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1篇
  183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灌水方式与施钙水平对盆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喷施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0%、0.3%、0.5%、0.8%、1.0%条件下进行3种不同灌水方式即常规全根灌溉(CI)、分根区固定灌溉(PRD)和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的盆栽试验,测定番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番茄植株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优于分根区固定灌溉(PRD)和常规全根灌溉...  相似文献   
4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秋冬茬番茄生长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秋冬茬温室番茄生产中对温室地温、土壤理化特性、土壤保墒能力、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地温2~4℃;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并可以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和温室内CO2浓度。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辽沈Ⅲ型日光温室内青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生长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中部青椒的长势(株高、茎粗)明显优于前部和后部;并且青椒株高或茎粗沿温室跨度方向均呈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44.
氮对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植株生长和镉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供氮(4.0-16.0 mm ol/L)能明显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也提高,在供氮水平为16.0 mm ol/L时达到最大值,而当供氮水平≥32.0 mm ol/L时,东南景天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其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开始下降,各项根系形态的指标(包括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直径、根系体积)均有所降低。氮对东南景天体内镉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体内镉含量逐渐升高,与生物量不同,镉含量在氮水平32.0 mm ol/L条件下达到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营养液氮素水平,有利于东南景天的生长和镉吸收,为进一步利用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提高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4,自引:9,他引:134  
崔德杰  张玉龙 《土壤通报》2004,35(3):366-370
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实用性与发展动态,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采用短期淹水密闭培养法、长期淹水密闭培养-间歇淋洗法及氯仿薰蒸法,探讨不施氮肥、施氮肥、氮肥 有机肥、氮肥 有机肥 放萍4种施肥措施,连续16年长期定位试验水稻土的可矿化氮及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6年培肥及水稻种植,与不施氮肥相比,单施化学氮肥使水稻土可矿化氮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可极显著地提高水稻土可矿化氮数量(p<0.01);而化学氮肥及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均可极显著增加水稻土微生物量氮的数量(p<0.01),但以单施化学氮肥增加的幅度最大.与氮肥和有机肥配施相比,在此基础上,连续7年水稻插秧后接种“Azolla“固氮菌体,水稻土可矿化氮及微生物量氮数量均无显著变化.两种培养方法,水稻土可矿化氮量与微生物氮量之间无密切联系,但水稻土可矿化氮和矿化氮与微生物量氮比率之间则有密切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7.
施用钢渣对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硅、铁、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钢渣降低了土壤水溶态硅、DTPA-Fe、DTPA-Mn的含量,其效果随钢渣用量的增加而更为显著。但在钢渣用量一定时,却以中等粒度(60目)处理降低程度最大。施用钢渣还可以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降低水稻植株体内铁和锰的含量,其效果随钢渣用量增加或粒度变细而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8.
施用钢渣对水稻土pH、水溶态硅动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测定了盆栽水稻生育期土壤淋滤液pH和水溶态硅浓度 ,探讨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施用钢渣提高了土壤 pH ,且这种影响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和粒度变细而加强。在水稻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都经历了一个先上升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施用钢渣各处理土壤水溶态硅浓度在插秧后 3~ 4周内低于对照 ,以后则高于对照 ,这种情况随钢渣施用量的增加或粒度变细而更为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 ,施用钢渣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SiO2含量;除水浸态硅含量高于85mgkg-1的沈阳市苏家屯区的水稻土外,施用硅肥显著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根据硅肥用量和水稻产量的关系方程,结合施硅各处理水稻植株体内SiO2的含量,供试地区比较合理的硅肥施用量为200kghm-2;施用硅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50.
土壤粘土矿物中层状硅酸盐与氧化物共存及晶质和非品质共存。土壤中含钾的粘土矿物主要有水云母、蛭石和绿泥石等。这些粘土矿物影响土壤钾素的固定和释放,进而影响土壤钾的生物有效性。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演变的关系。例如在云母风化初期,通常会出现水化云母,在钾比较丰富的条件下,就会出现伊利石;水化云母进一步风化并释放出更多的钾以后,则形成蛭石和蒙脱石。相反,蛭石和蒙脱石在吸收了钾离子并脱水后,也可以向伊利石及云母类矿物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