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7篇
  免费   1709篇
  国内免费   3026篇
林业   2922篇
农学   3260篇
基础科学   1909篇
  3596篇
综合类   12560篇
农作物   1979篇
水产渔业   1176篇
畜牧兽医   4854篇
园艺   1872篇
植物保护   1534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84篇
  2022年   1151篇
  2021年   1340篇
  2020年   1236篇
  2019年   1287篇
  2018年   886篇
  2017年   1282篇
  2016年   1079篇
  2015年   1513篇
  2014年   1570篇
  2013年   1843篇
  2012年   2512篇
  2011年   2605篇
  2010年   2543篇
  2009年   2290篇
  2008年   2075篇
  2007年   1884篇
  2006年   1606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647篇
  2001年   560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983.
984.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 Kimura et Migo)兼具药用价值,不仅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糖、黄酮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等功效。但石斛属植物来源众多、成分差异较大,给铁皮石斛的鉴别带来困难,利用指纹图谱技术标记特征物质可以对其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另外,国内外学者已从铁皮石斛中分离鉴定出多糖、黄酮类、生物碱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证实了这些成分的药效并推断其生理作用机制。从多角度总结了近几年铁皮石斛指纹图谱、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铁皮石斛的鉴定及药物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5.
为研究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玉米病害环境监测系统,笔者设计了包括感知层、传输层、云服务层和应用层的4层架构。在感知层,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玉米病害环境的温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在传输层中使用4G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云服务层中,基于四川农畜育种攻关云服务平台,应用数据库技术、云服务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最后,在应用层采用B/S模式实现数据展示服务。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采集、稳定传输和安全存储数据,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它能够为玉米病害研究课题组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6.
为明确高粱属新材料‘SX-1’的基本性能,对其饲用潜力进行初步评价,本研究以‘晋牧1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 × S. sudanense cv. ‘Jinmu No. 1’)为对照进行连续2年品比试验,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新材料‘SX-1’表现为多年生且雄性不育,第1年抽雄期刈割时平均株高为311.33 cm,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263.00 cm),分蘖数为12.00~13.00个,第2年分蘖数极显著提高(可达40个以上)。建植第1年鲜草总产量为110822.43 kg/hm2,显著低于(P<0.05)‘晋牧1号’(125846.43 kg/hm2);但干草总产量(22300.71 kg/hm2)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19039.32 kg/hm2)。‘SX-1’建植第2年鲜、干草总产量为150373.33 kg/hm2和28866.77 kg/hm2,分别较‘晋牧1号’高10.53%和38.00%,同时较第1年增加了35.69%和29.44%。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含量年平均分别为9.98%、53.28%和2.20%,均与‘晋牧1号’(10.05%、53.93%、2.09%)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年均为35.25%,显著低于(P<0.05)‘晋牧1号’(45.20%);粗灰分为8.59%,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7.57%)。相对饲用价值为107.27,高于‘晋牧1号’(92.61)。新材料‘SX-1’生物产量高、耐刈割、饲用品质优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多年生高粱血缘的高粱属种间杂交种是选育饲草高粱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987.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 (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在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是着生于产卵器上的毛形感受器(STⅠ,STⅡ,STⅣ),着生于口器上的毛形感受器Ⅲ型(STⅢ)、栓锥形感受器(SS)和腔锥感受器(coe),着生于复眼上的锥形感受器(SBa)。樟子松梢小卷蛾上观察到的这4种类型的感受器,在形态、类型和分布上,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同部位观察到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索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番茄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萼片形态性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萼片包被(TI1101-1,P_1)和萼片上卷番茄(J53,P_2)材料为亲本,构建4个世代P_1、P_2、F_1和F_2遗传群体,用游标卡尺对4个世代番茄萼片形态及其形态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进行测量和统计,从而对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中亲优势、遗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番茄F_1代正反交萼片形态一致,均为基平,说明萼片形态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在F_2代分离群体中,萼片形态包被、基平、上翘、上卷的分离比为1∶34.4∶9∶1.6,即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于数量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55%,-6.77%,-9.90%,0.51%,-32.42%,-62.02%。同时,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法对6个萼片形态性状测量值的分析得出:萼片长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EAED-AD),萼片厚度、面积、卷曲度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萼片宽度、上翘度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I)。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主基因遗传率为42.59%~77.15%,多基因遗传率为0%~39.89%。【结论】该组合6个番茄萼片形态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控制,且主基因遗传率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989.
南方某矿区土壤镉污染及作物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南方某县土壤镉污染情况、量化当地不同作物镉含量并对不同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从该县3个镇采集135份土壤样本,入户采集128份自产大米样本,种植区采集7份脐橙样本,对其中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镇采集土壤样品镉超标率分别为41.67%、28.81%和21.62%,地累积指数计算得到该县68.9%的土壤样本受到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大米镉含量超标率分别为48.57%、34.48%、8.82%。而脐橙果肉样品中镉含量较低,远低于0.05 mg·kg-1。计算不同作物的危害商数(HQ)可得,食用自产大米的危害商数(HQ)值普遍大于1,风险较高,而食用脐橙果肉产生的健康风险低。种植脐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且当地具有脐橙适宜的生长条件,故考虑在重污染区种植脐橙取代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990.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所面临的语码选择、家庭语言规划等语言问题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合肥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普通话在该群体语言使用和家庭语言规划中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而合肥话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更强相关性。语言取向度高的原因在于合肥言语社区中普通话社区的互动人口和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而合肥话与城市融合的相关性更强则体现了语言认同在城市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提高城市方言取向度是促进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