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214篇
基础科学   37篇
  458篇
综合类   950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350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芹菜田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芹菜田的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组分变化。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提升土壤总孔隙度,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有机碳及其碳组分含量。其中以增施有机肥6 000 kg/hm~2和4 500 kg/hm~2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建议该区芹菜在施用化肥的同时添加有机肥4 500~6 000 kg/hm~2。  相似文献   
72.
以新疆3个主栽枣品种(骏枣、灰枣及冬枣)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12个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主要糖组分均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蔗糖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不同品种中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ZjSPS1对枣果实中蔗糖和还原糖的积累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与还原糖的积累相关性更强;ZjSS3和ZjSUC2的表达促进了枣果实中还原糖的积累;ZjHK3的表达在还原糖的积累中起抑制作用;ZjvINV1、ZjvINV2和ZjSUC3的低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73.
研究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不同施肥配比对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的提取工艺为A1 B3 C3 D3(85%乙醇,料液比为1 g:35 mL,65℃超声提取10 min),利用该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3 P3 K1(N3=0.18 g/L、P3=0.07 g/L、K1=0.02 g/L)处理下蔗糖及果糖的含量最高,分别达0.66、0.09 mg/mL,葡萄糖则是在N4 P3 K2(N4=0.23 g/L、P3=0.07 g/L、K2=0.06 g/L)处理下含量最高,达到0.42 mg/mL,而在N3P3K1组合处理下的葡萄糖含量为0.40 mg/mL,与其相差甚小,因此要整体提高金边龙舌兰糖类组分可施用N3 P3 K1(N3=0.18 g/L、P3=0.07 g/L、K1=0.02 g/L)组合的氮、磷、钾(NPK)配比.  相似文献   
74.
[目的]确定提高生菜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喷施锌肥剂量.[方法]以'北散生1号'为供试样品,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5种锌肥剂量,对生菜生长、产量以及营养组分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锌肥对生菜品质有显著影响,锌含量明显增加,但高剂量的锌肥会超出国家蔬菜中锌限量卫生标准;硝酸盐含量有效降低;生菜产量、株高、展幅提高.[结论]ZnSO4溶液为0.2%的锌肥为最佳喷施剂量,可增加生菜产量及营养组分,且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明粤北低山坡地营造梯田对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该区域花岗岩发育的自然林地(FL)、旱作梯田(UT)和稻作梯田(PT)土壤为对象,对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理化性质、磷组分含量及有效性进行测定。【结果】与自然林地FL相比,旱作梯田UT和稻作梯田PT土壤0~20 cm土层有效磷和磷活化系数(PAC)明显增加,以PT最高;3种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磷(OP)和无机磷(IP)在剖面中总体表现为"C"字型变化趋势,且均以表层土壤含量最高;与FL相比,UT和PT土壤以IP为主,Fe-P和O-P所占比例较高,其中O-P的比例从7.69%~13.58%上升到22.97%~41.96%;通径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OP是该区域土壤磷有效性的敏感磷源,而游离铁和有机碳是驱动土壤磷组分转化的关键性因子。【结论】粤北低山坡地营造梯田改变了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配格局,提高了磷的有效性,也增加了土壤无效态磷的比例。  相似文献   
76.
王元素  李莉  王堃 《草地学报》2014,(3):475-480
三叶草(Trifolium)混播草地群落持久性研究对喀斯特草地建设与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威宁灼圃示范牧场开展的由白三叶(T.rpens)、红三叶(T.pratens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estuca rubra),分别加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鹅冠草(Elymud kamoji)组成4个5组分混播草地,在绵羊适度放牧下测定牧前、牧后草地现存量,连续进行20年持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及组合×利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所有混播组合影响极显著,而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动态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同物种在各混播群落中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差异明显,说明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生态位互补和竞争共存关系。各物种中生产力与稳定持久性最好的是紫羊茅和白三叶,其次是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最差的是无芒雀麦和鹅冠草;而在草地建植初期表现最好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  相似文献   
77.
<正>青草搐搦病,又称为镁缺乏症,发病的主要特征为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全身肌肉惊厥。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奶牛草料营养组分、种植饲草地区土壤情况、施肥情况、饲草生长季节、气候温度、奶牛品种和年龄等有关。锦州市周围奶牛饲养户较多,在雨季期间,青草生长旺盛,这样多数奶牛饲养户放牧,使得奶牛采食大量青草,另外不注意添加充足的谷物饲料,造成青草搐搦病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78.
不同培养液中卵形隐藻的生长和主要生化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吉祥 《水产学报》1996,20(4):337-342
于1993年5月 ̄7月研究了5种培养液中形隐藻的生长及其主要生化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作者设计的FPW培养液培养的卵形隐藻的最大密度和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目前室内研究中普遍使用的WC培养液培养的相应值;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非常接近;但蛋白质水平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稍低。FPW组成的简单性及由池塘水配制的特点表明,在隐藻规模化培养时,FPW较WC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9.
在森林土壤有机碳与全球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影响。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为进一步了解氮沉降下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动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0.
文章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蔬菜保护地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各组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黑土型保护地有机质含量、活性有机质、缓性有机质和惰性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哈尔滨市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机质总体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活性有机质、惰性有机质和缓性有机质在0~20 cm土层积累较多,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形态有机质的含量逐渐降低;在各个层次土壤中各形态有机质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现阶段性变化,在一时间段内受施肥种类、用量、种植方式的影响表现出随着年份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一定年限后有机质含量有减少趋势,种植多年后含量会低于大田土壤;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以缓性有机质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惰性有机质,活性有机质最少,其中活性有机质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