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1篇
  18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设计5对引物P1~P5,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210头荷斯坦母牛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RKDC)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结果发现P2扩增的外显子区域存在G34126A 1个突变位点,导致丝氨酸变为天冬酰胺;P3的扩增产物存在C77353T、T77384G、C77406T和77 408bp处C缺失4个突变位点.P2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186、0.433和0.381;P3扩增片段经SSCP分析有CC、CD、DD、CE和DE 5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786、0.129、0.009、0.067和O.009.用最小二乘法分析PRKDC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P2扩增产物多态位点,AA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显著低于AB和BB基因型所对应的值(均为P<0.05),AB和B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乳房炎抗性,AA是最有利基因型,BB是最不利基因型;对于P3扩增产物多态位点,CC、CD、DD、CE和DE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PRKDC基因G34126A多态位点的A等位基因是提高奶牛乳房炎抗性的一个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92.
根据牛AA-NAT基因DNA序列和绵羊该基因mRNA序列,设计5对引物(P1~P5),每对引物分别扩增随机选取的8只小尾寒羊,PCR产物克隆测序,序列拼接获得小尾寒羊AA-NAT的DNA序列,总长为2 138 bp。序列比对发现P3的扩增产物中存在C617T的沉默突变。根据获得的小尾寒羊AA-NAT基因的DNA序列设计引物P6,利用PCR-RFLP技术分别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白杜泊)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滩羊、萨福克和特克塞尔)中检测该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发现引物P6扩增片段在滩羊、萨福克和特克塞尔中均检测到CC、CT和TT 3种基因型,在小尾寒羊和白杜泊中只检测到CC和CT 2种基因型;该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分布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尾寒羊CC和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和0.76,CC型母羊平均产羔数比CT型多0.48只(P<0.01)。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AA-NAT基因617位点与绵羊的常年发情可能存在一定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提高绵羊产羔数的一个潜在有效的标记。  相似文献   
93.
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基因突变与动物的食欲、肥胖、生长等性状有关,而鸡MC4R基因突变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对京海黄鸡鸡群MC4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分别为第662位碱基G→C点突变和第733-734位碱基间插入一个C碱基.  相似文献   
94.
本文着重介绍了樱桃树常见的3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95.
利用DNA指纹技术,以EAV(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片段)为探针,EcoR Ⅰ为限制性内切酶,检测京海Ⅰ号黄鸡DNA指纹中J带出现的频率以及与6个周龄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AV指纹图谱中,长度为3.5kb的条带J在京海Ⅰ号黄鸡中出现的频率为54.00%;条带J与鸡群8周龄、12周龄、18周龄、43周龄体重均呈显著负相关,无J带的鸡群平均体重高于有J带的鸡群。J带可作为京海Ⅰ号黄鸡增重的遗传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6.
济宁青山羊BMP15基因外显子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对高繁殖力的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和低繁殖力的山羊品种内蒙古绒山羊共20只母羊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基因第2外显子的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MP15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3对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济宁青山羊与内蒙古绒山羊相比,其BMP15基因外显子2差异由2个核苷酸和2个氨基酸改变组成,核苷酸同源性为99%。济宁青山羊与鸡、小鼠、人、猪、牛、绵羊之间BMP15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1%~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43%~99%。  相似文献   
97.
GNRHR、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控制文昌鸡繁殖性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GNR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在文昌鸡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同时对这2个基因与文昌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内含子1的537bp位置有C→T碱基的变异,在文昌鸡中检测到AA、Aa、aa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9,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1;在IGF-1基因5′非翻译区(5′UTR)发现C→T碱基的变异,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PstⅠ识别位点,经PCR-RFLP分析,在文昌鸡中检测到BB、Bb、bb3种基因型,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5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47。对其基因型与所检测个体相应的繁殖性状采用GLM分析进行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4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显性作用),IGF-1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加性作用)。因此,推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并且能够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用于对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固定。  相似文献   
98.
利用已测得的鹅Myostatin基因3'-调控区核苷酸序列设计5对PCR-SSCP引物,对扬州鹅、皖西白鹅以及五龙鹅3品种家鹅该区域内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检测到A→G(88位)和G→T(353位)2个单碱基突变位点.88位处,E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具有EE、EF两种基因型,以扬州鹅杂合子频率最高(0.550),皖西白鹅30个个体仅有一例EF型;353位处,G为优势等位基因,具有GG、GH和HH 3种基因型,3品种均具有较高的GG基因型频率、较低的HH基因型频率.屠体性能分析发现,EF基因型家鹅具有更高的屠体性能;扬州鹅、皖西白鹅GG型个体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HH型个体(P<0.05),五龙鹅腿肌重、腿肌率具有GG型>GH型>HH型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
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见关于环丙沙星在鸡蛋中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国外对鸡蛋中环丙沙星的残留检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多,大都用紫外检测器检测,而本文建立的HPLC法,用荧光检测器测定鸡蛋中环丙沙星的残留尚未见报道。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完全可满足鸡蛋中环丙沙星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一种垂体前叶肽类激素,已报道的催乳素作用有300多种,可将它们分为六大类:繁殖和泌乳、生长和发育、内分泌和代谢、脑和行为、免疫调节和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