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60篇
水产渔业   348篇
畜牧兽医   2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海洋与渔业》2008,(7):33-33
(3)池沼公鱼池沼公鱼为亚冷水性小型鱼类,0~4℃的低温是池沼公鱼发育成熟所必须的条件。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一般1龄陛成熟,大部分亲鱼产卵后即死亡。移植池沼公鱼以受精卵为好,投放时间一般在3~5月。受精卵投放在孵化框上,孵化框设置在有微流水的水域。第一次引受精卵应在2000粒/亩左右,第二、三年继续引入。经2~3年引种和池沼公鱼的自然繁殖增殖,一般可形成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732.
柳学周 《科学养鱼》2006,(11):14-15
3.采卵、孵化半滑舌鳎属分批成熟多次产卵型鱼类,浮性卵,多油球,产卵期在亲鱼池的溢水口处设置集卵水槽和集卵网,用溢水法采集受精卵。每日采卵1~2次,统计每批产卵量(沉卵量、浮卵量)、受精率、孵化率等数据。受精卵收集后经分离去除沉卵和杂质后在1米3玻璃缸内微充气、流水孵  相似文献   
733.
为了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脱黏方法,提升大刺鳅人工繁育的效率,使用3种脱黏剂:黄泥浆(A)、滑石粉(B)和木瓜酶(C)对大刺鳅受精卵进行脱黏,并将木瓜酶脱黏剂设4种配方:C1、C2、C3、C4,每个脱黏剂设4个脱黏时间:15、30、45、60 s,对比分析了3种脱粘剂对大刺鳅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A组的孵化率为30.71%±4.41%,B组的孵化率为60.18%±10.12%,虽然滑石粉的脱黏效果优于黄泥浆,但二者效果均不佳;而木瓜酶作为新的脱黏剂,实验中最高孵化率组为C3-15 s组,孵化率高达96.26%±4.61%,其次是C3-30 s组的孵化率为92.12%±3.32%。综上,选择适宜的脱黏配方和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大刺鳅受精卵的孵化率,其最佳脱黏配方为0.25%Na2SO3+0.125%L-半胱氨酸盐酸盐+0.05%木瓜酶,脱黏时间为15~30 s。  相似文献   
734.
为探究攀鲈(Anabas testudineus)胚胎的发育时间和形态特征,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攀鲈受精卵为无黏性的浮性卵,卵质均匀,吸水膨胀后平均膜径为(912.92±17.07)μm;受精卵在水温(27.5±1.0)℃、溶解氧≥6.5 mg/L、pH 7.6~8.2的环境条件下,历经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26个发育时期,历时17 h 45 min孵化出膜;初孵仔鱼沉于水底,全身分布有黑色素,全长(1 915.31±92.21)μm,体宽(673.85±26.99)μm,心搏率(166.9±8.5)次/min,消化道未贯通。  相似文献   
735.
针对2007-2009年间在黄海海域形成"绿潮".的大型绿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研究了其3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甲醇、丙酮、氯仿)提取物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 h内.浒苔的甲醇和丙酮提取物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至D型幼虫.而氯仿提取物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没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应用乙酸乙醋和石油醚对浒苔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液-液萃取.并探讨了乙酸乙醋相和石油醚相中的浒苔提取物对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醋相中的浒苔提取物对牡蛎受精卵孵化均有很强的抑制效应.上述研究表明.浒苔中存在能够抑制太平洋牡tfi受精卵孵化的活性物质.这类物质应具有较高的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