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181篇
基础科学   452篇
  304篇
综合类   731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森林资源核算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体,全面的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应该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2个方面。文中提出森林资源物量这一概念作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进一步提出以“标准森林单位”为核算森林资源物量的基本单位,通过将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森林折算为标准森林单位来核算森林资源物量;最后,基于中国第7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乔木林省域汇总数据进行了试算。结果显示:乔木林资源物量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最低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宁夏等;第7和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间隔期间乔木林资源物量增幅最高的省份为江苏、天津、北京等,物量出现下降的为湖南和江西;根据森林资源清查各省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之和与根据全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相差不大,表明我们所建立的乔木林资源物量核算体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基于逐步聚类与GIS结合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分别以村和林班为基本单元,应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永安市林业区划因子数据进行了提取,探讨了基于逐步聚类与GIS结合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以及县级林业区划的基本单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
王启发  王中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16-17517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蜂花粉对杜×长×大生长肥育猪猪肉系水力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添加比例。[方法]选取80头体重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试验期为120d。整个试验期不换料。猪只自由取食和饮水,宰前24h禁食不禁水。使用玉米一豆粕型基础饲粮,第1组为不添加蜂花粉的对照组,第2、3、4和5组分别为添加1%、3%、5%和7%蜂花粉的试验组。屠宰后取眼肌,分别采用快速滤纸法、滴水损失法、烹饪损失法和拿破率测定法测定其系水力。[结果]随着蜂花粉添加比例的增加,猪肉系水力呈现先优后劣的变化趋势。其中,饲粮中添加5%的蜂花粉能够显著降低猪肉的滴水损失和系水力(P〈0.05),而对烹饪损失和拿破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饲粮中添加蜂花粉可有效改善杜×长×大生长肥育猪肉系水力,其添加比例以饲粮总量的5%为宜。  相似文献   
94.
以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8种乔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洗脱法和质量差值法研究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7500F)、扫描探针显微镜(SPI3800-SPA-400,Seiko Instruments Inc.)和Image J观察叶表面结构并测定叶表面粗糙度、叶毛数量、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分析了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与叶表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乔木的季节滞尘量总体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紫叶李、悬铃木和毛白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大,洋白蜡、绦柳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小,紫叶李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平均达到2.044 7 g·m^-2,最小的绦柳为0.574 7 g·m^-2,前者是后者的3.6倍左右。通过分析叶表面结构与滞尘量的关系得出,具明显网状结构、叶表面粗糙且具明显褶皱、叶表面具沟槽或绒毛,气孔较多且开口大等特征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8种乔木叶片粗糙度、叶毛数量、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叶片粗糙度、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越大,叶毛数量越多,叶片滞尘量越大。  相似文献   
95.
刘猛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1):11-14
为了研究太行山区降雨量对玉米单产的变化规律,指导玉米实际生产。本研究选择武安市降雨量和玉米单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散点图、建立线性方程、线性回归显著性分析等方法,通过统计、对比描述等方式,分析武安市降雨量对玉米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与玉米的单产之间具有一定关系,且生育期降雨量对玉米单产具有显著性影响。(1)在490 mm降雨范围内,玉米的单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于490 mm降雨时,玉米的单产与降雨量负相关。(2)玉米的单产受7月和8月的降雨量影响显著,且降雨量约278 mm时,玉米的单产较大。  相似文献   
96.
由于新疆牧业灌区无电供应,水源无法过滤,实现滴灌工程难,目前采用地面灌溉。地形坡度大、灌水量多、大量水土流失。灌区下游排水不畅,洼地沼泽化面积剧增,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弃田面积逐渐扩大、种植面积萎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地形落差,研制了自压滴灌工程过滤装置。同时渠道进水流量、调水池的调节流量、集水桶流量及系统流量之间建立了平衡关系。用实例说明不同地形落差与自压滴灌工程系统流量及过滤装置尺寸的计算过程。解决了自压滴灌工程水源的过滤、排沙、冲沙及自行冲洗等问题。为无电牧业灌区实现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规模种植条件下玉米茬地平翻整地机组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后茬耕整地是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玉米茬地机械化耕整地机组的经济性能对指导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际调研结果,确定了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玉米茬地平翻整地工艺过程及完成各项作业的10种适用机组;选择年最大盈利值、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评价玉米茬地平翻整地各机组的经济性能,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东方红1304拖拉机灭茬机组、CASE210拖拉机耙地机组年收益最大;东方红1304拖拉机起垄机组、CASE210拖拉机平翻机组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98.
王秀芬  尤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6):158-164
充分认识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面临的风险,为稳定粮食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在运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对作物单产进行趋势模拟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和大豆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作物生产所面临的风险大小不同,单产损失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玉米、水稻;西北部地区县域的风险普遍较大,其次是东南角地区,而中部地区县域的风险相对较小;吉林省玉米、水稻和大豆3种作物单产损失率30%以上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99.
基于Kinect动态手势识别的机械臂实时位姿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Kinect动态手势识别达到实时控制机械臂末端位姿的效果。位置控制信息的获取采用Kinect计算手部4个关节点在控制中的位置变动,数据噪声在控制中易引起机械臂误动作和运动振动等问题,为了避免噪声对实时控制的不利影响,采用卡尔曼滤波跟踪降噪。姿势控制信息通过采集手部点云经滤波处理后应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式获取掌心所在平面,运用迭代器降噪处理。系统通过对手部位置和姿势信息的整合、手势到机械臂空间坐标映射及运动学求解来实时控制机械臂末端位姿。实验结果证明,手势控制系统满足控制要求,简单、易于操作,机械臂实时响应速度快、运动准确。  相似文献   
100.
Aspalathus linearis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plant species endemic to the Cape Floristic Region of South Africa and is used to produce a herbal tea known as rooibos tea. Symbio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 linearis and soil bacteri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ival of Aspalathus plants in the highly nutrient-poor, acidic fynbos soil.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and commercially grown A. lineari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seasonal changes on these communities.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high throughput amplicon sequenc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N-fixing bacterial community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ctinobacteria, Proteobacteria, and Acidobacteria were the most dominant bacterial phyla detected in this study. Highly similar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and commercially grown plan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were observed betwee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s collected in the dry season,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in the wet season.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otential factors shaping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ith commercially important A. linear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