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153篇
基础科学   116篇
  148篇
综合类   920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356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讨不同处理方式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母猪便秘的效果,选用肉苁蓉、决明子、当归、大黄、厚朴、枳壳、蜘蛛香、熟地、黄芪和甘草等10味中草药按不同药物和用量配伍成复方制剂,采用水煎制成水剂、常规粉碎和超微粉碎法制成粉剂3种制剂形式,选取80头经产母猪(2~5胎次)、产前50天到产前20天、有严重或较严重便秘的母猪随机分4个处理组,对照组母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分别饲喂添加含0.5%的水剂、常规粉和超微粉中草药复方剂的基础饲粮。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对母猪便秘疗效明显,饲喂第8 d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超微粉碎法制成的方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2.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三九四九,冻破碓臼",说的就是过了小寒节气,就进入每年最寒冷的时节.以前,冬季是食用菌生产的淡季,但是随着栽培模式的变化、栽培设施的改进,现在隆冬季节的食用菌生产也能正常进行,特别是毛木耳和越夏香菇生产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针对隆冬气候特点,结合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实际,为食用菌生产提出几点生...  相似文献   
993.
周媛媛 《北京农业》2007,(24):70-73
以2005年6-7月宠物门诊就诊的皮肤病动物作试验对象,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后,对犬、猫螨虫病、真菌病、趾间皮炎和湿疹常见的皮肤病进行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吉林省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平台的组成、平台建设的技术原则,并提出了今后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为获得理想的SW人工抗原奠定基础。首先将SW与活性酯在70℃条件下反应制备季铵盐,然后将季铵盐与HSA冰浴搅拌反应12 h,通过调节季铵盐与HSA的摩尔比制备SW-HSA,透析并冷冻干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SW-HSA偶联率。将20只昆系小白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每组4只。用4种不同偶联率的SW-HSA对前4组小鼠进行免疫,首次免疫抗原量为0.050 mg/只,第30天进行第2次免疫,抗原量与首免相同,以后每隔20 d进行1次,抗原量均为前一次免疫所用抗原量的1.5倍,E组为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从第3次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中抗SW抗体效价。紫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合成的SW-HSA偶联率分别为18.6、12.5、13.5和32.6。ELISA测定结果显示,从第3次免疫后,A、B、C、D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均呈上升趋势,在第5次免疫后,测得其抗SW抗体效价分别为28、29、29、29,达到最高峰。其中D组的抗SW抗体效价在第4次免疫后首先达到29,并在第5次免疫后维持在相同水平。各组试验小鼠血清的抗SW抗体效价于第6次免疫时开始逐渐下降。试验结果证实,不同偶联率的SW-HSA均可诱导小鼠产生抗体,较大偶联率的SW-HSA可以更好地提高抗SW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996.
农机触土部件减粘脱附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机触土部件的减粘脱附问题仍困扰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给国内农机触土部件减粘脱附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系统总结农业机械产生土壤粘附的原因,以及土壤粘附对农业机械作业时的影响情况下,着重从表面改形、表面改性、电渗减粘、机械减粘脱附与加热减粘脱附五个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农业机械触土部件减粘脱附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提出目前国内农机触土部件减粘脱附技术存在缺少综合性研究、对土壤粘附机理的研究以及高准确性的测试设备的问题。最后展望未来农机触土部件减粘脱附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于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土壤粘性消减技术研究以及加强多参数测试设备开发。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育肥猪体重估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快速、无应激、准确地获取育肥猪体重数据,采用深度卷积网络对育肥猪体重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1)在改造后的Xception、MobileNetV2、DenseNet201和ResNet152V2 4种模型中,DenseNet201模型体重估测效果最好,在验证集上估测的相关系数为0.993 9,均方根误差为1.85kg,平均绝对误差为1.10kg,平均相对误差1.57%,被选为本研究所用的育肥猪体重估测模型;2)在测试数据上考察了该模型的泛化效果,其估测的相关系数为0.976 7,均方根误差为2.75kg,平均绝对误差为2.10kg,平均相对误差3.03%,效果良好;3)该模型的平均估测时间为0.16s,其处理速度远快于传统方法,更适合用于育肥猪分群系统、母猪饲喂站等对猪只体重获取速度要求严格的场合。综上,深度卷积网络模型可用于快速估测育肥猪体重,为猪场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数据非依赖性采集高分辨率色谱—质谱技术(DIA LC-MS)对根尖差异蛋白质样品检测的适用性,为深入研究烟草蛋白质组学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6个烟草品种(系)移栽后74 d的根尖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DIA LC-MS法对裂解的蛋白质肽段进行扫描,从而分析该方法对根样组织的适用性。【结果】采用TCA/丙酮沉淀+SDT裂解法提取根尖总蛋白质,能得到横向条带平行性好,电泳条带清晰的蛋白质样品,样品等级评价均达到A级。构建的DDA数据库包含28042条肽段,共鉴定出7084个蛋白质。DIA数据的色谱峰平均数据点为7,平均的峰容量达260,主要肽段的保留时间(iRT)均被检测出,且整体较稳定,在Q值为0.01标准下的一致性评分(Cscore)为0.948,变异系数(CV)中值为11.5%(小于20.0%),相关系数大于0.9。DIA全息扫描模式下从6个烟草品种(系)的根尖组织中鉴定出的蛋白质数目为4149~5069个。【结论】DIA LC-MS分析鉴定的蛋白质范围广、数量大、可信度高,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各项质控指标均能达到试验分析要求,说明DIA LC-MS适用于烟草根尖蛋白质组样品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时间与空间动态概念探究生防菌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防病促生效果,生防菌SC11与Fo47、153粉剂复配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SC11不同剂型处理对茄子黄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效,其中以种衣剂处理防效最优(69.98%),接近药剂对照多菌灵。同时,SC11不同制剂能显著增加茄子叶面积、株高或鲜质量,与对照相比,SC11种衣剂处理的叶面积、株高分别提高129.64%、100.84%,粉剂处理的株高、鲜质量增幅分别为69.64%、116.29%。SC11施用后30d施用153(C2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89.47%,远高于其他处理。SC11和Fo47同时施用时,防效最低,低于单独施用的防效。初步确定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的促生作用及其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明确基于动态时空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生防菌复配组合,间隔施用能有效提高复配防效。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开发牛粪干湿分离液与秸秆腐熟料复配基质,进行了不同配比基质在番茄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试验基质中腐熟料-蛭石-菜园土的比例分别为5.0-2.5-2.5、6.0-2.0-2.0、7.0-1.5-1.5、8.0-1.0-1.0、9.0-0.5-0.5,以市场基质(常州产)为对照,进行穴盘育苗试验,分析比较不同配比基质上番茄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包括幼苗株高、基茎粗、开展度、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质量等。结果表明,腐熟料-蛭石-菜园土配比为7.0-1.5-1.5的处理番茄各项观测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与市场对照基质效果相当;过高比例的腐熟料不利于番茄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