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94%,80%,而其10、20倍稀释液对镰孢菌12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72.2%,滩地韭浸提液能抑制镰孢菌,轮枝菌的生长,但不影响丝核菌的生长,两类浸提液的抑菌效果均受温度影响。并随稀释倍数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长喙葱浸提液在4℃冷藏室内放置10d和在121℃条件下放置30min都会丧失长喙葱浸提液经透析去除小分子化合物,其上清液、沉淀都无抑菌作用,说明抑菌有效成分属小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9.
以异源微孢子虫对两种蝗虫进行了室内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有4种微孢子虫可感染东亚飞蝗,其中以杂拟谷盗微粒子虫感染率最高,达96.7%,玉米螟微粒子虫也较高,为92.3%,欧洲玉米螟微粒子虫和斜纹夜蛾微粒子虫对东亚飞蝗的感染率较低,分别为69.2%、43.5%;处理后30d,杂拟谷盗微粒子虫、玉米螟微粒子虫、欧洲玉米螟微粒子虫和斜纹夜蛾微粒子虫对东亚飞蝗的累计致死率分别为77.4%、92.3%、57.7%、47.8%。对黄脊竹蝗仅有杂拟谷盗微粒子虫和玉米螟微粒子虫可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100%、14.3%,但致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epatic portal interdicting on gastric mucosa of the liver cirrhosis rats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famotidine on gastric mucosa. METHODS: Fif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group A (healthy rats), group B (healthy rats with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group C (liver cirrhosis rats without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group D (liver cirrhosis rats with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and group E (liver cirrhosis rats without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and use of famotidine); The gastricfluid pH, gastric mucous content (GMC), gastric mucosa blood flow (GMBF) and the damage index of gastric mucosa (DIGM) of the every group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ove parameter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0.05). Compared with group A, GMBF of group C, D, and E were reduced (P<0.01), pH, GMC of group C, D and E were also reduced (P<0.05); DIGM of group C, D and E were increased (P<0.01). All the changes of group D were more obvious than those of group C (P<0.01);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the parameters between group E and group C (P>0.05). CONCLUSION: Hepatic portal interdicting can aggravate the gastric mucosa damage of the liver cirrhosis rat, and famotidine can protect against such gastric mucosa injury through improving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gastric muco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