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发酵床养猪在四川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酵床养猪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正受到国内广泛关注。其基本做法是在专门的发酵床猪舍里,填入有机垫料,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中的微生物直接降解、消化,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处理,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在含氮量仅为海区的1/100、含磷量仅为海区的1/15的低氮、磷环境下,对人工选育和建立纯系的坛紫菜褐绿色、红棕色品系3代叶状体(F1、F2、F3)的耐受力情况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发现2个品系的藻体均具有极强的耐低氮、磷能力:1)褐绿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21d才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现象,仅轻微的腐烂和萎缩.3~4cm长的藻体培养7~9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73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5.29倍;培养18~21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为(0.86±0.27)cm,鲜重日增重率为(5.32±0.21)%.褐绿色品系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8.7cm.2)红棕色藻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15d后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腐烂和萎缩,3代叶状体在低氮、磷甚至无氮、磷环境下的耐受力和生长状况均比较稳定且有所提高,遗传性状比较稳定.3~4cm长的红棕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7~9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95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3.58倍;培养13~15d时藻体的长度日生长量为(1.92±0.53)cm,鲜重日增重率为(13.61±0.46)%.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3.16cm.3)通过选育可以看出褐绿色品系比较耐低氮、磷,该品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养殖过程中低氮、磷环境对于紫菜养殖所造成的危害,缓解由于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的病害发生和减产、减收现象.  相似文献   
43.
采用气相色谱对牛奶及奶粉中的共轭亚油酸的含量进行检测.样品通过脂肪提取、甲基化和上机测定,可以完全定性和定量分析CLA.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使牛奶和奶粉中的c9,t11-CLA得到很好的分离,且方法简单、安全,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数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4.
针对现代轻型木结构建筑楼、地面结构、材料特点,提出其有别于砖混建筑楼、地面的若干装修技术,分别对现代轻型木结构建筑楼、地面的表面装修、防水性装修和隔声装修进行阐述,以期为现代轻型木结构建筑及其室内装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广西平果县岩溶山地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平果县岩溶山地典型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特征,基于调查取样与试验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多重比较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分析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的群落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显示不同植物群落对土壤酶活性产生一定影响;(2)土壤pH值与过氧化氢酶、脲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碱性磷酸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3)4个酶活性与代表土壤肥力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及速效钾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速效磷与4个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4)过氧化氢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能敏感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可作为本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对目标树择伐林经营技术的定义、意义及具体技术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并针对当前退耕还林工程现状提出其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梁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26-127
蚌埠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2007-2010年通过对蔬菜市场的监测分析,发现冬春季比夏秋季蔬菜农药残留量低,根菜类比叶菜类农药残留量低。2007年至今,通过建立有效的控制流通领域蔬菜农药残留的措施,加大对农药使用环节监督力度,加强农民安全用药技术培训,使蔬菜农药残留检出合格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8.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地方品种阿城紫皮大蒜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抑制鳞茎的形成与分化,鳞茎发生数减少,地上部生长受抑制严重,叶片和根系变短增粗。添加6 mg/L多效唑为诱导鳞茎形成和促进膨大的最佳浓度,鳞茎形成率109.00%,鳞茎鲜重为307.07 mg,鳞茎指数1.15。  相似文献   
49.
对莱西市30个长期定位监测点进行取土化验,并对照1984年土壤养分情况,分析耕层土壤养分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全市土壤养分含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pH值略有下降。其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3g/kg,比1984年上升16.4%;pH平均值为6.37,比1984年下降6.1%;碱解氮平均含量为96.1mg/kg,比1984年上升36.6%;速效磷平均含量为31.4mg/kg,比1984年上升115.4%;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2.1mg/kg,比1984年上升62.5%。同时,对养分变化原因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等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50.
于2007~2009年在江苏省丹阳市,以江淮地区20世纪50年代至今冬小麦代表性主栽品种为材料,设置两个氮肥水平,研究该区冬小麦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冬小麦生物学产量随年代变迁呈现递减趋势,低氮水平下1980年之前品种的生物量显著高于1980年之后的品种.冬小麦籽粒产量呈现递增趋势,高氮水平下1980年之前品种的籽粒产量明显低于1980年之后的品种.1980年之前品种的生产力对氮肥的响应不明显,而1980年之后品种的生产力则随施氮量增加而明显提高.1980~1990s品种与2000s品种之间的生物量与籽粒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低氮水平下,不同年代品种间的茎叶氮含量、籽粒氮含量、地上植株氮积累量、籽粒氮积累量和氮偏生产力无明显变化趋势;高氮水平下,上述各氮指标均随年代变迁而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植株氮积累总量和氮偏生产力显著提高.1980~1990s品种的各氮指标与2000 s品种的相应指标之间无明显变化趋势.冬小麦品种的演变过程是遗传改良与氮肥施用增加的互促过程,现代品种在高氮水平下呈现出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