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8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1254篇
林业   336篇
农学   2178篇
基础科学   57篇
  484篇
综合类   4563篇
农作物   1376篇
水产渔业   445篇
畜牧兽医   1478篇
园艺   791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728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697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86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苹果柱型基因Co的一个AFLP 标记的SCAR转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将苹果柱型基因的一个AFLP 标记成功地转换成了简单实用的SCAR 标记。首先对AFLP 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两对特异引物CoA1/ CoA2 和CoA1/ CoA3 , 每条引物长20 bp。PCR 结果表明CoA1/ CoA2 可以扩增出216 bp 和148 bp 两条带, 其中216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 CoA1/CoA3 可以扩增出273 bp 和205 bp 的两条带, 其中273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两对引物在杂交后代中扩增出的特征带与柱型性状的分离重组率都很低(CoA1/ CoA2 为6. 3 % ±2. 5 %; CoA1/ CoA3 为7. 3 % ±2. 6 %) , 所以它们都可以作为该SCAR 标记的特异引物所用。  相似文献   
52.
分子标记在桃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标记有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等几种方法。分子标记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近形成的遗传标记方法 ,能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DNA)去揭示生物体的遗传本质。有关分子标记应用的原理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已有文献综述[1~ 2 ] 。本文根据笔者对 2 0 3份桃类植物的分子标记研究和国内外有关桃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报道 ,对分子标记在桃上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1 分子标记技术在桃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1 1 桃属种的系统发育和分类 笔者采用RAPD技术 ,用从 2 0 0多个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 ,对桃属主要种的DNA进…  相似文献   
53.
利用RAPD标记评价桃种间杂交一代群体的分离方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毛桃2-7(Prunus persica)、山桃白山碧桃(Prunus davidiana)以及两者的F_1代为试材,对RAPD标记的分离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PD标记在F_1代呈3种分离方式:孟德尔分离、偏离孟德尔分离规律、异常分离。3种分离位点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分别为:80%、240,14%、42,6%、18。呈孟德尔分离的情况有:不分离、1:1分离和3:1分离,其中不分离的频率为64%。并对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和异常分离的RAPD标记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可为该群体是否适合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评价及进一步利用该群体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4.
一个与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SCAR标记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将以前在稻瘟病菌菌株S1522获得的与决定对水稻品种梅雨明无毒性的基因(AVR-Pikm)相连锁的1个RAPD标记OPO121000进行了克隆和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OPO121000的大小为946个碱基,不含有与已报道的稻瘟病菌Mg-SINE、Fosburry、Magyy、Grasshopper、Pot2以及Pot3等同源的重复序列。根据OPO121000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24个核苷酸的特异引物,对无毒表型亲本S1522和毒性表型亲本S159、无毒表型群体基因池、毒性表型基因池以及有性杂交后代108个菌株进行了PCR扩增,所有无毒表型的菌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与OPO121000大小相同的DNA条带,而毒性表型的菌株除5个重组个体外,均不能扩增出这条特异带。此结果表明,与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RAPD标记OPO121000被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为进一步通过染色体步移克隆该无毒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赖世龙  侯浩  姜伟 《植物检疫》2003,17(6):370-372
为了防止欧盟诸国检疫性林木有害生物随进口货物木质包装和铺垫材料等传入国门 ,保护我国森林、环境和旅游资源 ,2 0 0 2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局、外经贸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 58号公告 ,决定对来自欧盟货物木包装采取临时紧急检疫措施。和全国各入境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一样 ,近来我局有条不紊地围绕这项任务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检疫工作 ,通过严肃的依法施检 ,在实际检疫监管工作中 ,也发现许多有悖我国植物检疫规定的检疫问题 ,值得密切关注和重视。1 欧盟输华木包装带树皮现象严重根据 58号公告规定 ,欧盟输往中国货物所…  相似文献   
56.
Multi#ex—CAPS技术及其在番茄遗传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Multiplex—PCR和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原理研究建立了Mutiplex—CAPS技术。该技术包括:(1)在PCR扩增反应体系加入2对、3对或多对核苷酸引物,经30~40个扩增循环后得到每对引物的特异扩增片段;(2)应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这些不同引物经扩增后获得的特异片段;(3)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检测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利用该技术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dentum)TA517及其近等基因系的分析表明,Multiplex—CAPS能同时检测2个、3个或多个CAPS标记的多态性,其效果等同于每个CAPS标记的多态性的叠加,重复性好,分析效率高,降低成本数倍。  相似文献   
57.
利用PCR技术同时鉴定番茄抗根结线虫和抗斑萎病毒基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对分别与番茄抗根结线虫的 基因和抗斑萎病毒(1w V)的Sw一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进行了同时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其中与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试材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试材存在 I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570 bp、160 bp和750 bp、570 bp、160 bp的不同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试材无 I酶切位点;与Sw一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为显性标记,只有抗病试材扩增出400 bD的特异性片段。经反复验证,结果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两个抗病基因进行同时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58.
赵静  单雪松 《家畜生态》2004,25(4):177-178,182
AFLP是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优点,具有RFLP的稳定性和PCR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威力的分子遗传标记”或“下一代分子标记”。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综述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这种遗传标记的原理、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小麦抗叶锈基因Lr 38的AFLP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几乎在所有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严重时可造成5%~15%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1]。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发现位于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第7组的一条染色体上,并被标定在6 DL上[2],是抗性很强的抗叶锈病基因,国内外至今尚未发现对Lr38有毒性的菌株,是一个应用潜力很大的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60.
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MFR的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FLP方法对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23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共筛选了64对引物,获得一对引物(M05/E03)可在MFR小种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具有325个碱基。根据特异性片段序列设计出SCAR标记引物,对60个叶锈菌生理小种分离物进行回检结果表明,研制的SCAR标记能够准确区分MFR生理小种。本实验结果为小麦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