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6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每个兽用生物制品厂,实验动物是必不可少的检验工具,实验动物是保证生物制品厂生产、检验、研发必不可少的材料,所以只有按照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实验动物是活的试剂和活的精密仪器,是衡量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动物的种类有很多,用于兽用生物制品检验较常见的有小白鼠、豚鼠、兔子等。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基础日粮为对照,向小白鼠日粮中添加0.5%红曲霉制剂,测定了两组饲料的表观消 化率及红曲霉制剂对小白鼠日增重、采食量、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红曲霉 制剂可显著提高小白鼠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及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并可显著降低试验末期小白鼠血清 的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不同剂量阿苯达唑对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小白鼠进行疗效试验,观察其不同剂量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苯达唑20 mg/(kg·d)×7治疗鼠旋毛虫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阿苯达唑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引起的鸭的常见病,各年龄鸭都可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1]。近年来,随着养禽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兽医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再加上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2010年  相似文献   
15.
北京部分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血清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的不断变化,致使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越来越困难。为了解目前北京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情况,为该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技术指导,笔者从北京部分地区发生疑似仔猪黄白痢的猪场,无菌采集死亡仔猪的肝脏等组织样品,对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花棘豆对小白鼠某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淋巴细胞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计数,探讨了黄花棘豆对小鼠某些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值、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初步说明黄花棘豆对小鼠免疫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花棘豆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以G190E40三批冻干菌苗试验,给小白鼠注射100万、200万、500万和1000万活菌苗四个剂量组,攻毒后证明,免疫14d产生的免疫除500万剂量组外,其他各剂量组都不如免疫21d坚强;注苗后21d各剂量组的小白鼠均能产生坚强免疫力,同时证明保护率没有因免疫剂量不同而有明显差别。皮下注射200万和500万剂量,21d后均可抵抗C48-1强毒菌6 ̄8MLD。由9批冻干菌苗用小白鼠和鸡免疫效力保护  相似文献   
19.
用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 poridium meleagridis)卵囊分别感染昆明系小白鼠和固始雏鸡,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C.meleagridis在两种试验动物体内的内生发育虫体超微结构和致病性的差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在小白鼠和雏鸡体内的寄生部位有较大差异,在小白鼠体内寄生于十二指肠,但在雏鸡体内主要寄生于回肠;C.meleagridis深嵌于小白鼠肠微绒毛丛内,微绒毛较为完整;但在雏鸡回肠,C.meleagridis似黏附在肠黏膜表面,微绒毛脱落明显,对雏鸡致病性明显比对小白鼠的致病性强。利用透射电镜在两种试验动物的样品中均观察到不同发育阶段的滋养体、裂殖体和大配子体以及正在孢子化的卵囊。滋养体和裂殖体在发育过程中可明显见到粗面内质网结构,裂殖生殖中期阶段粗面内质网尤其发达;小白鼠体内的C.meleagridis虫体与肠黏膜接触处形成一凹陷,寄生部位较深,而在雏鸡体内无此现象。此外,利用透射和扫描电镜均观察到虫体寄生部位周围微绒毛密度高而且也比其它部位长。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药肠宁Ⅱ是按照中兽医理论科学组方原则,以黄连、鱼腥草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动物腹泻,增强机体免疫力,疗效显著。试验通过对健康小白鼠Ea花环和EAC花环形成率两项免疫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探讨中药肠宁Ⅱ对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旨在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