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齐心  于延申 《吉林蔬菜》2016,(11):34-35
黑木耳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蛋白质、糖类、钙、铁及钾、钠、少量脂肪、粗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卵磷脂、脑磷脂、鞘磷脂及麦角甾醇等.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脑心血管病颇为有益,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22.
大棚黑木耳挂袋出耳的优缺点及立体栽培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木耳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蛋白质、糖类、钙、铁及钾、钠、少量脂肪、粗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卵磷脂、脑磷脂、鞘磷脂及麦角甾醇等。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脑心血管病颇为有益,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黑木耳中的胶质,还可将残留在人  相似文献   
23.
春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8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对产量的效应最大,其次是行粒数、穗粗、穗行数。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要有适宜的生育期,注重穗长穗重并举,注重行粒数、千粒重和穗行数的选育,对出子率和秃尖率可以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24.
正大球盖菇出菇期集中,鲜品易开伞、货架期较短,因此保鲜加工尤为重要,目前除鲜品外,还有腌渍品、干品为主流产品,深加工研究也在不断应用,加工品种在不断扩大。1低温贮藏通过低温来抑制鲜菇的新陈代谢及腐败微生物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产品的鲜度、颜色、风味不变。1.1人工冷藏利用自然和人工制冷来降低温度,以达到冷藏保鲜的目的。①短期休眠保藏:将新采集的鲜菇置于0℃的环境24小时使其菌  相似文献   
25.
玉木耳是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选育的食用菌新品种,名为玉木耳或白玉木耳,在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俗称竹耳。玉木耳以小兴安岭、佳木斯桦南地区、伊春地区品质上佳。玉木耳对产地环境要求极高,产量低,价格高,营养丰富,是替代黑木耳的又一珍贵食用菌,食用方法与黑木耳相同,泡发后食用。1形态特征玉木耳圆边、单片、小碗、无筋、肉厚,是木耳种植者追求的最佳品质。玉木耳状如耳朵,是一种新兴的可人工栽培的菌类。新鲜的玉木耳呈胶质片状,晶莹剔透,耳片直径4~8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纤细的绒毛,呈白色或乳白色。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硬而脆性,背面乳白色;入水后膨胀,可恢复原状,柔软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润的粘液。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  相似文献   
26.
本文研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中的有效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以玉木耳的乙醇粗提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其部分有效部位。玉木耳粗提物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当样品浓度在5 000μg/mL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阳性对照BHT相当;当样品浓度达到1250μg/mL时,虽然清除能力比BHT弱,但对羟基自由基也具有清除能力;当样品浓度高于2 500 mg/mL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阳性对照BHT相当。玉木耳乙醇粗提物的FRAP值虽然都低于阳性对照,但是总体看玉木耳的总还原能力很强;当样品浓度为1 250μg/mL时,总酚含量为22.1μg,提取率为3.91%;黄酮含量为6.257μg,提取率为6.26%。玉木耳的乙醇粗提物中含有总酚和总黄酮,且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总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7.
正食用菌和其它农作物一样,种子是保证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的关键。而影响菌种质量关键因素:一是菌源;二是制种技术。大球盖菇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菌种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球盖菇栽培的命脉,育菌技术程度直接影响到育菌成品率,是决定产量大小、菇体品质好坏、商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关键因素。大球盖菇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从国外引入的菌株,品种较少,各地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也选育分离出一些的民间种源。如: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28.
国内外农业推广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自从有了农业,就有了农业推广,这无疑强调了中外农业推广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实际上与农业和农村生活相关的有组织的推广活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推广”一词的实际使用,起源于1866年的英格兰,当时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首先采用“大学推广”系统:“推广教育”一词是剑桥大学于1873年首先使用的,用来描述当时大学面向社会到校外进行农业教育活动的教育创新。后来,“农业推广”一词在美国得到广泛使用,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的《史密斯-利弗法》给“农业推广”赋予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辣椒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分布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主要危害茎叶及成熟的果实。温室温度较高时,除危害辣椒外,还能危害茄子和番茄。症状识别①叶片受害病斑初为褪绿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病斑近圆形,而中间为淡灰色,其上轮生黑色小感染炭疽病的甜椒果面病斑圆形,上生许多黑色小点。辣椒炭疽病叶面病斑褐色中间灰色,上生黑色小点。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②果梗受害,产生褐色凹陷斑,不规则形,干燥时易干裂。③果实受害病斑呈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稍隆起的同心环纹斑,其生出许多黑色小点,周缘有湿润性的变色圈。果实被害…  相似文献   
30.
猴头菇野生资源丰富,可作为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来源。以采集到的2株野生猴头菇为材料,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鉴定,并开展生物学特性分析、驯化出菇试验和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株野生菌株均为猴头菇,蔗糖、酵母粉、KH2PO4 0.15%+MgSO2 0.1%分别为2个菌株通用的最适碳源、氮源和元素,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0~25℃。2株野生猴头菇均可驯化出菇,与栽培菌株相比,2个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较大,菇形好,肉质紧密,产量高。其中野生驯化菌株A的平均生物学效率高达110.43%。2个野生菌株的最优栽培模式均为棚内立体床架摆放式栽培。本试验结果可为猴头菇野生菌株的驯化栽培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猴头菇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