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18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01.
为准确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细菌性条斑病菌及这两种病菌的复合发生,利用软件DNAStar分析比较这两种菌的部分核酸序列,设计了检测这两种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引物Xoo F-Xoo R能特异性扩增出水稻白叶枯病菌中一条大小162 bp的条带;引物Xooc F1-Xooc R1和Xooc F2-Xooc R2能够分别特异性扩增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690 bp和945 bp的条带。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多重PCR技术,可以对不同国家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进行准确检测,对由这两种病菌引起的复合侵染实现了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2.
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种质库、种质圃和原位保存相结合是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较为完整的方法,种质圃保存要注意创造与不同野生稻种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收集采样时注意根据不同野生稻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包括采集样本数量、采集方式、采集点设置.  相似文献   
103.
嘧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研究其生物学作用方式对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主要就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病原菌游动孢子的释放、裂解及游动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嘧菌酯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活性,能显著抑制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游动孢子的释放,并在短时间内使游动孢子停止游动,甚至引起游动孢子裂解。室内叶片活体接种试验表明,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的产生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接种病菌3 d后用5μg/m l的嘧菌酯处理,抑制率达96.65%。植株活体接种试验中,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表现优异的预防效果,但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4.
【研究目的】了解高州普通野生稻群体及其居群间的表型变异情况,为这一宝贵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良好基础。【方法】考察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表型性状共计22个,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表型变异,并结合SPSS和DPS软件进行表型相关、聚类和方差分析。【结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表型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变异,众多重要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所聚类的7类高州普通野生稻植株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居群材料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没有种的变异,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高州普通野生稻的表型变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高州普通野生稻表型多样性丰富,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大利用价值,亟待对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发掘研究。  相似文献   
105.
2017—2018年,采用五点调查法对四川省凉山州3个主要植烟县的烟蚜(Myzus persicae)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凉山州3个植烟县烟蚜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序动态,但年度间差异较大。2017—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3个主要植烟县的烟蚜为单峰型和M型混合发生,3个县2018年烟蚜发生高峰期较2017年均早15~30 d。温度和雨量是影响烟蚜发生时间和发生量的主要因素,温度的提高和雨季的提前会导致烟蚜的发生时间提前,凉山州主要烟区的烟蚜防治关键时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下旬,具体防治时间根据当年气候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利用28对籼粳特异性SSR引物对174个粤北普通野生稻个体进行分析。28对引物均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变异数和基因型数分别为10.6和28。粤北普通野生稻群体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0.7681),除了能扩增出典型的籼、粳特异基因,还能扩增出野生稻特有的基因。遗传一致度聚类分析表明粤北普通野生稻存在初步籼粳分化;2份(1.15%)材料偏籼,172份(98.85%)材料偏粳,群体以偏粳为主。基因组水平上整个粤北群体没有发现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对瓦布贝母核苷类成分贡献率的锌硼钼最优配施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核苷类成分为贝母的主要活性物质,本研究分析了锌硼钼配施对瓦布贝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优化瓦布贝母最佳微肥施用配方。【方法】以鳞茎大小为12 mm的四年生瓦布贝母为种源,在四川川贝母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锌肥、硼肥、钼肥的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瓦布贝母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幼果期进行叶面喷施,喷施量分别为各微量元素总量的20%、30%、30%、20%。五年生瓦布贝母倒苗后采收鳞茎,测定了干鳞茎中10种核苷含量。采用最小二乘法、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计算每种或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对核苷含量的贡献率,提出优化施肥方案。【结果】根据贡献率分析表明,锌肥对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和肌苷贡献率最大,硼肥对胞苷和鸟嘌呤核苷贡献率最大,钼肥对尿嘧啶和胸苷贡献率最大。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锌肥和硼肥对胞苷有显著影响,钼肥对胸苷有显著影响。互作效应分析表明,锌–硼互作对尿嘧啶产生协同作用,对胸腺嘧啶、尿嘧啶核苷和胸苷产生拮抗作用;锌–钼互作对尿嘧啶、尿嘧啶核苷和肌苷产生协同作用;硼–钼互作对胞苷、胸苷、鸟嘌呤核苷和尿嘧啶核苷产生拮抗作用。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分析得出核苷含量综合最优处理。【结论】确定最优的施肥范围:锌肥为8.05~11.85 kg/hm2;硼肥为11.70~16.47 kg/hm2;钼肥为0.36~0.51 kg/hm2。通过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进行分析得出,当使用锌肥15.71 kg/hm2、硼肥5.53 kg/hm2、钼肥为0.65 kg/hm2时瓦布贝母10种核苷的含量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109.
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壤土、黏土、砂土3种类型土壤下,自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开始分别设置轻度节水灌溉(-15k Pa)、重度节水灌溉(-25k Pa)处理,并以常规水层灌溉为对照(CK),探究不同土壤类型下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与CK相比,轻度节水灌溉、重度节水灌溉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轻度节水灌溉较CK分别增产13.89%和10.96%,重度节水灌溉分别增产7.02%和6.61%,水分利用效率轻度节水灌溉较CK分别提高32.0%和26.0%,重度节水灌溉较CK分别提高29.0%和26.0%;在砂土条件下,轻度节水灌溉和重度节水灌溉处理产量较CK明显下降,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其中,轻度节水灌溉处理较CK减产5.67%、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18.0%,重度节水灌溉处理较CK减产11.22%、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21.0%。在壤土、黏土条件下,轻度节水灌溉能够提高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速率和净同化率,从而提高产量,而砂土条件下节水灌溉降低了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110.
以广东省112个市(县)为基本单位,利用GIS平台软件分析研究了广东地方稻种资源营养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结果表明,西南稻作区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相对高于广东其他地区;中南稻作区高蛋白或低蛋白含量、高赖氨酸或低赖氨酸含量的水稻品种资源出现频率都较高,各级种质的蛋白质含量均十分丰富,说明该稻作区的各级资源营养品质的含量均十分丰富,是高营养品质水稻育种和生产的较佳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