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5篇
  免费   768篇
  国内免费   1590篇
林业   1545篇
农学   1972篇
基础科学   1306篇
  2559篇
综合类   4007篇
农作物   757篇
水产渔业   526篇
畜牧兽医   1776篇
园艺   407篇
植物保护   96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897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稻瘿蚊综合防治新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后,稻瘿蚊发生危害明显回升,损失相当严重。以大田试验示范为主,系统研究了新耕作条件下稻瘿蚊综合防治,首次总结提出“喷药除草、压低虫源、抓住晚秧、做好测报、挑治本田”的综合防治新技术体系。室内外试验和大田示范表明,应用草甘膦杀死越冬寄主游草,可显著减少虫源基数;灭线磷(商品名益舒宝)、氯唑磷(商品名米乐尔)是防治稻瘿蚊的高效药剂,抗蚊青占品种高抗稻瘿蚊。此外,合理利用杀虫植物、性引诱剂和天敌等亦是防治稻瘿蚊的重要措施。在面积达12.46万hm^2的示范推广实践中,本田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2.
金边瑞香花芽形态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金边瑞香花芽由顶芽发育而成,花芽分化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两个过程,分为未分化、开始分化、花序原基分化、小花原基分化、花瓣分化、雄蕊分化和雌蕊分化7个时期,分化的顺序是向心的;分化的临界期为5月中旬,分化时期长达7个月,花芽分化既持续又表现出两个分化高峰,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Testing of soil samples in greenhouse assays for suppressiveness to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s requires a considerable investment in time and effort as well as large numbers of soil samples. To make it possible to process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efficiently, we compared an in vitro growth assay with a damping-off assay using Pythium aphanidermatum as the test organism on tomato seedlings. The in vitro test compares the radial growth or relative growth of the fungus in soil to that in autoclaved soil and reflects suppressiveness of soils to the pathogen. We used soils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that had been farmed either organically or conventionally and into which a cover crop (oats and vetch in mixture) had been incorporated 0, 10, 21, and 35 days previously. We obtain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amping-off severities of tomato seedlings in damping-off assays and both relative and radial growth in vitro. In addition, radial and relative growth of P. aphanidermatum in the in vitro assa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veral carbon and nitrogen variables measured for soil and incorporated debris. We did not fi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arming systems for either growth measures of P. aphanidermatum or disease severities on tomato at different stages of cover crop decomposition. The in vitro assay shows potential for use with any fungus that exhibits rapid saprophytic growth, and is most suitable for routine application in suppressiveness testing.  相似文献   
64.
三七根结线虫病在云南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寄主反应和血清学试验将我国分离的16个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物及4个标准毒株(Fny、Lny,M和WL)区分为两个亚组。14个分离物及标准毒株Fny、M属亚组IDTL血清组,2个分离物及标准毒株Lny、WL属亚组ⅡToRS血清组。选用9科23种(或品种)植物进行寄主反应测定,发现茄科的心叶烟(N.glutinosa)、普通烟(N.tabacum cv.Xainthi-NC)及葫芦科的西葫芦(Cucurbita pepo)能将两亚组分离物区分开。采用法国和美国提供的8个单克隆抗体进行单、多克隆抗体夹心ELISA测定,能区分两亚组的分离物,首次证实在我国存在两个亚组的CMV分离物。  相似文献   
65.
陈京  胡伟贞 《植物检疫》1997,11(2):81-84
番茄环斑病毒(TmRSV),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的病汁液和PEG粗提纯液,经适宜温度或甲醛处理,均丧失侵染性而有抗原性。TmRSVPEG粗提纯液经60℃(水浴)处理10分钟或28℃7天,TRSV粗提纯液置25℃一个月,Ar-MV在40℃7天条件下均可做为阳性对照的灭活处理的最佳方案。可保存抗原性在7~12月以上。为了防止危险性检疫病毒的侵入,对入境种苗进行检疫,需建立快速、准确、标准化检疫程序,而在血清学快速诊断试验中,提供阳性对照,对提高判断准确率是必要的。因此,为了解决在诊断试剂中提供阳性对照但又不能使其检疫性病毒人为扩散这一重要问题,我们在研究三种外检病毒(TmRSV,TRSV,ArMV)的检验技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些灭活试验,用化学和物理方法钝化病毒,使其失去侵染性而保持抗原性,并应用于酶联诊断试剂盒中,本文报道了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6.
畜牧兽医站与屠宰场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畜牧兽医站依据《动物防疫法》、《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履行对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对防疫、检疫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对屠宰场防疫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并派出专职检疫员实施待宰动物入场检疫、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和检疫记录、有关防疫资料的核查和监督病害畜禽及其产品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67.
 以乳白期‘春星’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Chunxing’)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经钙调素(CaM)拮抗剂三氟拉嗪(TFP)、氯丙嗪(CPZ)各100 µmol·L-1 和钙通道阻塞剂异博定(Verapamil)100 µmol·L-1 预处理后再用乙烯(50 µL·L-1 )处理的草莓果实中微粒体“Ca2+-ATP酶活性、O2 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对微粒体膜O2 产生速率无显著影响,处理早期提高微粒体膜Ca2+- ATPase总活性,对MDA含量影响不大;后期加速微粒体膜Ca2+- ATPase总活性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MDA含量和线粒体膜Ca2+-ATPase活性。CPZ、TFP和Verapamil预处理降低了上述乙烯处理下Ca2+- ATPase活性和MDA含量,但对微粒体膜O 产生速率亦无显著影响,这说明细胞内Ca2+-和CaM 可能参与了乙烯诱导的膜Ca2+-ATP酶活性与膜脂过氧化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68.
荔枝冷害过程中果皮色泽、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糯米糍’荔枝果实在3 ℃和0 ℃条件下果皮的色泽和花色素苷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在0 ℃下14 d 时褐变指数迅速增大, 21 d 时已遭受不可逆的冷害。在冷藏过程中, 果皮的色泽指标a、L、C 值及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0 ℃下比3 ℃下降快。0 ℃下14~21 d , a、L、C 值分别下降了27.95 %、33.58 %和58.47 % , 而21 d 时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依次为采收时的18.08 %、35.99 %和41.64 %。说明冷害加速了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化, 促进了褐变进程的发生。果皮a、L、C 值与褐变指数、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P < 0.05) ,采用自动测色色度计可真实地反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69.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21、432(条/头),而对蛹的LD50、LD99分别为12、230(条/头).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斯氏线虫与长林小蠹3龄幼虫仅接触0.5h,每虫就可被侵入1.6条线虫,12h寄生的死亡率达到90%,24h寄生的死亡率为100%.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斯氏线虫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长林小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0.
葡萄品种浆果成熟期多样性及归类标准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郑州葡萄圃内260个鲜食和153个酿酒品种的浆果成熟期进行了鉴定评价。在郑州地区,最早熟的葡萄种质材料早莎巴珍珠6月29日生理成熟,果实发育期48d;最晚熟的种质材料大宝10月12日成熟,果实发育期144d,在其间的103d时间里不断有成熟的葡萄品种,表现了丰富的多样性。酿酒葡萄的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在8月中旬成熟,7月份和9月份成熟的葡萄品种所占的比例极少。果实发育期≤60d、61~80d、81~100d、101~120d、≥121d的品种次数呈正态分布,果实发育期81~100d的品种占收集品种的53.03%;果实发育期少于60d的极早熟品种和果实发育期多于120d的极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较少。早、中、晚熟品种按照浆果发育期进行归类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